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云林:贯彻省党代会精神全力推进浙江体育现代化

        6月10日,省十三次党代会闭幕。当天,也是毛泽东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发表60周年纪念日。6月8日,正在参加省十三次党代会的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云林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一直是浙江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与省委提出的“两富”(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目标不谋而合。

        “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和体育活动,不断提高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报告中,省委书记赵洪祝代表省委提出要求。“赵书记的报告,为我们体育工作者指明了今后的工作方向。今后五年,浙江体育要为老百姓提供多层次的、多样化的体育需求。通过体育现代化的推进,更好地践行‘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李云林如是说。

        体育自觉 体育观念的现代化

        “体育就是生活,体育就是文化,体育就是消费,体育就是娱乐,说到底体育就是民生。”李云林说,体育观念上如何实现现代化,带来方方面面的自觉,而文化自觉更好地引申出体育自觉,因为包括体育在内的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是精神富有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浙江以“创强”为抓手,群众体育蓬勃开展。目前,已经诞生省级“体育强县”39个、省级“体育强镇”800多个,极大地满足了老百姓的业余文体生活,为老百姓的身心带来了健康和愉悦。2011年3月,全国贯彻《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电视电话会议后,浙江已经定制体育现代化试点县标准,并已构画出充满活力、富有成效的体育现代化蓝图。“有了这样一个普及、认同现代化的体育观念,浙江群众体育就更加红火,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体系会更完善,服务更加多样化。李云林特别指出:竞技体育不是唯金牌论,而是在分享的过程中娱乐身心,在竞技体育比拼中感悟奥林匹克精神。

        李云林说,体育部门要以体育现代化建设作为新的奋斗目标,力争到2015年,体育整体水平居国内前列,打造惠及浙江5000多万人民的品质体育生活。

        人才优质 体育管理的现代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亟待更加优质,符合体育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各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李云林介绍,体育管理人才队伍,全民健身服务人才队伍,竞技体育专业人才队伍,体育产业经营人才队伍,以及体育教育、体育科技、体育医务、体育外事、体育宣传、体育党群等人才队伍的建设,都要顺应体育现代化的要求。要提高体育管理现代化水平,完成精神富有的崇高使命,充沛、宏大的体育人力资源是不可或缺的保证。

        近5年,浙江的经济发生巨大的变化,老百姓的生活不断改善。人均GDP达到58000多元,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物质富裕了,我们要善于引导老百姓体育消费,把体育变成享受型消费、发展型消费,进一步扩大内需,让体育消费在人均收入所占的份额能够不断提高,如此必然要求体育多样化,以满足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从体育管理方面动脑筋,更好地体现体育就是民生,这也是顺应发展,符合身心健康素养提高的要求,满足老百姓多样化需求的要求,体现不同于其他行业的体育特色。”李云林说。

        先进便利 体育设施的现代化

        如何让老百姓的精神富有起来?在李云林看来,体育部门要提供更加丰富的物质资源,最重要的是想方设法来满足各类人群多层次的体育设施需求。

        如今,杭州的运河边,这厢中老年在跳排舞,那厢孩子们在玩轮滑,还有许多人在健步走……每天早晚,这里总是呈现出其乐融融的一幅景象,不禁让李云林感叹,生活在杭州真好,生活在浙江真幸福。

        “体育设施的设置安装就是要为老百姓的健身提供便利性,我们要不断健全完善符合广大群众健身需求的亲民、便民、利民、惠民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李云林最后强调,体育现代化要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两富”目标,进一步集思广益,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并且善于去总结提炼,从而更好地发展浙江体育。

        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中,李云林领衔提交了一份关于体育产业的提案,他说,体育产业是绿色产业、朝阳产业,也必将成为浙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