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全面深化体校建设“61530”行动计划正式开启

为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全面深化体校建设,充分发挥体校的主体和优势作用,构建更高质量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12月12日,省体育局印发了《湖北省全面深化体校建设“61530”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化体校综合配套改革,统筹资源配置,优化项目布局,强化上下衔接,夯实基层基础,巩固提升以“学训并重、文体双优”为办学目标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开创新型举国体制下我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新局面。

省体育局负责人表示,各级各类体校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长期以来为我省竞技体育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体育人才,为我省争得了荣誉。总结体校发展现状,还存在“总量整体萎缩、部分名存实亡、有人但不多、有项但不强、有校但不实”等问题。《行动计划》是促进我省体校做大做强、扩容提质、振兴复兴的重要举措,是走出湖北体校特色之路,形成体校发展“湖北经验”的有益尝试。

《行动计划》明确了一个奋斗目标:我省体校建设迎来新机遇。

到2025年,构建起6所省属体校、15所市州体校、30所县市体校为主要阵地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办学模式有效适应、办学条件有力改善、办学规模有序衔接,项目布局更加科学、改革发展更可持续,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供给基本满足体育强省建设需求。

《行动计划》坚持了四大原则:开启全面深化体校建设新征程。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原则。《行动计划》聚焦我省奥运全运攻坚项目、传统体育项目、基础大项、潜力项目,旨在差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与奥运、全运战略同步对焦,结合湖北实际,打造省、市、县上下衔接、一体发展的项目布局。

二是坚持遵循规律原则。《行动计划》遵循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金字塔”规律,明确了市县体校7条申报条件,合理确定6所省属体校,遴选15所市州体校、30所县市体校,严格达标入选,做到宁缺毋滥,确保入选的体校达到相关要求。

三是坚持量力而行原则。《行动计划》始终坚持全力以赴、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聚焦提升和加强体校教学、训练、参赛及设施设备等,着力破解体校发展难题,给予各级体校一定经费支持,彰显省体育局的担当和责任。

四是坚持务求实效原则。《行动计划》确定1个目标任务,聚焦7项具体举措、落实3大综合保障,旨在确保《行动计划》体校改革发展落实落地、抓有成效。

《行动计划》聚焦了七项举措:指引我省体校建设实现新跨越。

一是突出更均衡的资源配置。《行动计划》着力健全“61530”省市县三级体校办学模式,通过在全省开展体校专题调研,制定考核评估体系,坚持入选条件和扩面结合的选拔方式,确定市、县体校入选名单。按照成熟一个入选一个原则,逐步布局。

二是突出更科学的项目布局。《行动计划》着力优化项目布局,通过项目中心综合研判,确定省、市、县三级体校重点、特色体育项目布局,打造全省一盘棋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项目布局。

三是突出更良好的办学条件。《行动计划》着力推进省属体校场馆设施改造升级,支持市县体校训练场馆设施建设。明确将市县体校训练场馆设施改造升级项目纳入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第二个四年行动计划,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校场馆设施建设和运营。

四是突出更开放的注册机制。《行动计划》着力实施联合、交流、联动的注册机制,激发各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积极性。

五是突出更健全的赛事体系。《行动计划》着力建立市县逐级选拔,学校、社会组织和体校享有同等参赛资格的省市县三级赛事体系。未举办选拔赛和未择优选派代表队的市州,不允许参加省级年度赛事。

六是突出更完善的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着力开展基层教练、基层新入职教练和年轻教练、上年度省级年度赛事冠军教练,全员覆盖的多层培训,切实提升体校教练员的业务能力。

七是突出更有效的下沉结对帮扶。《行动计划》着力落实下沉结对支助帮扶机制,要求省级项目管理中心、省属体校及有关单项体育协会下基层、进体校,实施跟队学习,建立结对帮扶、常驻跟岗、双挂培养的服务指导机制,搭建搭实“联盟式”共育平台,做大做强“1+N”共同体。

《行动计划》明确了三大保障:确保我省体校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行动计划》明确成立省实施全面深化体校建设“61530”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建立定期召开工作联席会、报告会制度和训练督导、过程监管等工作机制。

二是落实经费保障。《行动计划》明确每年给予入选行动计划的体校一定资助经费,用于提升和加强教学、训练、参赛及设施设备等方面的保障。

三是强化综合考评。《行动计划》明确每年对入选行动计划的体校和有关直属单位进行综合考评,并通报考评情况。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