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体育部门破解健身路径管理难题

    每天吃完晚饭,住在浙江省宁波市新天地小区的张先生一家都会跑到离家最近的小区健身路径去锻炼,这是许多宁波人最便捷、最省钱的运动方式。然而,健身路径惠及民生的同时,其管理和维护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
    宁波的全民健身路径建设始于1997年,20年间实现了宁波市本级及各县(市、区)范围行政村的全覆盖,现已实现社区、行政村的100%覆盖。
    2008年和2009年是建设高峰,宁波市本级和11个县(市)区共有7379套全民健身路径。按照全民健身路径五年应当更换的原则,如今,宁波的这些全民健身路径已进入更新和维修的高峰期。

反复寻症结求破解

    依据《中国体育彩票全民健身工程管理暂行规定》,全民健身路径实行“谁受赠谁负责、谁受赠谁管理、谁受赠谁维修”的原则,即全民健身路径应由所在社区和街道负责维护与查验,并指导居民妥善使用。而现实情形却是,社区和街道受人力、经费所限,无法保证专人专职管理,全民健身路径往往是用得多、管得少。
    据悉,现在这些全民健身路径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四个:一是损坏数量多,有的偏远村落由于人口迁移、“下山移民”等因素少人居住,全民健身路径成了无人问津的“僵尸”器材;二是管理人员少,各县(市)区以及管理部门的力量薄弱,乡镇街道这一级大多是由文化站长兼任;三是维修资金少,虽然宁波市每年安排一定的财政经费用于健身器材的维修,但资金缺口仍然很大;四是动态管理跟不上,这是个普遍问题,目前国内尚没有针对全民健身路径的动态管理维护体系,不少地方存在全民健身路径“重建轻管”现象,导致全民健身路径的公共服务效益打了折扣。宁波市体育局找出症结所在后,积极破解难题。
    宁波市体育部门召开相应的会议研究,将市本级的补充维修经费划拨下去。尽管如此,由于工作人员有限,一些地方的健身维修力度还是不够,损坏的情况无法迅速地反馈到管理部门。于是,怎么样能及时报修成了又一个难题。宁波市体育局副局长劳金龙说,其实政府建的健身器材上有体育彩票公益金的宣传牌,上面标有维修电话、年限规定(5年/8年)、出厂日期等信息。市民看到有损坏的或者超过使用年限的健身器材,可以拨打上面的报修电话。但事实是器材上的报修电话往往已经模糊不清,市民电话报修时也很难准确描述,让维修人员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

全国首创报修系统

    面对困难,宁波体育人一直不断地探讨解决之法。去年11月21日,宁波市体育局召开宁波市全民健身路径维护管理现场会,提出在今年推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报修系统”,目前该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成为全国首创。
    劳金龙介绍,现有的报修方式有四种,一是器材生产厂家,二是当地的县(市)区体育部门,三是市体育局的投诉电话;四是网上报修平台。该网站改版后分为三大板块,其中之一就是“报修站”。点击后显示的是“公共体育健身设施报修系统”的页面,上面有地图显示市区各个全民健身路径的详细地址,在地图左侧还有“维修结果公示”和“最新报修”的内容。市民如果发现地图上某个地点的全民健身路径需要维修,可以点击相关图标,填写设施损失情况和联系人信息进行报修。
    之前由于政府部门人员有限,动态信息不好掌握。现在有了这个平台一下子变简单了。它有三级管理权限,分别为市级、县(市、区)和社区,每一级职责明确,一目了然。目前,系统建设已经完毕,数据录入方面,暂时还只有海曙、江东、江北三区。“以后数据会慢慢齐全,形成完整网络,哪里有问题,不管多远一键报修。该修的修,改换的换,只要发现情况,请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报修。”劳金龙说。

(谢敏  沈莲)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