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十二冬的抉择---文明的参赛和办赛

    12月20日国家体育总局召开十二冬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会后的次日,吉林省体育局立即召开吉林省文明参赛办赛的工作会议。本次会议重点传达了总局会议精神,并从赛风赛纪、反兴奋剂和舆论宣传导向等方面对各代表团提出了明确要求。

    会上,长春市、吉林市等8个城市代表团分别作了关于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的发言,并递交了十二冬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责任书。由于吉林省既办赛又参赛,因此研究与实践文明“参赛文化”与“办赛文化”是本次会议的重点。

    培育文明的“参赛文化”,抵制竞技体育的异化。吉林省体育局局长宋继新指出,首先必须要认真研究如何提高参赛者的思想境界,再去创造佳绩,即打造“金牌文化”,力求“赢在起点”,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需要有文化的金牌。要认真研究与实践“夺标育人、和谐中国、为省市争光”的参赛思想,努力打造文明的“参赛文化”。实践证明,失去“夺标育人,和谐中国”的大前提,单纯追求夺标的“为省市争光”,就可能成为赛场上的“矮人”,也有悖于“文化十二冬”的宗旨,这是一种低端的参赛文化。这也是我们对参赛的“文化自觉”,因为要建设体育强国,重在强人、强心,即强文化。当下中国竞技体育不缺金牌,缺文化。这是造成目前国内竞技体育训风和赛纪等异化问题的“根源”。我们要坚决贯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十二冬赛风赛纪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吉林省体育局要从维护体育事业大局的高度,带头教育和管理好参赛的运动员、官员和观众,坚决杜绝赛风赛纪等问题发生,确保本届冬运会成功举行。

    “武事文取”是参与赛会的文化定位,也是吉林体育多年来所秉承的工作理念,争金夺银虽然是竞技体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不能离开文化软实力。吉林竞技体育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冬夏奥运金牌零的突破,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备战十二冬会的过程中,如何文明办赛、参赛、观赛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必修科目”,“武事文取”依然是他们不变的选择。

    探索高端的“办赛文化”,促进十二冬会更文明。“打破东道主第一定律”,营造公平的竞赛环境是十二冬会组委会一直奉行的“办赛文化”。十二冬会组委会认为,要想把十二冬会办成一届超越世俗的成功赛会,必须远离“东道主第一定律”这一心魔,要让实力成为赛场上的真正标杆,以实现人类崇高的“教育青年”的奥运宗旨。因此,作为十二冬会东道主的吉林省,视承办赛事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目的是通过办赛,宣传冰雪文化和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让大家了解吉林,认同吉林,发展吉林。吉林省体育局局长宋继新介绍说:“我们过去办赛的目的是让多数人的‘普及’为少数人的‘提高’服务,现在是通过少数人的‘提高’促进多数人的‘普及’,这是体育赛事的终极关怀,是冰雪竞技文化的自觉。”

    十二冬会追求“以人为本”的办赛文化,这是十二冬会的文明之举,是符合刘鹏强调的发展竞技体育目的是为促进全民健身运动普及的思想。十二冬会组委会努力打造一届有特色的文化十二冬会,要求各代表团坚决杜绝违反赛风赛纪问题的出现,在努力创造佳绩的同时,组织群众文明参赛,尊重竞争对手,善待新闻媒体,为来自全国各地超过4000人的参赛队伍、观摩团和新闻媒体的朋友营造公平、和谐、温馨的环境。

(张  颖)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