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局长话群体:体育是民生的保障和文化的载体

        “上海体育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群众体育也要创新转型。要注重体育环境建设,注重工作实效,注重服务基层。”上海市体育局局长李毓毅谈起关系民生大计的群众体育,敞开心扉,充满着激情。


                                                                                             转型与创新 五大特点


        2011年的上海群体工作,在“转型”中发展,在“创新”中提高,又跃上了新台阶。接受采访时,李毓毅局长总结了五大特点:
        在长期的群众体育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体育是民生”理念;提出了“天天运动 人人健康”的365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夯实群体基础,率先颁布《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和《上海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列入市府实事工程的健身设施超额完成;上海市民体质指数蝉联全国首位,智运会、民运会赛事成绩在全国名列前茅;群众体育活动高潮迭起,有40余家大型企业召开运动会、职工体育四季大联赛、学生的阳光大联赛精彩纷呈,职工和青少年两大人群体质有改善。
        在李毓毅看来,体育融入民生,是社会的一种进步。这一年来,市体育局提出的六个服务,把“为增强市民体质服务”放在了首位。他认为,要做好与市民百姓息息相关的群众体育,关键是一个“实”字:脚踏实地,实在有效,实事实干。而上海群体的发展变化,表明人的和谐、幸福指数并非以钱的多少来衡量,而是逐步提升市民健康体质以体现幸福指数。


                                                                                             整合与服务 五项建议


        2012年,正逢“奥运年”,也是“十二五”承上启下的一年。上海突出“体育是民生,体育是精神,体育是文化”理念,做好体育长远建设,不断夯实基础。在采访中,李毓毅表示,围绕改革创新,资源整合,服务基层上,全民健身工作要在“强基础,重基层,多活动,促提高”上做文章。他提出了五项建议:
        抓好基层基础建设,逐步让“体育是民生”的理念深入人心。多项举措“助力”体育融入民生:推进体育强市、强区建设;强化区县“三纳入”提高,确保体育人口的增加;优化公共体育服务配送工程,实现个性化菜单式配送;开通51365热线电话,推进信息化、便民化、快捷化服务;健全公共体育资源电子地图;各区加快群体品牌开发;使体育成为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民生大事。
        抓好整合资源,逐步营造双向融合互动融合的体育环境。具体而言,涵盖于“体教结合”,提高体育课质量,真正解决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实现优秀运动员从学校中走出来;“体绿结合”,公共体育设施资源整合、提高开放使用率;“体卫结合”,体质监测、慢性病运动干预、健康小屋的结合;“体旅结合”,提升赛事质量与内涵的体育旅游;“体企结合”,丰富体育服务产品,推进职工体育开展。
        抓好市民运动会的创办,逐步让体育成为市民的生活方式。倡导“重在参与”,以满足市民需求为出发点,追求“大众化、生活化、社会化”,淡化金牌意识,“将设立十余个市民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制定不同层次的体质达标标准。参加并通过一定标准的市民,将获得相应的公益健身奖励,让市民运动会成为把体育作为生活方式的开端。”
        抓好政策研究,逐步形成体育公共体系。完成市府实事工程60条健身步道、30个百姓健身房、10个百姓游泳池和10个学校体育场地分隔工程的建设。同时,启动“上海体育志”修订,开展体育博物馆文物征集和选址,丰富上海城市精神和体育文化内涵。
        抓好组织队伍建设,逐步提高群体干部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
        李毓毅表示,上海将以更高的标准,更好的保障,更均衡的服务,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推动民生体育的深入发展,续写上海体育的新篇章。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