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法律问题事例分析
1 研究目的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运动已广泛地渗透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无论何时、
何地、何人,参与和享受体育已被认为是与每个人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应有权利。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伴随大众体育设施增加,大众体育的普及和发展,以及我国职业体育的兴起,人们多种多样目的的体育参与,使体育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但是,这些发展变化,也引起了许多社会问题,特别是围绕体育权利义务,体育法律纠纷,体育活动中的事故的责任等深刻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何正确解决,不仅关系着个人基本权益的得失,也影响着社会正常秩序的维持和稳定发展。在体育法制建设逐步加强和体育改革更加深化的今天,对于这些日益增多、日益复杂的体育法律问题,不仅需要进行理论层次的把握,更需要进行实践的应用研究,特别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解决思路、原则和方法的探讨。遗憾的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很少见,汇集各方面事例和体育法律问题的书籍、资料更是缺乏。针对这种现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选择了这一课题,利用和借鉴体育法律问题研究起步较早的日本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已有的和潜在的问题进行引进,力图为我国的体育法制建设和体育相关法律问题的处理提供参考。
2 研究内容及概要
关于研究内容的来源。我们从日本最新书籍中精选了四本作为研究的基础,分别是①《スポ-ツ六法》②《スポ-ッの法律问题》③《スポ-ツの法律相談》④ 《スポ-ッの法と政策》。《体育六法》是2003年4月最新出版,涵盖了日本所有体育相关法律、法令和法规。《体育法律问题》一书由体育问题研究会主编,汇集了多方面研究内容和成果及各种体育纠纷解决的现状。这个研究会1991年成立,每月进行一次研究发表讨论,并设立了“体育119”电话咨询,是在日本很有影响和实力的研究会。《体育法律洽谈》汇集了直接与体育法律问题相关的律师、研究者,对具体体育法律问题的解说。《体育法律与政策》是大学教授及研究者们从理论层次对体育法律问题的论述的专业书籍。
关于研究内容的选择。我们以《体育六法》和《体育法律与政策》作为研究的理论参考,通过这两本书,了解日本体育政策的核心思想和观点,了解日本体育相关的法律、法令和法规的整体情况,为更好地理解体育法律问题的具体的事例分析打基础。同时,根据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急需解决的,以及我国已有的和潜在的体育法律问题,设立了四个专题,即:
专题一:围绕体育团体组织和运动员的法律问题
专题二:使用体育设施发生的法律纠纷
专题三:体育事故的法律问题
专题四:体育法律问题中追究责任的方法和诉讼程序
围绕这四个专题,在《体育法律问题》和《体育法律洽谈》两本书中共选择了50个事例问题(见目录),以提问或设问、具体作答的形式展现各种具体体育法律问题的专家分析,并且根据专家的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在某些事例分析的后面附加了译者按和小资料。
关于各专题的主要内容及其概要。
在专题一“围绕体育团体组织和运动员的法律问题”中,共列举了23个具体问题的事例。这23个具体问题主要是围绕 A、业余体育和职业体育的法律问题(10个事例);B、有关体育商业的法律问题(9个事例);C、体育中的违法行为(4个事例)的事例分析。
围绕业余体育和职业体育的法律问题的10个事例的选择,主要是考虑目前我国体育团体组织的增加、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兴起、以及社会体育的体育设施开放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一些潜在发生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这10个事例具有参考借鉴价值。比如,关于运动员契约及资格问题(Q3、Q7、Q8),随着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兴起,运动员、教练员与俱乐部之间的契约(合同)问题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契约书中契约内容的明确化问题,是明确运动员、教练员的权利和义务的重要依据。还有国外职业体育中已有的运动员的选拔制度、转会制度、引退制度等(Q9、Q10)对我国今后完善职业体育法规制度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另外,随着社会体育的发展,城市中体育设施的开放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围绕场地的租借、使用等也常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如Q4、Q5),这些问题如何解决,通过事例分析可以使我们在处理相关问题时有所参考和借鉴。再有,“体教结合”是我国竞技体育改革的一项举措,目前还处于尝试和摸索阶段。从高校以优惠条件招收“特长生”,到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等“体教结合”具有多种模式。其中在校生因种种非主观原因不能继续从事特长运动的训练和比赛,学籍问题如何处理,原优厚待遇(如奖学金等)是否继续享受等等,事例(Q6)提出了有益的思考、启发和借鉴。
有关体育商业的法律问题的9个事例,主要包括体育赛事转播权(Q10)、运动员拍电视和广告的权利及个人隐私权利(Q12、Q13)、俱乐部的入会、解约和会费问题(Q14、Q16、Q17)、以及运动员的奖金、年薪和税金问题(Q18、Q19)。目前在我国,与这些事例相关或相似的法律问题也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比如运动员参加电视节目拍摄和出演广告等宣传活动问题,还有奥运会的奖金制度和某些项目运动员的高收入的课税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研究中选择的这些相关事例,无疑可以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作用。
有关体育中的违法行为的4个事例,主要是围绕兴奋剂问题( Q20)、体育赌博和运动员的违法行为(Q21)、收买裁判的违法性(Q22)、体育比赛中故意伤害的责任(Q23)问题的具体事例分析。通过这些事例,我们也可以看出,体育中的违法行为,是具有国际共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光靠法律、法规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兴奋剂问题尽管各国通过会议、制定法规、加强打击力度,但体育中的违法行为还是不断发生,屡尽不绝,而且规定越细,使用手段越隐蔽,使反兴奋剂成为各国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
在专题二“使用体育设施发生的法律纠纷”中,列举了10个具体的事例。在使用体育设施过程中发生的法律纠纷,常常包括体育俱乐部会员的权利和义务问题;体育指导契约上的权利义务;体育用具设施的安全性问题;以及体育参与和体育观赏中,体育设施用具造成事故的责任问题这几个方面。选择的这10个事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这些事例的专家分析,可以使我们了解这些纠纷解决的思路和原则,为解决我国的具体问题开拓思路。
关于专题三“体育事故的法律问题”,共列举了12个具体事例。因为体育运动具有非日常性的特点,体育运动本身也包含了种种危险,特别是体育竞赛,出现事故常常也是难免的。因此,体育事故发生造成伤害的责任问题和损失赔偿等问题,常常需要通过法律手段给予解决。在体育事故的法律问题这12个事例中,主要包括体育事故的责任、竞技体育中事故的法律问题、学校体育中事故的法律问题、以及社会体育中事故的法律问题四个方面。
体育事故的责任常常包括哪些(Q34),当事故发生后造成伤害损失可以向谁追究责任(Q35)并申请损失赔偿,这些问题是日常体育生活中常常出现的问题。
在竞技体育中,在体育职业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各个体育团体组织为了抑制体育事故,有必要建立由医师和律师等专家参与的危机管理体制,并且有必要紧密与体育医学、体育学、体育法学的专家协作(Q36)。另外,在处理体育比赛和体育观赏中发生的事故时,重要的是分清哪些是运动员的正当业务行为(Q37),以及哪些是主办者的责任(Q38)等问题。
在学校体育事故中,重要的是明确学校的安全管理义务和责任范围(Q39、Q40),在此基础上,对学校运动队训练和体育比赛中发生的事故问题进行具体问题(Q41、Q42),具体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案。
随着社会体育的发展,大众性体育活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无论是在社区、公园参加体育锻炼也好,还是到俱乐部参加运动学习班也好,都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故纠纷。对于各种事故纠纷,重要的是分清楚当事者的过失和责任,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判断,决定赔偿损失的范围和金额。本研究选择的三个事例(Q43、Q44、Q45 ),是三种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中的具体事故问题,通过这三个事例我们可以触类旁通,为解决其他类似的大众性体育活动的事故纠纷开拓思路。
最后在专题四“体育法律问题中追究责任的方法和诉讼程序”中,通过5个事例,介绍了追究责任的方法(Q46),起诉的程序(Q47),以及体育事故中的过失相抵(Q48)和精神损失赔偿问题(Q49),最后介绍了日本体育事故中后遗症等级的标准(Q50)。通过这几个事例,目的是使人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体育法律知识和方法,同时,通过介绍日本体育事故中后遗症等级的标准,也为我们将来完善体育保险制度,制定相应的体育损害补偿标准提供参考资料。
3 研究的应用价值
从目前来看,国内还没有一本针对各种具体体育法律问题进行解答和论述的书籍。
本课题研究的最大特点是以具体问题具体作答的形式,通过展现各种具体体育法律问题的专家分析,使我们明确解决问题的法律依据、思路和原则,既便于理解,又为解决我国的具体问题开拓思路。相信这样一本书,无论是对从事体育的工作人员、体育专业的在校学生,还是热心体育参与的参加者和家庭,以及关心体育事业的人都将会有所裨益。通过这本书可以启发我们善于应用我国法律解决体育领域中发生的纠纷。
附:内容目录
专题一:围绕体育团体组织和运动员的法律问题
Q1、体育团体组织的法人资格
Q2、企业团体组织运动员的委托契约
Q3、教练和企业的雇佣关系
Q4、由于下雨场地不能使用的解约费
Q5、高尔夫球场推延开放和能否请求退还预付金
Q6、体育保送入学和在学契约
Q7、运动员契约
Q8、国籍问题导致的运动员资格限制
Q9、职业棒球和新运动员选择制度、转会制度、自由契约运动员制度、任意引退制度
Q10、向外国职业队的转会
Q11、体育比赛转播权
Q12、运动员出演电视、广告宣传的权利问题
Q13、著名运动员的个人隐私
Q14、与说明书内容不同能否解除健身俱乐部的入会契约
Q15、有关制造与职业球队同样运动服装的问题
Q16、体育健身设施的突然关闭与请求退还入会费
Q17、购买会员权和解约制度
Q18、奥运会等的奖金的课税
Q19、年薪和税金以及职业体育运动员税金的计算方法
Q20、兴奋剂
Q21、体育赌博和运动员的违法行为
Q22、收买裁判的违法性
Q23、比赛中乱斗、故意伤害的责任
专题二:使用体育设施发生的纠纷的法律问题
Q24、事故、纠纷的种类
Q25、体育俱乐部的规章、规则
Q26、俱乐部会员规章中免责条款的效力
Q27、指导契约上的权利义务
Q28、指导契约上的安全管理义务
Q29、制造物责任法(PL法)中体育设施用具的安全性问题
Q30、学校游泳池中发生的事故的学校责任
Q31、学校体育设施及器材向社会开放中的事故和责任
Q32、观看职业摔跤比赛中的事故的责任
Q33、球场中的界外球造成的事故的责任
专题三:体育事故的法律问题
Q34、体育事故的责任
Q35、体育造成伤害和请求赔偿损失
Q36、危机管理体制
Q37、运动员相互之间的事故
Q38、观众受伤的主办者责任
Q39、学校体育事故和责任范围
Q40、学校体育中安全管理义务
Q41、学校运动队活动中的事故和请求赔偿损失
Q42、学校体育比赛中发生事故的赔偿问题
Q43、路边进行挥棒练习造成的伤害和请求赔偿损失
Q44、少年棒球锦标赛的强训练造成的身体伤害的损失赔偿
Q45、在体育俱乐部网球学习班中的事故和责任
专题四:体育法律问题中追究责任的方法和诉讼程序
Q46、追究责任的方法
Q47、严格训练中发生的事故和刑事责任
Q48、过失相抵
Q49、精神损失赔偿
Q50、体育活动中事故的后遗症等级
作者:李捷(首都体育学院)
张士忠、杨铁黎、赵子江、卫虹霞、韩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