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创造资源共享破解学校场地开放难题

    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是当地一所知名学校,2007年学校建设了综合体育馆,学生们在馆内可以进行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的锻炼。2008年,在保证学校日常教学的基础上开始对外开放。“开始的大半年我们自己运营,搞不起来。”常州高级中学学生发展处副主任任惠宇告诉记者,学校地处市中心、综合体育馆规模大且项目多等特点吸引了英派斯健康发展有限公司的注意,于是学校开始了和英派斯的双赢合作模式。
    每年英派斯公司支付学校一定的场地使用费,综合馆日常维护和管理由英派斯负责。在保证学校日常教学需要的前提下,英派斯健身俱乐部的会员们可以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来馆健身。
    在任惠宇看来,这是一种“英派斯盈利,学生得利”的合作模式。英派斯的生意红火,而其进驻帮助学校解决了场馆日常维护、管理的难题。同时综合馆内的全部健身器械由英派斯提供,学生们可以使用到专业的健身器械,游泳课教师也是英派斯的专业教练。
    除了上述这样的学校委托企业经营模式外,常州还有学校建立俱乐部,以及学校聘请专业管理公司进行经营的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建成的常州兰陵小学体育馆得到了常州市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2011年6月,常州市体育局、财政局联合下发文件《常州市乡镇(街道)全民健身中心室内体育场馆建设资金补助办法(试行)》。其中规定:凡市区新建乡镇(街道)全民健身中心室内体育馆、游泳馆,按每平方米1000元标准进行补助。与此同时,常州市教育局、财政局、体育局联合发文,明确了学校对外开放补贴细则:给予每天开放的学校每年5万元补贴;节假日(含寒、暑假)开放的学校每年3万元补贴;寒、暑假开放的学校每年2万元补贴。
    得到政策实惠的学校越来越多,受到鼓励开始对外开放的学校也越来越多,目前常州市50%的学校体育设施实现了对外开放,其中下辖的溧阳市达到100%对外开放。2006年溧阳市制定了《溧阳市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规定》,其中明确提出:学校的体育健身场地应在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寒暑假等不组织教学活动期间免费向社会开放;在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和安全的情况下,应当对公民的晨练活动免费开放,并指定专人负责。
    在常州,社区居民进入学校场地锻炼实行属地管理原则、限量准入原则,居民向社区申办“社区居民晨练健身卡”,凭卡入校园锻炼。同时为保证学生安全,常州对外开放的学校场馆都是“一馆两门”。学生使用时,场馆面向社会开放的门是关闭的;学校场地设施对外开放时,场馆通向学校教学区的门是关闭的,保证了学校场地设施对外开放的安全性。常州市教育局、财政局、体育局已明确,全额补贴学校体育设施因向社会开放而需要建设运动场所隔离围栏的经费。
    常州已在学校场地对外开放方面摸索出了经验做法,但仍在深度上进行探索。武进区正在推进为学校购买保险的尝试,为学校解决场地开放的安全之忧。针对各学校不同的对外开放情况,常州已制定了考核和奖励标准。《常州市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考评表》中,成立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建立2支以上的10人以上全民健身特色团队,并经常开展活动;配备3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健身指导工作;年活动人次达到3000人次以上,活动人员满意率达85%等都是具体评定标准。
    从2008年出台的《常州市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开始,常州已经形成了自上而下、因地制宜的政策保障和开放模式。各市区、各学校的开放并不使用一刀切,而是各自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施,发现先进的经验做法便推而广之。在常州,学校场地开放不是难题。

李雪颖  卢苇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