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管理的“二元结构”与体育改革

1  单位体制下体育管理的“二元结构”
1.1  单位体制下的体育管理体制
    体育体制,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从属于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为满足体育发展的内在需求而确立起来的。它的形成、发展、成熟和衰亡都是由体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我国体育体制实行的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由政府直接办体育的体制。它的基本特征是,政府以计划手段配置体育资源,以行政手段管理体育,政府既是管体育的主体,也是办体育的主体。由于当时体育事业整体规模不大,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水平较低,这种体制完全可以适应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要求。
    我国体育纳入单位体制的框架中进行发展,是革命后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国际政治形势和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正是由于中国的体育事业刚起步,就被赋予了较高的政治期望和承担了较重的社会责任,使其必须纳入到单位体制中,以便在计划经济体制的统筹调度和按计划分拨中,获得可靠的组织保证、有力的行政支持和必需的经费保障。
1.2  体育管理体制的“二元结构”
    单位体制下的体育管理,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体育发展方针,进行行业系统的组织建构和机构设置,形成了以普及为主发展群众体育与以提高为主发展竞技体育的“二元结构”。具体而言,体育管理的国家行政部门系统分为两大板块:一是以国家体委为顶点的专业行政管理系统;一是以其他部委(如教育部、卫生部等)为顶点的非专业行政管理系统。体育管理体制的“二元结构”,就管理职能的分工而言,国家体委系统虽统管全局,但只全权负责竞技体育,其他部委系统则主要负责群众体育(包括学校体育);就管理的组织形态而言,国家体委系统,直接以单位为组织形式(习惯上称“体育单位”),是专业性的体育行业系统(简称 “体育系统”),其他部委属于非体育的行业系统,是以单位为组织载体,开展群众性的体育工作,可称之为“单位体育”,以区别于“体育单位”。
1.2.1  体育单位——竞技体育以单位为组织形式
    国家体委是国务院主管体育的职能部门,负责统一领,导、协调、监督、推进全国的体育事业。但作为一个行业性的单位系统,他除了按单位体制固有的“伞状建构”,以国家体委为顶点,形成自上而下、不断分支的行政管理体系外,还以竞技体育的发展为主要任务进行具有专业实体性质的单位组织建构,形成了“全国一盘棋、组织一条龙、思想一贯制”的三级训练体制和竞赛机制,进而形成了我国单位体制下的相对独立的行业系统——体育系统。
    体育单位所固有的“单位特性”,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对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对竞技体育今后的发展成为日益严重的阻碍作用。竞技体育高度行政主体化管理方式难以适应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中国国情。
1.2.2  单位体育——群众体育以单位为组织载体
    群众体育的管理,不是各单位或各单位系统的基本职能,而是由于“单位办社会”所不能摆脱的社会职能。群众体育以单位为组织载体,即群众体育是依附群众体育的发展,依靠各行业各部门组织和管理,调动了各方面办体育的积极性,推动了行业体协和基层体协的快速发展。单位体制下各级单位为动员和组织群众积极投入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为改变“东亚病夫”的民族形象和提高国民体质作了极大的努力,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是,单位体制下的各单位,管事太多,包揽了许多本来不应由它们管的事,穷于应付,对群众体育的管理难以一以贯之;管理过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统得过死,使许多该管的事又未能管好。
2  单位体育——群众体育的“单位色彩”
    单位体制把基于分工而形成的行业布局与基于行政力量而形成的等级结构有机地统合在一起,以实现对资源的强性提取和重点投放,确立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体系和经济体系,从根本上改变“革命前社会”分散无序的社会局面。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改变一穷二白的国家面貌,尽管党和国家十分关心人民的身体健康,十分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但体育工作绝不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群众体育工作也绝不可能被各个单位列为主要的、常规性工作。在单位体制下,开展群众性的体育工作,必须从各单位因行业分工而赋予的基本职能和在总体性单位体制中的局部利益出发,对上使之努力配合或积极辅佐党和国家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对下使之尽量满足或主动迎合单位职工的个体需求,从而使以单位为组织载体的群众体育,具有较明显的“单位色彩”。群众体育的单位色彩具体表现在:
    (1)单位作为国家调控体系的基本单元,使群众体育具有较重的政治色彩;
    (2)单位体制的等级结构和受令性,使群众体育具有较强的行政色彩;
    (3)单位对国家社会资源配置的依赖性,使群众体育具有较多的功利色彩;
    (4)单位办社会的“全能性”功能特征,使群众体育具有较浓的福利色彩。
3  体育单位——竞技体育的“单位特征”
    我国的三级训练体制,是基于科学选材,采取严格的层层筛选机制,有利于多年系统的科学训练,实现科研与训练相结合。我国竞技体育的成功,不仅奠定了体育系统在单位体制中的行业地位,而且也强化了体育单位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地位。但体育单位因三级训练体制所必需的封闭性和排他性,而具有更突出的“单位特征”。
4  改革开放以来体育管理体制面临的困境与发展机遇
4.1  体育管理“二元结构”面临的困境
    改革开放,单位体制的功能不断弱化,一方面造成群众体育“单位色彩”的淡化,出现了群众体育明显的滑坡或跌落现象;另一方面造成竞技体育“单位特征”的消退,出现了三级训练体制后备人才严重不足的脱节现象。
    进入市场经济后,体育部位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体育系统正在成为一个为全社会体育服务的专门劳动组织构成的整体。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的举国体制是体育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
4.2  社会体育的兴起与群众体育发展的新动态
4.2.1  个人的体育权利意识不断增强;
4.2.2  个人的体育自主性不断增强;
4.2.3  个人的体育自觉性不断增强;
4.2.4  个人的体育消费观念不断增强。
4.3  竞技体育改革的新动态
4.3.1  竞技体育的组织管理应向社会控制过渡
4.3.2  竞技体育的运作机制应由“单位所有”向“市场经营”过渡
    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作为社会资源的一种,也必须纳入市场运行轨道。市场机制引入体育事业,导致体育发展的产业化、商品化倾向,使群众体育由“福利型”向“消费型”转变。《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已经提出:“过去由于长期政企职责不分,企业实际上成了行政机构的附属物,中央和地方政府包揽了许多本来不应由它们管的事,而许多必须由它们管的事又未能管好。这种状况不改变,就不可能发挥基层和企业的积极性,不可能有效地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联合和竞争,不可能发展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而且势必严重削弱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应有作用。因此,按照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的原则进行改革,是搞活体育的迫切需要。”因此,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原来上倾的权力和利益格局开始向下倾斜,同时“党政分开,政经分家”等一系列措施使原来高度集中的权力与利益向政府各部门分散,各级政府组织和各部门组织的独立利益大为扩大,国家集中控制和统一分配资源的状况正逐步改变。
4.3.3  竞技体育的投资主体应由国家单一化向社会多元化过渡
    计划经济体育体制下,国家几乎是唯一的投资主体,连个人的健康和体育需求也要由国家来保证。随着经济形式、国民财富分配的多元化和体育主体的多元化,体育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的多元化、市场化,极大地缓解了发展体育资金的不足,有利于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体育产业开发,势必要求多渠道的资源配置,使竞技体育的投资主体由国家单一化向社会多元化过渡。
5  建设小康社会与体育发展的时代走向
5.1  建设小康社会对体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2  小康社会体育改革的时代走向
5.2.1  法制化是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性保证
5.2.2  社会化是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性追求
    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以满足国家生产建设和国防建设需要为前提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国家把增强全体国民的体质作为人的素质的基本内容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使社会需要建筑在个人需要的基础之上。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健身、健美、娱乐等体育活动正步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顺应潮流,推行全民健身运动的行为方式由政府行为向个人行为转变,已具备了广泛的社会基础,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全民健身一提出就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得到了全社会的一致认同。体育意识较强,是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有利条件。从调查结果来看,有52.1%的人认为体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必要手段之一,有73.0%的人认为体育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而认为体育可有可无的只占10.4%,未发表看法的占2.3%。这说明通过贯彻和宣传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使人民对体育活动的意义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因此,提出全民健身运动由政府行为转变为个人行为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5.2.3  生活化是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活动性依据
    20世纪末,以全民性为主体特征、以终身性为行为特征的社会体育的兴起,标志着体育的发展以人为本的重新定位和以健康为目的的重新定向。它不仅体现了人们对体育基本权利的普遍追求和充分享有,也明确了体育是应该由社会成员自己支配的社会生活事务,而非由政府操纵或包办的国家政治事务。因此,社会体育的发展,必须以生活世界为基础,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相融合,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在体育实践中,关注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为陷入文化危机的人类寻找一个安宁的家园,使陷入现代生活冲突与困境中的人们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才能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广泛的社会认同,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动力和自激互动的内在活力。
    社会体育的回归与生活化,不是简单地迎合日常生活,而是对传统的生活方式具有批判精神的重新构建。社会体育的生活化,就是要用科学战胜迷信、用文明战胜愚昧、用健康战胜腐朽,从而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人们从一种自在自发的生活状态进入一种自由自觉的和创造性的生活状态。
5.2.4  市场化是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性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作为社会资源的一种,也必须纳入市场运行轨道,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市场机制引入体育事业,导致体育发展的产业化、商品化倾向,使群众体育由“福利型”向“消费型”转变。
    全面建设小康体育,必须切实把体育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的轨道上来,要大力发展大众体育,推进体育的普及化、生活化、娱乐化和消费化,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主体的多元化的体育服务系,形成政府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体育需求市场满足人民群众消费能力的多样化、差别化体育需求的格局。
    作者:王广虎(成都体育学院)
          胡艳、黄桑波、孙淑惠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