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蝴蝶效应”席卷杭城
近日,杭州市政府确定2022年度十件民生实事,其中第五项为新增群众身边体育健身设施300处,组织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和科学健身指导进社区(村)1万场、开放免费或低收费全民健身场地1万片。杭州正乘着亚运东风,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治理能力、文明程度、发展质效和开放能级,全面推动体育城市建设,让世界更好地读懂杭州,让杭州更好走向世界。
近年来,杭州全速推进亚运会前筹办。在“浙”里,亚运元素扮“靓”城市,亚运氛围日渐浓厚,亚运成果不断惠民。自发布《杭州市亚运城市行动计划纲要》以来,杭州联动宁波、温州、金华、绍兴、湖州等协办城市共同推进,在相关省市直单位的支持协调下,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在完善全民健身设施方面,杭州大胆创新,变废为宝,例如原麦德龙超市改造而成的钱唐健身工场,极大地改善了上城区全民健身运动条件,有效填补区域赛事活动场地缺口,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体育需求。
“通过新建社区百姓健身房、规划新建小区体育场地、拓展城市绿道公里数等方式,打造全民共享的10分钟高品质体育健身。”上城区文广旅体局党组书记、局长薛迓冰说,上城区有计划地引入新晋热度较高的冰雪活动、街舞赛事等,持续营造全民健身、全民亚运氛围,借力亚运实现文化、旅游、体育融合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城区还要结合宋韵特色和亚运主题,深入开发文旅体验精品项目,实现“吃住行购娱”体验升级。
亚运拉近老百姓与体育的距离,位于“大小莲花”附近的滨江区西兴街道星民社区通过“微更新”让社区的公共体育设施和公共服务变得更好用、更贴心。该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高文琴告诉记者,虽然是“微更新”,居民获得感却是实实在在的。体育设施齐全了,场地变大了,居民们都能感受到,自己与杭州亚运会的联系其实很紧密。这种自豪感与幸福感也激励大家关注亚运、宣传亚运,从身边小事出发,迎接杭州亚运会的到来。
借着亚运的东风,杭州还将全力打造赛事之城,运动之都。通过强化市、区公共体育设施,构建具备承担重大国际赛事能力的赛事体育设施;新建、改造等多种方式完善社区体育设施,逐步形成“15分钟运动圈”和“5分钟健身圈”;结合区域山水人文资源优势,建设融合山水环境,体现人文底蕴特色的休闲体育平台。
杭州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亚运筹备这些年,杭州现有的一些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都迎来了“华丽变身”。在这些地方,杭州充分利用其周边的绿道、绿地等场地,推进乡镇、社区等多功能运动场项目建设,建设便民利民的健身休闲设施,不断拓展体育消费新空间。未来,杭州体育局还将通过发改委开展线路式体育场设施建设,主要是对钱塘江两岸、运河周边以及各区桥下和屋顶空间进行改造,主要是解决群众反映的球类场地少的问题,满足更多人的体育需求,真正推广全民体育。此外,在疫情防控可控范围内,杭州全市700多家符合条件的中小学校体育场地100%向社会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