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运动队备战2008年奥运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国家运动队备战2008年奥运会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项目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负责人:杨桦  刘光春

 

摘  要

 

一、研究意义与任务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竞技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也是竞技体育克敌制胜的法宝。2001年7月,北京获得第29届奥运会的主办权,实现了中国人民的百年期盼和梦想。中国军团一方面要在奥运赛场上再展雄风,实现中国奥运史上新的辉煌,另一方面要在08赛场上展示中国竞技体育的成果和中国运动员的风貌、形象。因此,备战2008北京奥运会是我国体育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中之重,加强和改进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既是运动队建设的客观需要,更是备战08年奥运会、完成好备战任务的重要保证和迫切要求。

通过研究我国国家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沿革、体制机制,目前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规划备战2008奥运会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探索优秀运动员、教练员、领队的特质,并探求新时期运动员精神动力和挖潜和激励的途径与方法,是将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软”变为“硬”,使精神变物质,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取得竞技备战及运动队建设更大实效的重要保证。

二、研究方法及工作流程

本研究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遵循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规律,具体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对16个项目中心所属运动队的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调查)、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体育战线和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资料)、专家访谈法(总局机关党委、部分项目管理中心领导、从事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老领导等)、逻辑分析法等,对国家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及运行机制,2008奥运会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新时期运动员精神动力激励的途径和方法,以及优秀运动员、教练员、领队的特质等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在完成本研究的过程中,经过了如下工作流程:

 

三、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

(一)当前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形势

1.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两大成就,集中体现在竞技水平的提高和中华体育精神两大成果。积累的三大经验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模式、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方法、手段三方面。

2.信息化、全球化时代与社会转型时期的国家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开放环境、改革条件和2008年竞技备战任务三大严峻形势,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

3.运动员价值观的多元化带来了缺乏祖国培养意识、敬业精神不足、缺乏吃苦和拼搏精神、心理承受能力弱、个人实际问题困扰增多等六大思想问题,影响和干扰了2008年奥运会备战任务的顺利完成。

4.目前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尚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面临着如何统一目标认识、如何增强内容的时代感和针对性,如何改进途径、方法和手段,以及如何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体系四个方面的严峻挑战。

5.只有在继承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实施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工程,包括明确的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体系、富有针对性的内容体系、有效的实施体系和完善的保障体系,并制定周密的2008年奥运会思想政治工作预案,才能真正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为2008年奥运会竞技备战任务保驾护航的作用。

(二)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沿革和体制机制

1、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历史沿革可以划分为继承优良传统阶段(建国~1965年)、遭受严重破坏阶段(1966~1977年);回归发展阶段(1978年~1997年)和探索创新阶段(1997年~今)。

2、我国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已经具备优良传统与丰富经验,建立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形成了初步的协调管理机制;思想政治工作参与面不断扩大,多方教育形成合力。

3、我国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问题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没有完全落到实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领导核心,责任不清,协调困难,缺乏运行机制;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形成系统工程;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不够等。

4、创新我国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必须以有利于全系统和社会广泛动员为基本前提,要运用行政和市场双重机制,促进资源合理配置,要通过有效的激励和思想政治工作效果评估,来建立和完善我国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

5、我国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包括体育总局指令型,中心、运动队调节型,互动型。创新我国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必须把握五个方面的重点内容:一是改革我国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强化体育总局统筹协调力度;二是建立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三是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动员机制,调动全系统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四是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监督和评价机制;五是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投入机制,改变思想政治工作投入不足的局面。

(三)构建备战08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

1、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是以国家队的基本任务为目标,充分调动包括运动员、教练员等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整体。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两部分。

2、当前国家队备战2008奥运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多样,注重结合训练、竞赛、生活实际,重视祖国培养意识、团队意识、中华体育精神、心理素质的教育。但还存在着系统规划教育内容体系不够,日常教育内容相对单一、文化教育实施困难等问题。在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方面,则重视制度建设,也重视人性化管理,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诸如机构不健全、投入无保障、运行机制不通畅和评估体系研究不够、专(兼)职思想政治队伍的建设力度不够等问题。

3、建构备战2008年奥运会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新体系要遵循以下原则:即服务2008奥运会为中心的原则、解决国家队现实问题及预防潜在问题的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继承优良传统的原则、创新时代特点的原则、建立长效机制的原则。

4、备战2008奥运会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的框架应包含教育内容体系与管理体系两大部分。教育内容体系包括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奥林匹克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体育道德,心理素质,民主法制观念,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的教育;管理体系应当形成有效的计划—控制链,包括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等各个环节。

5、完善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一方面,在教育内容上要根据国家队日常生活、训练、竞赛各个阶段的不同问题,选择不同的内容。在生活中,针对出现的文化学习问题、家庭问题、组织纪律问题、待遇问题、婚恋问题给以相应的教育;在训练中,针对提高竞技水平、取得理想成绩、害怕伤病等问题,给予科学训练知识与本项目的理论知识、伤病预防和康复知识、兵法和技战术知识、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的教育;在竞赛中,主要是运动员赛前、赛中、赛后的心理调适与正确对待利益的教育。另一方面,在管理内容上,计划环节要做到正确制定目标、发展战略与实施方案;组织环节要做到配置领导机构、建设专兼职队伍;控制环节要做到建立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信息传递系统;领导环节要做到建立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激励机制、完善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

(四)新时期运动员精神动力激励的途径和方法

1、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人生过程和实践过程。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矛盾关系。在创新过程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矛盾。把握运动员的特点和思想轨迹,运用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创新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2、在对我国运动队现有思想政治工作途径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认为,以社会大环境为主渠道,日常训练、比赛为主线,党团组织为桥梁,运动队文化建设为基础,高科技信息手段为教育的途径是目前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渠道。

3、方法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迅速发展的经济和科技,为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手段、载体的创新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是在继承和发扬我国运动队多年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新内容,从沟通方式和灌输方法的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载体多样化的选择,以及科学的人性化管理上探索适合运动员特点的思想工作方法。

4、了解运动队训练、比赛的特点,把握运动员思想轨迹是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依据,根据运动队训练、比赛不同阶段运动员思想的特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做思想政治工作,以提高思想工作的实效性。运动员在不同时期都会因机体情况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思想轨迹,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意与运动员的当前任务和所处的客观环境相结合,及时准确发现问题,是提高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保证。

(五)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的优秀品质的形成及规律

1、新时期国家运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基于对运动员、教练员和领队的特质进行准确把握,使其培养和成长过程全面和谐而又各具特色,了解和把握本质特性,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协调发展,更好地开展奥运备战和队伍建设。

2、优秀运动员具备以下五项特质:团队精神、运动精神、勤奋不懈、熟能生巧、追求卓越。优秀运动员有适宜的神经类型,强烈的进取动机和顽强的意志品质,高度发展的心理自控能力和远大的理想目标。具备较强的理解力和学习能力、有较强的独立判断和决策能力、较高的技战术水平。

3、优秀领队应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品质,自身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能够运用良好的心理沟通能力与运动员交流,调控运动员在训练竞赛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作为优秀运动队的领队,必须自信、稳重,在团队中形成团结协作、公平竞争、快乐竞争的良好竞技环境,同时为运动队营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优秀运动队领队必须要把握运动项目的特点,了解运动训练规律,切准运动队和运动员的“脉搏”,才能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4、优秀教练员一般具备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实干精神、公正诚实和谦虚好学等品质。优秀教练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还具备对其专业理论的深刻掌握和对运动员训练过程的计划控制能力。还应具有科研意识,具备训练理论和实践创新的能力。

原文下载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