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群体工作注重塑品牌赛事兴民族体育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坚持以人为本、体育惠民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重振广西体育雄风为目标,结合实际,大胆创新,通过推动各级政府履行公共体育服务职责、打造新的体育赛事品牌、传承和保护民族体育等措施,推动全区群众体育工作实现新跨越新发展。

力求出新——打造赛事新品牌

    近年来,除了成功举办广西体育节、广西万村农民篮球赛、广西绣排球赛、广西“拔群杯”篮球赛等品牌赛事活动,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力求出新,再次倾力打造新的全民健身赛事品牌——广西全民健身运动会。
    从2012年开始,广西全民健身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届,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自治区体育局和申请承办的设区市人民政府承办,各设区的市、行业体育协会等组团参赛。把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并在全区普及和具有广西特色的非奥运项目等吸纳进来,强调参与性、普及性、趣味性和体育文化特色,发掘其特有的健身和强体价值,满足全区各族人民群众和体育爱好者更加多样化的参与和观赏体育赛事的需求,打造成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群众广泛参与的体育盛会。在历时一个多月的运动会期间,还成功举办了5个大型配套活动,即广西全民健身市长论坛、全民健身特色项目展演、全民健身集邮展、全民健身进工地和进社区活动。
    各市、县(市、区)也于10月前举办本地区的全民健身运动会,形成了自治区、市、县三级全民健身运动会的格局和规模,突出了“政府主导、民众参与、社会联动”等特点。据统计,2012年全区三级(含南宁铁路局系统)全民健身运动会财政投入和彩票公益支持共5434.479万元,吸引社会资金953.19万元,直接参与活动人数超过27万人,现场观众近43万人(次)。
    此外,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还开展了“广西体育之星”评选活动。采取全民投票的形式,评选出了100名广西体育之星,在全社会营造了关注体育、支持体育的良好氛围。

保护传统——民族体育得到进一步挖掘

    广西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资源,传承和发展民族体育运动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重要的历史使命。
    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与高校合作,成立了广西民族体育研究发展中心、广西民族体育产业研究发展中心,通过共建中心的方式,整合高校教育资源,推动少数民族体育事业规范、健康发展。目前,共命名了24所广西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学校、20名民族体育传承人,建设了17个民族体育特色之乡、6个民族体育传承馆。
    积极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项目,举办了田阳歌圩运动会、广西(来宾)“红水河杯”绣排球赛、河池市民族体育欢乐节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活动和赛事。
    同时,汲取壮族、苗族、瑶族、京族、彝族等广西区内各民族传统体育健身项目特色,创编了《舞动广西》系列民族健身操、健身舞,第一期12套已在全区各地进行推广普及。通过《舞动广西》系列民族健身操、健身舞发布推广暨展示活动、广西民族健身操和健身舞培训班、配发学习光盘等多种形式进行推广和普及。
    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还明确了建设十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传承示范基地、十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节庆、十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展演项目、十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十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学校、十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十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县(市、区)、十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之乡、十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馆、十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人等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为进一步发展民族体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旭光)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