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部体育战略重点抉择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审时度势,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地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良机,西部地区如何借西部大开发之势,抓住机遇,做好振兴和发展西部体育事业的文章,是摆在西部地区广大体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课题在结合贯彻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部署,通过对西部地区体育发展经济、社会环境、特征等若干问题的深入研究,力求站在西部地区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上,以全新的思路和视角分析制约西部地区体育事业加速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实质,并提出西部大开发中体育发展战略重点抉择。
1  西部地区体育事业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分析
    体育是一项特殊的文化事业,是社会事业的组成部分,必须根植于现实的经济基础之上,社会环境、经济基础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所需的物质条件和资金保证。因此,体育事业与其所在的社会、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相关性,通过全面、深入分析,对西部大开发中体育事业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由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原因,西部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还并不尽人意。
1.1  西部地区体育发展的经济基础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西部地区体育事业无论在规模还是水平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由于区域开发战略使东西部地区区位条件发生了变化,与西部地区体育发展的差距拉大,西部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严重制约着西部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远期看将有利于促进和加快西部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
1.2  西部地区城镇化呈快速发展之势。区域内城镇体育资源与东部地区差距逐步缩小,西部地区总体城镇化水平较低,多数城市聚集功能强,辐射扩散能力差,尚未形成城市体育发展的网络,城乡体育资源差距十分明显。
1.3  西部地区受教育程度较低,人口素质偏低,人力资源贫乏,各类体育人才队伍较少,发展体育事业人口环境较差,体育社会化进程缓慢,直接影响着西部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
1.4  西部大开发中体育事业发展不仅仅开发有形的体育资源,更重要的是开发对体育发展起决定性的人力资源。由于历史、地域、思想观念等影响,西部地区在人才开发上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1.5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经济转轨时期体育事业发展中遇到许多问题,管理体制的“瓶颈”作用、缺乏市场机制、地方部门封闭式的管理,导致了管理体制缺乏活力。因此,在西部大开发中体育事业必须将体制转变置于西部体育改革的核心。
1.6  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受计划经济和经济基础的影响,地方政府发展体育的自主权仍旧处于被动地位,将有限的财力用于经济建设的项目上,对体育事业的投资很少,体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较为缓慢。地方政府能否利用其拥有的权力给予体育事业的支持,直接关系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7  西部地区GDP处于全国最低,体育事业所依存的经济基础薄弱,地方政府财政权有限,西部地区的财政困难,地方财政之间“横向”不平衡问题较为严重,财政收入低于支出,西部地区财力普遍较弱,对体育投入普遍低于东部地区,发达地区愈来愈发达,落后地区愈来愈落后,马太效应突显。地方财政对体育事业发展客观调配作用乏力,从而加剧了西部地区体育事业发展的落后局面。
1.8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东西部地区人均GDP差距较大,收入分配的不均日益扩大,西部地区居民需求结构、层次、人口素质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消费经济区域。体育消费属于弹性较高消费,随收入增长,东西部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差距较大,对于居民的体育消费产生很大的影响。
1.9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中央政府给予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加快了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地方政府完全可以采用间接增加优惠政策,加大体育事业的投入力度,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缺乏优惠政策,很难快速地发展体育事业。西部地区观念落后,体育法制体系、体育法规建设不够完善,部门贯彻不全面,没有形成高效执法体系,没有形成用法律保证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10  西部地区是少数民族较多的地区,民族间的封闭意识较强,思维方式单一,缺乏走出去、引进来的思想,观念陈旧,面对新体制难以应付和消极被动,从而使体育改革受到某种程度的延缓。
1.11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将基础设施确定为战略重点和优先领域,作为社会先行资本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基础条件。西部地区的体育设施如同其他基础设施同样落后,仍然不能满足西部地区体育发展的需要。
1.1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制约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人口的协调发展,将促进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  西部地区体育基本特征分析
    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地区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又存在着严峻的挑战。在基本上了解西部地区体育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之后,客观地对西部地区体育基本特征在把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分析,认清西部地区体育发展趋势,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快西部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体育事业发展差距,实现西部地区体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发挥体育在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2.1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构成了西部民族体育的竞技性、多样性、民族性、健身性、娱乐性的特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由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民族体育活动投入较少,严重制约着西部民族体育和西部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发展西部地区体育事业应把民族体育作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形成西部体育发展之路。
2.2  由于西部地区地貌差别,自然旅游资源各具特色,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体育资源,形成了体育旅游的亮点。但就目前情况看,开发力度不够,西部地区应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速开发西部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速度,为西部地区的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内在的动力。
2.3  西部地区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具有明显的民族、地域特色,由于西部省区的财力不具有遍地开发和规模化发展竞技体育的条件,各省、区根据实际情况,突出重点,积极发展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特色、传统项目上做文章发展竞技体育;同时根据地区体育市场需求,选择一些普及程度较高,观赏性较好,收益前景较为乐观的体育项目,培育和发展体育竞赛及表演市场。
2.4  西部地区城镇体育场地设施数量与东部地区差异不大,规模较为接近,呈良好发展态势。西部地区体育场馆结构不合理,城乡配置失调,利用率和使用率较低,城乡体育资源配置呈二元结构,调整结构和提高使用率是西部地区今后体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2.5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间的非均衡发展使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呈不平衡格局,东部地区对体育投入呈多元化趋势,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较弱,体育事业经费偏少,体育经费仍以财政为主要投入机制,投入渠道单一。西部地区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较小,体育资源的存活量不足,对优秀运动队经费投入上远远低于东部地区,导致了西部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较为缓慢。
2.6  从竞技体育人才梯队一、二、三队伍建设,等级运动员数量和教练员职称来看,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东部地区竞技体育人才的资源配置结构、等级运动员数量、教练员分布较为合理,但西部地区规模相对小于东部地区,其竞技水平远远低于东部地区。
2.7  西部地区群众体育事业与东部地区群众体育的区域、城乡、阶层差异较为显著,体育先进社区、体育先进县数量、举办县级以上运动会差距较大,体育社会化程度较低。西部地区学校体育工作相对滞后,从东西部地区传统学校、项目个数、参加活动学生数远远低于东部地区,城乡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情况之间差异更加显著。发展西部地区群众体育是缩小东西部之间差距的工作重点,在长期内任务十分艰巨。
2.8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西部地区体育市场开发和体育产业的发展,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区域体育市场开发难度较大,尚未形成适宜体育市场发展的网络化环境,影响着体育市场的培育和体育事业的发展;由于西部地区财政实力较弱,市场化转换过程中启动能量不足,西部地区居民消费水平较低,体育产业的规模较小,体育产业市场体系尚未形成,缺乏有效的调控机制和市场管理体系,市场机制在体育市场中的作用远未显现,西部地区整体体育产业化的程度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西部地区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  西部大开发中体育战略的重点抉择
    西部地区体育发展的战略是对西部地区体育事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和把握发展趋势的总体谋化。研究西部地区体育事业发展战略的首要问题,坚持科学指导思想,基于上述情况,借助西部大开发的良机,实事求是,促进西部地区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中体育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扎稳打,逐步推进。
    西部大开发中体育发展战略既要根据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趋势和西部地区体育现状、特征,又要重视纵向、横向发展与经济相结合,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既要发挥西部地区体育优势,推动群众体育普及,提高竞技水平,又要注重发挥体育在社会中的多元化功能。西部大开发中体育发展战略应一切从西部地区体育发展的实际出发,对体育发展战略重点抉择,积极推动和加快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地区体育事业发展的步伐。    
3.1  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充分发挥体育多元化功能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条件
    体育是一个国家、地区综合实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全国人民共同奔向小康社会和实施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加快西部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是现实所迫,大势所趋,也是西部各省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3.2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环境,提高发展机会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西部地区的区位条件逐渐好转,中央财政逐步提高用于支持西部地区财政投入的比重,争取在5年~10年时间加大对西部地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力争使西部地区体育设施状况彻底改变。同时,西部地区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体育资源,可充分考虑民族地域体育资源的开发,着重集中力量把大、中型城市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区域,充分发挥城市的作用,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带动城乡体育的协调发展。    
3.3  以创新为突破口,发挥西部地区体育特色,实现西部地区体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加强制度创新,按照市场取向,深化制度改革;加强管理模式创新,从行政化逐步向法制化转变;加强科技创新,加大体育科学的含量,发挥科技部门及高校优势,不断深化体育科技体制改革,保证西部地区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3.4  加快西部地区体育人才资源的开发
    西部地区在体育人才问题上人才封锁、人才浪费相当严重,西部地区体育人力资源的开发按照“不求所在,但求所有,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培养体育人才,采用东引西出,改变高素质人才短缺的局面,同时不断创造一个有利于各级体育人才成长的环境。体育部门应树立正确人才观,充分利用好体育人才。    
3.5  西部地区体育事业坚持自力更生,转换机制实现在发展模式上的突破
    西部地区体育事业计划经济的体育模式变为市场机制体育发展的模式,封闭式发展模式变为开放式发展模式,实现东西部地区真诚合作,优势互补,促进区域体育发展的合作局面;变短期行为模式为可持续发展模式,变粗放型发展模式为集约型的发展模式,处理好效益与速度的关系。    
3.6  从实际出发,开发优势,积极推进体育产业化进程
    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现有的体育资源,因地制宜,依托优势,打破界限,以联动促发展,适度规模地推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以西部体育旅游业为发展西部体育产业的亮点,充分发挥体育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3.7  把传统、优势项目作为发展西部竞技体育的突破口
    西部地区竞技体育应根据“缩短战线,突出特色,提高效益”的原则,突出重点,调整结构,扬长避短,以西部地区民族民间体育为突破口,将有限的体育资源向优势、特色方向集中发展,走内涵型、集约化发展的道路。    
3.8  促进群众体育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各级领导重视群众体育工作,加大群众体育工作的投入,重点从学校体育、农村体育、社区体育、民族体育着手,构建西部地区群众体育全民健身体系,促进城乡间群众体育工作的发展。    
3.9  转变观念,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促进体育事业的协调发展
    鉴于西部地区体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思想观念上的差距,西部地区应树立发展观念、改革创新观念、艰苦奋斗的创业观念和体育多元化观念,正确对待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把群众体育作为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件大事来抓。  
3.10  切实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领导
    加快西部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全面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各级党委、政府树立全局意识和长远眼光,从管理体制、转变职能、抓好队伍建设、依法治体等方面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工作。
    作者:田鸿章(甘肃省体育局)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