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体育改革直面“深水区”要啃“硬骨头”

日前,福建省体育工作会议举行,会议总结提炼了要打破的多种存在的矛盾,其中包括打破部门办体育不符合构建多元治理体系的矛盾;打破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不符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的矛盾;打破运动员综合素质不符合新时代体育人才的矛盾;打破“三大球”发展不符合人民群众期待的矛盾;打破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不符合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矛盾。

这其中既有刀刃向内的革新,比如大力破除“部门办体育”壁垒,调动地方政府的主体地位、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等方面缺乏有效举措和全省一体化制度设计;也有直面短板的勇气,比如“三大球”成绩长期在较低水平徘徊,“体育制造业强,本体服务业弱”不平衡发展的情况依然较为突出;既有着眼长远的谋划,比如设计好运动员的选拔“入口关”,培养“过程关”,成才“出口关”,加大运动员文化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也有久久为功的定力,比如构建全方位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让百姓无论身处农村还是城市,都能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

体育改革头绪繁杂,有谋篇布局的大块文章,也有落子推敲的反复斟酌。只有做好科学研判,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内外良性互动,改革理念才能生根开花。毫无疑问,打破这“五个矛盾”揭示了未来福建体育工作的问题导向,打开了应变局、育先机、开新局的前行之道,在新的赶考路上进一步找准了改革的“坐标系”。

当前,时代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准确识变、主动求变、科学应变才有出路。未来,如何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向改革要动力,用改革增活力?一方面既要兼听博览,也要从善如流,如同庖丁解牛,精确走位;另一方面既有纠偏之力、也要有容错之心,如同金针度人,直击要害。

如今,福建体育改革已经直面“深水区”,要啃“硬骨头”,这必须拿捏好破与立的关系,按照“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稳中求进”原则,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在回应社会关切中不断深化体育改革,让改革者的方略与大众的感受同频共振,为体育改革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凝聚发展合力,为福建体育夯实前行之路。(转自2月20日《中国体育报》02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