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体育局发布《2012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公告》

    申城健身环境是否令人满意?上海人能否继续保持国民体质全国第一的领先优势?6月20日,上海市体育局发布《2012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公告》,公布了2012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指数(简称300“指数”),这套耗时两年、全国首创的评估体系,采取第三方评估的操作办法,依托翔实的数据资源,就健身环境、运动参与、体质健康三项指标,对上海的全民健身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宏观测评。数据显示,2012年上海市全民健身事业总体发展情况“比较满意”。
    名词解释“300指数”
    2011年,上海市体育局会同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市体科所等专家共同制定了全民健身发展指数评估体系,并在2012年委托上海体育学院第一次进行评估,周期为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指数”借鉴国际研究领域内公认的投入、产出和结果三个层面的政府绩效考核模式,确定了健身环境、运动参与和体质健康三个方面进行评估,满分为300分,每个方面指数各100分,简称“300指数”.
    300指数共有35个量化指标,本次评估中,与青少年体质健康相关的7个指标数据未纳入统计。被确认的28个评估指标中,24个客观量化指标由街镇和区县体育局分别申报,区县体育局确认,并由市体育局审核,第三方上海体育学院全程跟踪管理、综合评估;另有4个主观感受指标由上海体育学院通过对市民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获取。
    为直观表达评估结果,首次公布的300指数采用绿、蓝、黄、橙、红五种颜色,以市民主观感受为核心的“满意”的表述方式,设置从满意到不满意五个层级,对综合指数和各单项指数发展水平进行区分。
    今后,上海将每年发布一次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指数。
    解读“300指数”:
    第一次评估结果显示:2012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综合指数为224分,总体发展情况“比较满意”.
    三项发展指数中,“健身环境”发展指数为87分,处于绿色的“满意”区域;“运动参与”发展指数为61分,处于蓝色的“比较满意”区域;“体质健康”发展指数为76分,处于蓝色的“比较满意”区域(见图表)。市体育局副局长李伟听表示,这一评估结果相对客观,如实反应了上海全民健身的发展状况。
    亮点:健身环境不断改善 市民体质保持优势近年来,经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申城的公共体育设施逐年增加,以“民生体育”为主要标志的全民健身事业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政府投入不断增加,被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的百姓健身房、百姓健身步道,以及百姓游泳池等“百姓系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与健身苑点、社区公共运动场相呼应,全市健身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为市民就近就便参加体育健身锻炼创造了条件,市民满意度较高。在“健身环境”发展指数中,“政府主导”、“场地设施建设”和“市民满意度”三个指标均位于“满意”区域。
    政府的公共服务是否符合百姓需求,市民最具有发言权。评估体系中,特别就市民对于健身设施及服务的满意度设计了调查问卷,根据对社区健身苑点、公共运动场、学校、综合性体育场馆等不同类型场地锻炼市民的抽样调查显示,“体育场地设施”满意度为89.9%,“服务保障”满意度为88.5%,市民对于本市健身环境的总体满意度较高。
    健身环境的不断改善,“生活体育”概念的提出,改变了市民生活方式,为提升市民体质打下坚实基础。2012年,全市各级体质测试服务站点共为78127名市民进行了体质测试服务。受测市民中,有75196人获得“体质达标证书”,达标率为96.0%,比2010年第三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上海市监测结果(94.7%)略有提高,表明市民体质总体水平继2005年、2010年连续两次位居全国首位以来,继续保持良好的状态。
    趋势:科学运用“300指数”推动民生体育发展公告中发布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和体育人口比例两组传统数据,仍然引发了较大关注。
    2012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67㎡,低于2004年“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时的上海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71㎡的水平。据悉,2004-2012年8年间,全市体育场地面积增加了9679412㎡,而上海作为国内典型的移民城市,常住人口从1742万激增到2347万,导致了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减少。评估指标体系设计时,希望能真实反映所在区域内所有居民享受到的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因此选择了将常住人口作为基数进行统计分析,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部分指标,但却是未来全民健身发展的大势所趋。
    除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外,这套评估体系中也新增了能反映上海全民健身工作特色的指标,如设定社区文化中心健身场地面积这一指标,是与当前的市府实事工程--百姓健身房建设相对应的。它表明当前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已经转向更适合人群广泛参与的全天候室内体育场地建设,对建设30分钟体育生活圈,打造便利的社区健身环境有明显的指向性作用。
    本次评估的“300指数”三方面指标中,“运动参与”指数最低,其中,“健身组织与团队发展”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指标分值较低。
    数据说明,市民以自发的个体健身行为方式为主,而参加有组织的体育健身团队的人数不多。2012年,全市平均每10万人拥有健身团队82.3支,社会体育组织以在街镇登记的松散型体育健身团队为主要形式,且以中老年人为主。而近年来在中青年人群中,出现了通过网络或亲友、同学、同事等交友平台组建的健身团队或俱乐部发展迅猛的新情况。对此,如何发动民间力量,如何推动体育社团组织的参与,如何让仍在“潜水”的社会组织真正融入到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体系中来,成为体育行政部门的社会化工作水平提高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抽样调查,2012年上海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为39.6%.通过对学生,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以及小区居民等人群的问卷调查,影响市民参与锻炼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空闲时间和学习工作负担较重,分别占32.5%和11.7%.这方面,上海的全民健身工作已经有侧重,近年来一直鼓励市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和中青年职工参加体育锻炼,重点培养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等基础性体育专项兴趣爱好人群,通过青少年十项系列赛、市民大联赛、市民运动会等赛事提高市民体育竞技水平,引导广大市民养成终身体育习惯。
    通过整合“300指数”,上海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瓶颈更加清晰,而科学运用“300指数”,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继续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成为推动上海民生体育发展的趋势。公告中也特别针对瓶颈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建设30分钟体育生活圈,绘制体育设施布局新规划;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大力发展社会体育组织网络;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有效改善市民体质健康状况。
    “300指数”的意义“300指数”的发布,意味着上海的全民健身事业迈出了社会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发展的新路。全民健身发展指数使评价上海体育工作发展水平的指标,在奥全运金牌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和体育人口比例的基础上,更加客观、更加细分化。这一指数与民生密切相关,它包含了体育、卫生、教育、绿化、企事业、工青妇等多个部门的数据,数据采集来源于各区县、各街镇乃至普通市民。
    “300指数”不是针对区县全民健身工作的评比,而是对上海全民健身发展状况进行整体评价。通过技术统计、数据集成,正确判断全民健身综合发展水平,发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研究制定本市全民健身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加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管理,发挥全民健身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这是市体育局在“十二五”期间重点推进的一项工作;是体育行政部门转变职能,强化公共服务,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举措。
    “300指数”的数字说话

    (一)健身环境▲ 根据对社区健身苑点、公共运动场、学校、综合性体育场馆等不同类型场地锻炼市民的抽样调查显示,“体育场地设施”满意度为89.9%,“服务保障”满意度为88.5%.
    ▲ 2012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67㎡。2004-2012年8年间,全市体育场地面积增加了9679412㎡,而常住人口从1742万激增到2347万,导致了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减少。
    ▲ 全市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率为84.8%.
    (二)运动参与▲ 2012年全市全民健身活动和体育赛事总数为5458次,平均每个街镇举办26.1次,其中区(县)承办市级以上活动平均为16.7次,这其中包括国家级和国际级的体育赛事。
    ▲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体育协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社区体育俱乐部等综合性社会体育组织751个,社区体育健身团队16576支,平均每10万人拥有健身团队82.3支。
    ▲ 全市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6904名,达到常住人口的1.6‰,全市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团队比例达到86.1%.
    ▲ 2012年上海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为39.6%,影响市民参与锻炼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空闲时间和学习工作负担较重,分别占32.5%和11.7%.
    (三)体质健康▲ 2012年,全市各级体质测试服务站点共为78127名市民进行了体质测试服务,受测市民达标率为96.0%,比2010年第三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上海市监测结果(94.7%)略有提高。
    ▲ 本市市、区县、街镇三级市民体质测试服务网络仍在建设完善中,全市已建成10个区级体质监测中心,覆盖率为58.8%,建有84个社区监测站(队),街镇覆盖率为38.9%.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