体育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兼论东莞篮球文化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结项报告

项目批准号:887SS06019

课  题  名  称:体育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兼论东莞篮球文化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项 目 负 责 人:曹 永 强 

提要

1 前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的重要任务,这项艰巨任务的完成需要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共同和谐发展。多年来,东莞市一直致力于发展篮球文化,在这个过程中篮球文化对东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了哪些作用和效果是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和探讨的。

东莞是我国著名的体育之乡。20043月,东莞市喜获全国“篮球城市”称号,这也是广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悠久的篮球文化、深厚的群众基础,直接促进了东莞市职业篮球俱乐部的发展。东莞市现有全国第一个职业篮球俱乐部——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宏远篮球队从东莞这片体育沃土上诞生后,多年来驰骋在代表全国最高水平的全国篮球甲级联赛赛场上,一直稳居前几名,20032004赛季一举夺得了总决赛冠军,并在2004-2005赛季蝉联总决赛冠军,2005-2006年赛季三捧总决赛冠军。由广东篮协、东莞骏达公司共建的广东骏达女篮,在东莞5年间由一支乙级球队,成长为全国亚军。2003718日,东莞市又成立了一家篮球俱乐部——新世纪篮球俱乐部,所属球队现在也成为CBA的一员,2007年赛季一举夺得打算名。东莞因此也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两只CBA球队的城市。

目前东莞市有公共免费开放的篮球场2314个,学校室外篮球场1044个,工厂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露天球场1万多个。即便在农村,每村都有标准的灯光篮球场,这在全国绝对是独一无二。东莞的篮球场地设施规模与数量在全国都是处于前列。

2 文献综述

2.1 和谐社会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讲到:“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2 篮球文化

篮球文化作为体育文化的重要分支,有着自己的明显特点和功能。

第一,篮球文化是以精神为主要产品的文化,是以运动员的场上行为来表达各种思想和观念,通过技术、战术的外在表现来传达信息。

第二,篮球文化是以表演的形式作为一种文化而存在。运动员是通过一定的动作来表演的,不同于其它文化,并且这种表演即现即失,无法重复。并且组合之间的形式是无法重现。

第三,物在篮球文化中完全是一种工具,或说是一种道具,一种特定的不允许变化的道具。如球的重量、尺寸等,在规则中有着严格的规定,篮筐的大小和颜色有着明文的要求,是不允许变化的。

第四,文化的时代性特征要求文化的要素要保持一定的动态,实质上就是篮球文化发展的某种趋向、趋势。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和互联网查询有关文化学、篮球文化、和谐社会建设、东莞篮球运动开展状况等的相关资料。

3.2 专家访谈法

    对东莞市体育局、俱乐部、篮球协会、东莞理工学院、东莞日报及相关体育管理部门的专家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东莞篮球运动开展、群众参与篮球运动情况,观看比赛情况等及所采取的各种发展篮球文化的措施。如:篮球比赛情况,篮球相关产业发展情况,篮球竞技水平、大众基础、学校教育发展水平,篮球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篮球媒体发展情况,篮球组织管理机构,扶持篮球运动的特殊政策,传统篮球项目形成、现状和发展,篮球文化对社区文化建设的作用。

向社会学专家了解和谐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及其相互关系。

3.3 问卷调查法

3.3.1 问卷设计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需要设计了态度调查问卷和因子分析问卷。请参见附件

3.3.2 问卷发放与回收

问卷采用现场发放、当面回收及委托东莞理工学院教师、篮球裁判员发放、回收的形式(表1)。发放对象为东莞市随机抽取市民,部分问卷发放至东莞市的学校。

表1 问卷回收情况统计表

                       态度问卷          因子分析问卷         合计

发放问卷数(份)         1100                330              1430

回收问卷数(份)         1028                302              1330

有效问卷数(份)         916                 278              1194

有效回收率(%)          83.27               84.24            83.50

3.4 数理统计分析法

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处理,包括频数、百分比、差异分析,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

3.5 比较分析法

比较直接参与篮球运动群体和间接参与群体的差异,从而研究篮球文化对不同群体在意识和行为上的差别。

4  分析与讨论

4.1 篮球文化对东莞居民自身和谐的作用

4.1.1 篮球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形成体育锻炼意识,促进身体和谐

4.1.2 参与篮球文化活动可以促进人的内心和谐

4.2 篮球文化对东莞居民人际关系和谐的作用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高达97.2%的人认为参与篮球文化活动能够促进朋友之间的交流、增进感情。篮球同时还为人们结交新朋友提供了平台,它的存在给了人们更多的与他人直接接触的机会。可见篮球文化对促进人际和谐有着显著性的作用。

4.3 篮球文化对东莞构建和谐家庭的作用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81%的人认为与家人共同参与篮球文化是能够可以作为增进家庭成员之间融洽关系的一种方式;有高达95.9%人愿意亲人参与篮球文化活动。可见参与篮球文化活动已被东莞人认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促进家庭亲友交流的方式,篮球文化已经在促进东莞居民家庭和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4.4 篮球文化对东莞社区和谐的作用

4.4.1 促进社区内部沟通

4.4.2 形成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4.4.3 增强社区组织的竞争力,提高单位、企业的工作效率

4.5 篮球文化对东莞构建和谐城市的作用

4.5.1 篮球文化有助于促进个体社会化,是人的全面发展和教育的重要手段

4.5.2 篮球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

根据调查可以看到,东莞居民最喜欢观看的运动项目中篮球的比例占到了51.4% ,远高于其它项目,其中到现场观看篮球比赛的人数占到了81.2%。因此,我们可以认定篮球文化已经成为东莞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人们已经形成观赏篮球比赛的意识,并且参与人数的比例也是相当高的。

4.5.3 篮球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作用

4.5.3.1 篮球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撑

4.5.3.2  篮球文化有助于人们建立“公平”、“公正”观念意识

4.5.3.3 篮球文化有助于巩固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

4.5.4 篮球文化有助于东莞形成地方特色文化

4.6篮球文化对构建东莞和谐社会的经济作用

东莞篮球文化的兴旺,为篮球文化产业带来了蓬勃生机。篮球文化产品一种是各种赛事,如:CBA职业篮球联赛等,是一种无形产品。另一种是各种场地、器材等物质产品。东莞20多年来在建设体育场馆设施方面就累计投入约15亿元。仅2000-2003年东莞市财政就在体育事业上大约投入1亿元,其中大部分用于发展篮球文化。这些场馆设施建设带动了东莞建筑业发展,大量的人员流动为东莞经济带来了诸多的就业机会和商机,不同程度上也为东莞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7 影响东莞篮球文化发展的因素

为了深入探讨对东莞篮球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在查阅文献资料及与篮球文化、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专家学者面谈的基础上确定了33个指标并作了大量的问卷调查。本文在对问卷进行五级评分后,采用MIXIMUM  LIKELIHOOD的办法,对所得数据进行计算处理。

第一个因子命名为社会影响力因子。东莞篮球文化的发展需要扩大篮球文化的影响力,本因子的重要构成有两大部分:一、篮球竞技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东莞本地高水平竞技篮球水平的提高。二、篮球文化的宣传力度,从因子的构成中我们可以看到只有继续加大篮球文化的宣传力度,让篮球文化的穿透力达到东莞每个社区、每个人心中,才能促进东莞篮球文化的发展。多年来东莞市通过提高优秀篮球队的竞技水平,如:广东宏远的“三连冠”、大力对篮球文化进行宣传,如:东莞日报的大量报道以及各种篮球赛事的转播等这些途径,极大地提高了篮球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可见,只有不断地扩大篮球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才能更好地发展东莞的篮球文化。

第二个因子命名为经济因子。由这个因子,我们可以看到经济水平的发展是东莞篮球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篮球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不但需要当地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与当地人均收入的不断增加,而且要引导人们增强在篮球文化产业上的投入。2004年,东莞市国民生产总值达1155.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6%,经济的腾飞为东莞市发展篮球文化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与此同时,2004年东莞市职工年平均工资9851元,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532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2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083元,居民收入的提高更是为居民参与篮球文化活动提供物质基础,使居民参与篮球文化活动有了经济保障。

第三个因子命名为健康功能因子。由这个因子,我们可以看出篮球文化活动对人的健康作用也是影响篮球文化发展的重要指标。我们发现东莞居民对参与篮球运动可以增进身心健康的认识是很明确的,调查结果显示即使不经常参与篮球运动的人也认为参与篮球运动是一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并且据调查大部分人参与篮球文化活动的目的还是以健身为主。可见,东莞居民对参与篮球文化活动的作用认识对篮球文化的发展也是有重要作用的。

第四个因子命名为文化生活因子。由这个因子,我们可以看出篮球文化对满足大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作用的大小和吸引大众参与程度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据不完全统计,仅2002年东莞市就开展篮球赛多达600余次,参加人数多达50万人次。在访谈中了解到在东莞的文化活动开展中,篮球活动大约能够达到三分之一。因此,为更好的发展篮球文化,使篮球文化不断提高生机活力,我们就要不断地拓展篮球文化的内涵,加深篮球文化的文化底蕴,打造出能更好地满足大众不断发展的精神文化需要的篮球文化活动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篮球文化活动当中来。

第五个因子命名为环境因子。篮球文化在东莞的发展水平离不开东莞适宜的气候和悠久历史,以及各种适宜篮球文化开花结果的社会因素。要更好的发展篮球文化,一定要为篮球文化的发展创造其适宜生长的土壤。截止到2002年,据不完全统计东莞市共有大型体育馆8个,中小学的体育馆20多个,镇村级的篮球场地2314个,学校室外篮球场2044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篮球近10000个,全市500多个村实现了村村都有灯光篮球场。近年来,这些篮球场除综合性体育馆按物价部门有关规定合理收费外,其他都免费向社会有序开放,真正实现了体育资源社会共享。可见,要发展篮球文化活动有一个适宜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第六个因子命名为政府行为因子。东莞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和全国篮球城市的创建工作,把发展体育事业作为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体育发展和场地建设列入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为了成功创建全国篮球城市专门成立由多位市政府、体育局、教育局、广电局等领导组成的“创建全国篮球城市活动领导小组”,并且不断健全机构、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加强篮球协会和基层体育协会、辅导站建设,在财政上积极保障。通过种种政策措施保证了篮球文化在东莞蓬勃发展。因此,东莞篮球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合理有效的管理,形成好的制度文化才能保障东莞篮球文化更好地发展。

第七个因子命名为产业投入因子。由这个因子,我们可以看出篮球文化的发展不仅仅是需要当地有很高的经济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看当地对篮球文化产业的投入情况。据调查,东莞市多年对篮球文化的专项经费投入逐年上升,仅2002年就投入10500万元。常平镇平均每年用于开展篮球文化活动的经费不少于30万,占体育经费的37%,在学校里的篮球产业投入也是巨大的,以常平中学为例:1994年学校投入20万元建立六个标准篮球场地,后又投入10万元将其中一个改造为灯光篮球场,每年学校都投入大量经费。可见对篮球文化的经费投入也是东莞发展篮球文化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第八个因子命名为个体社会化因子。参与篮球文化不仅为东莞居民带来了身体和心理健康,而且为人们的社会交往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使人有更多的机会与相识的、不相识的人接触,从而为提高人的社会健康水平、促进个体社会化作出了贡献。由这个因子,可以看出人们认为是有助于他们社会交往的需要,因此,我们应该多举办各种层次的比赛以及为人们提供充足的场地设施,以满足人们对这种社会交流的需要。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一、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篮球文化对东莞和谐社会建设有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

(1) 篮球文化能够促进东莞市居民自身的和谐。

(2) 篮球文化能够促进东莞市居民人际关系的和谐。

(3) 篮球文化能够促进东莞市居民家庭的和谐。

(4) 篮球文化能够促进东莞市社区的和谐。

(5) 篮球文化对东莞构建和谐城市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因子分析表明,影响东莞篮球文化的因素是多样化的,其影响作用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社会影响力因子,经济因子,健康功能因子,文化生活因子,环境因子,政府行为因子,产业投入因子,个体社会化因子。

5.2 建议

(1)东莞应继续努力提高大众对篮球文化的功能的全面认识,将居民的参与意识转化行为,吸引更多的人亲身参与运动。并对居民能文明地、科学地参与篮球文化活动进行指导,充分地发挥篮球文化活动对提高人的健康水平方面的作用,包括: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

(2)东莞应更好地让篮球文化活动成为促进人们家庭生活和谐的重要内容,举办一些适合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篮球文化活动,如在社区内举行以家庭为单位的各种趣味篮球比赛、活动等。

(3)社区应举行各种组织、单位、群体的比赛,并进行有效地宣传,从使社区内更多的人接触、了解和参与篮球活动,充分发挥篮球文化活动的交流、平台作用,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从而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4)对单位、组织、企业进行篮球文化活动宣传指导,使它们能够更好地利用篮球文化来发展其单位内部文化、企业文化,提高工作效率。

(5)充分发挥篮球文化的教育作用,一方面在家庭教育方面,鼓励父母带子女共同参与篮球文化活动,让子女建立良好的价值观、世界观。一方面是学校教育方面,鼓励学生亲身参与篮球运动,以促进人的道德、意志品质等素质的提高,同时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6)加强篮球文化内涵的研究,增深篮球文化的文化底蕴,在篮球文化的活动形式上进行创新以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7)东莞应保持和提高东莞高水平篮球队伍的竞技水平,继续采取不同形式、全方位的宣传方式来加强对篮球文化的宣传力度,扩大篮球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8)政府保持、加大对篮球文化的支持力度,包括对篮球文化方面的政策支持、经济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继续完善篮球文化活动开展的制度化、规范化,保障各类、各级别的比赛活动的组织管理科学化、系统化。

 

原文下载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