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之年贵州全民健身蓬勃发展




松桃舞龙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贵州全民健身事业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绘就蓝图,吹响“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的时代号角,全面统筹推进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控和全民健身实施工作。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展中,在建设健康贵州实现体育强国的赶考之路上,交出新征程的第一份优异答卷。



2021贵州省“美丽乡村” 篮球联赛

 
  群众体育比赛创佳绩

  2021年全运会,李思婷为贵州摘得群众比赛项目首枚金牌。本次全运会群众比赛项目,贵州共获得1金、3银、3铜、3个第四名、3个第五名、2个第六名、2个第七名的好成绩,奖牌数与上一届相比增幅250%。全运会发展至今,不仅是专业运动员的竞技场,也是全民健身的大舞台。本届全运会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让群众参与其间,尽享健身乐趣。以“我要上全会社区运动会”活动为抓手,通过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轮滑、气排球、网球等全运会群众比赛项目的选拔赛、预赛和决赛,选拔优秀选手参与全运会群众比赛和展演项目。在第16届东京残奥会上,贵州残疾运动员夺得3枚金牌、3枚银牌、4枚铜牌、6个第4名、5个第6名、1个第7名、1个第8名的优异成绩。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上,贵州省代表团共计收获金牌34枚、银牌39枚、铜牌47.5枚。群众比赛项目创佳绩,让体育精神深入人心,让群众也能有机会在全国赛事上崭露头角,激励群众对全民健身的热情,为全民健身发展起到标杆引领作用。

  顶层设计保驾护航

  全民健身好不好?关键是看群众满不满意。

  2021年,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制定《贵州省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实施意见》《贵州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贵州省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实施方案(试行)》等文件,以顶层设计为全民健身发展保驾护航。以切实解决群众体育新的健身需求为抓手,贵州全力以赴推进群众身边的健身组织、健身设施、健身活动、健身赛事、健身指导、健身文化“六个身边”工程建设,筑起群众体育的四梁八柱。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需求,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带来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上卓有成就,稳步推进了健康贵州向高质量发展。 



骑行 


  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

  2021年,贵州持续加大对全省体育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力度。30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多功能场、500个农体工程器材补充维护更新、450个城镇小区特别是老旧小区落地“社区健身路径或三人制篮球场”、30个社区智能驿站及体育场馆智慧化建设、63个全民健身场地器材补短板工程……一项项群众身边健身场地设施的建设和更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动起来”的生活,健身去哪儿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15分钟健身圈”,是2021年群众最津津乐道的话题。2021年,全省诸多地方充分利用城市布局、小区空地和符合条件的公园,开辟健身场地,完善运动设备,实现群众就近健身。走进贵阳市观山湖公园,各类体育设施齐全,到处都有锻炼的人群。其中“室外智能健身房”尤为受到周边群众的青睐。贵阳市黔春立交桥曾因复杂的路况走红网络,最近又因桥下开辟的大片健身场地再次走红,每天前来健身的群众络绎不绝。据了解,贵阳市实现行政村体育场地设施覆盖率达100%,在全省率先实现“15分钟健身圈”。

  2021年,一条马拉松智慧赛道惊艳亮相广州“两博”会。这条全长43.742公里的智慧赛道镶嵌于铜仁乡村振兴产业带,由贵州省体育局支持投入1000万元建设户外健身智慧系统,是省内首条、国内少有的综合性智慧赛道。

  2021年,在贵州省体育局统筹协调推动下,全省范围内多个体育场馆实现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极大降低了人民群众健身消费门槛,让健身成为群众日常生活方式变为现实。政府主导,职能部门联手共同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学生和社会开放,有效缓解了体育场馆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

  贵阳市建设了110个全民健身路径(含三人制篮球场)、50个多功能球馆、15个智能健身驿站等一批群众身边看得见、用得上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跨部门配合实现全市500余所校园体育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遵义市28个公共体育场馆、115个社会足球场、58所学校体育场地,面向市民或学生实现全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六盘水市实现平均每个场馆每周免费或低收费开放56小时。

  群众身边的健身赛事

  2021年,尽管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延缓了大型赛事的开展。但在贵州体育局统筹指导下,全省群众体育赛事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有序开展,全年举办各类群众性赛事活动1240场次,“美丽乡村”篮球联赛、黔东南州施秉县全国独木龙舟邀请赛、毕节市百里杜鹃“花YOUNG年华”山地马拉松、“奔跑贵州”山地跑系列赛等群众赛事纷至沓来,精彩纷呈。

  2021年6月10日,黔西南州晴隆县第六小学室内篮球场内,来自碧痕镇的糯薏仁队和光照镇的百香果队激战正酣,这是2021年贵州省“美丽乡村”篮球联赛的首秀。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我省第一个以农民群体为主的大型体育赛事,“美丽乡村”篮球联赛吸引了众多农民粉丝踊跃参与,比赛在全省18000多个村绵延开来,参赛规模达3万余人,成为贵州省级别最高、参赛人数最多、运营周期最长的群众赛事。赛事以乡村振兴为契机,打造“体育赛事+乡村旅游+传统文化+全民健身”等多元融合发展的省级群众性体育品牌赛事,体现多彩贵州的健康理念和运动精神,助力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建设和体育高质量发展。

  2021年6月,“水墨云山·中国施秉”全国独木龙舟邀请赛在黔东南州施秉县火热开展。在万余名游客的见证下,2169名壮汉将总长度为98.8米的世界最长木龙舟齐抬下水,拉开了此次赛事活动的序幕。本次赛事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支参赛队伍720名运动员参加比赛,赛事高潮不断,端午氛围浓烈。将全国龙舟邀请赛打造为施秉民族民间体育IP赛事,满足人民群众健身赛事需求,助推施秉乡村振兴战略。

  2021年,百里杜鹃“花YOUNG年华”山地马拉松在毕节市百里杜鹃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跑友”近5000人参加。黔西新仁乡化屋村,举办了第二十六届“中国·贵州·杜鹃花节”全国围棋邀请赛,通过赛事活动打造,毕节市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素养得到提升。

  2021年6月,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地掷球预赛暨2021全国掷球锦标赛(贵州赛区)在安顺市镇宁县夜郎洞景区中国掷球基地举行。来自全国14个省、直辖市和12所大中专院校以及山西冰雪中心、太原市体育局、吕梁市体育局共十五支代表队的200余名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参赛。安顺市掷球队作为全省第一支掷球运动队,首次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大赛。10月,2021中国攀岩联赛(贵州紫云站)在紫云格凸河镇攀岩基地举行,来自全国17支参赛队伍80名运动员参加了此次比赛。



室外智能健身房

  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

  “登高望远贺新年 健步迈向新征程”,由省体育局牵头组织,2021年元旦和春节期间开展的“新年登高活动”“红红火火过大年”系列全民健身活动,在全省9个市(州)开展了赛事活动共68场,共计144293人次参与。由此拉开了开局之年全民健身活动的序幕。

  2021年“我要上全运”全国社区运动会(试点赛区)暨贵州省“我要上全运·社区运动会”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在贵阳市金元社区举办。通过全新的赛事模式,以社区为切入点,“线上+线下”“健身+健康大讲堂”相结合,把体育活动办到群众身边。

  2021年,贵州省社体指导员线上展示课堂、贵州省健身气功“五进”线上普及推广培训活动、“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健康中国》贵州线上健步走活动共3项“全民健身日(月)”系列活动,全省共计1.5万余人参与。贵阳市“共享新时代·全民健身贵阳行”五大系列惠民活动、黔东南州镇远第三十七届龙舟文化节等活动深入人心。

  2021年10月1日,“绿博黔南·康养之州”体育欢乐季在都匀绿博园拉开帷幕。活动期间开展了体育旅游欢乐夜、街舞大赛、轮滑比赛、健身气功交流展示赛、城市定向赛、千人环湖荧光跑、洞穴穿越体验赛等,吸引上万人参与,体旅融合发展效果显著,极大丰富了群众体育旅游文化生活。

  2021年12月16日,“相约梅花山 助力冬奥会”2021-2022年滑雪运营季开滑仪式在梅花山国际滑雪场举行。随着冬奥会的临近,冰雪游话题热度成为热议话题,脚踏雪板驰骋雪场成为这个冬天最火热的群众活动。近年来,六盘水积极响应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积极推动冰雪运动发展,连续7年举办冰雪季,传播冰雪运动文化。此外,六盘水市大力普及冰雪运动进校园,全市中小学生参与冰雪运动超过10万人次,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爱上冰雪运动,收获更多乐趣。

  群众身边的健身组织

  群众体育离不开组织的力量。2021年,95个单项体育协会(俱乐部)完成年检工作,3家体育协会成立工作,15家体育协会(俱乐部)完成换届工作。推进全省各地加快成立市(州)级、县(区、市)级体育总会,开展省体育总会换届工作,完成省体育总会第八届委员会负责人推荐工作。通过积极推动和完善群众身边的健身组织,带动全民健身健康有序蓬勃发展。群众体育组织作为群众和政府之间的纽带,遍布全省各个市州、城区、乡镇,带动了群众体育活动。发挥了群众体育“桥头堡”的作用。

  2021年,贵州省羽毛球协会、网球协会、龙舟协会等组织,在带动群众体育的过程中,通过与相关部门携手奋进,在2021年东京残奥会、全运会、残运会、特奥会等赛事上取得骄人成绩。

  在第十四届全运会网球项目(群众组)上,贵州代表团获得女子单打金牌和女子双打第五名的好成绩;来自黔东南州麻江县男队和凯里市女队的35名队员,取得了龙舟项目3银、2铜以及1个第四名的好成绩,这是贵州群众体育在全运会单项表现的一次较大突破。

  在第16届东京残奥会上,贵州残疾运动员夺得3枚金牌、3枚银牌、4枚铜牌、6个第4名、5个第6名、1个第7名、1个第8名的优异成绩。

  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贵州省代表团获34金39银47.5铜。为贵州增添了光彩,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此外,活跃在全省各级的体育协会(俱乐部),他们通过开展各类专项培训、组织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等,不断充实着全民健身体育的内容。 



丰富的群众运动 

  群众身边的健身指导

  每天清晨,庞大的健身气功习练场景成为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上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向华显便是其中的主要领队之一。2017年以来,向华显及其他社体指导员带动了该镇3000多人加入健身气功锻炼,并多次组织队伍代表贵州省在全国赛事上崭露头角。向华显只是全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一个个体,每一天,无数社会体育指导员都会活跃在全省各地的各个健身场所,开展群众健身指导工作,正是因为他们的参与,让贵州全民健身事业健康科学发展。

  随着群众参与健身的意识越来越高,怎样健身、如何科学健身成为热点问题。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体质监测等,是推动我省群众体育运动广泛开展,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效路径。2021年,全省各地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开展如火如荼,全年培训各级各类社体指导员4000余人。

  2021年,贵州省体育局牵头组织开展“2021年体质测试黔中行”,根据测试结果对个体进行差异化健身指导,开具运动处方。联合多家单位持续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骨干巡回教学培训活动,共计1050人次参与。

  群众身边的健身文化

  “文化引领,实施体育文化繁荣行动”,是贵州建设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的主要任务之一。2021年,贵州省体育局,联合多家媒体,强化全民健身文化宣传,大力弘扬体育精神,弘扬群众身边的体育文化,讲好群众身边的健身故事。在全省范围营造了“活力贵州、健康贵州、幸福贵州”的良好氛围。2021年,全省63个集体、53个个人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贵州体育人在贵州全民健身新征程上砥砺前行、奉献自己,用实际行动践行贵州体育文化。

  2021年,《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在全省各地相继举行,上千名群众进行了达标测试,成绩达标者获得达标证书,活动有效传递了科学健身文化。2021中国“两博”会上,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寨英滚龙荣获“2021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这是贵州省唯一上榜项目,也是首次获得该殊荣。在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2021年101个全国县域足球典型县名单中,贵阳市观山湖区、黔东南州榕江县、黔南州都匀市3个县市上榜。

  全民健身从青少年抓起。2021年,遵义市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县两级教育体育局,一体推进教育体育“双融合”,广泛开展游泳、射击、冰雪等特色校园体育项目。学生们通过参加学校体育社团,锻炼体质,了解体育文化。

  2021年, “多彩贵州”“奔跑贵州”“探秘贵州”……一个个赛事品牌走出贵州享誉中外;路跑徒步、帆船骑行、溯溪攀岩……一项项特色体旅项目与贵州青山绿水融为一体。丰富的山地赛事活动文化,持续散发着贵州山地民族特色体育的芬芳,犹如丝丝细雨浸润进全民健身“大体育”的土壤中,为贵州建设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源源不断注入体育活水。(天眼新闻)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