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创新 北京市走出全民健身发展新路

    说起北京城里的体育地标,相信许多人都不会陌生。像东城区的东单体育中心,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甚至有许多外地人愿意不远千里坐着飞机赶来,只为在这里约一场球……而这样的设施“一区一品”也将是北京市全民健身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近年来,特别是当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北京市积极在全民健身的深度、广度上做文章,拓展空间,创新发展,而全民健身设施的“一区一品”建设,也正是其中之义。

打造全民健身设施的“一区一品”

    北京市群体处处长张朝晖坦言,最初提出设施“一区一品”建设的时候,很多人心里都有疑问,觉得有吗?“但是当我们坐在一起讨论,16个区县很快就数出来了:东城有东单体育中心,已经很有规模了;房山有地质公园和若干的山区,可以做定向越野;海淀有三山五园健身步道;朝阳是最多的,有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有朝阳体育公园……”
    在张朝晖看来,这项工作难的不是没有可建设的“品牌”,而是愿不愿意去深度挖掘和投入。他认为,打造全民健身设施的“一区一品”,不仅仅是创品牌,提升知名度,“让老百姓知道这儿有这么一个健身设施,能够提供这样一种多元化的健身服务,从而更多地参与进来”。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积极利用区域资源,突出区域特点,带动区域经济和体育产业。同时,也是出于京津冀协调发展,打造京津冀健身休闲圈的考虑。
    而如今,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一区一品”已初具成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常驻各种跑团,网友自发组织的奥森公园“光猪跑”,在全国都有了知名度;丰台的科技体育馆,也正在有条不紊地建设当中,并陆续举办了北京车辆模型邀请赛、纸飞机创意大赛等。
    对于全民健身设施的“一区一品”建设,张朝晖很有信心,他坚信,“只要符合总体发展方向,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符合区县意愿,‘一区一品’就一定能做起来。”

建设身边的“健身房”和“田径场”

    北京市“拓展空间、创新发展”的另一大举措,则是对老百姓身边的“健身房”和“田径场”的建设。据了解,近年来北京市陆续在全市范围内建设了159个全民健身俱乐部,其中14个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已晋升为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实现了均衡布局。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周家庄村的周庄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就是这样一家国家级俱乐部。在现场,记者看到,与私人俱乐部相比,价格低廉是这里最大的优势,居民只需花30元就能打一整年的乒乓球,真正成为老百姓用得起的“身边的健身房”。
    不仅如此,下一步北京市还将在俱乐部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上下工夫,全面提升其服务质量。据介绍,从今年开始,北京市将重点对所有俱乐部的景观视觉系统和服务保障系统进行统一。同时,还将引入运营机制、有偿指导和体质测试,进一步激发俱乐部的活力。
    此外,北京市对“百姓身边的田径场”的打造,也已提上了日程。据了解,北京市计划在“十三五”期间,以见缝插针的形式,每年在老百姓身边建设20公里、长度在300至1000米之间的塑胶步道和跑道。同时,健身路径的更新和专项场地的建设也将更加“全人群”,将重点打造以笼式足球为主体的项目设施,并将配合筹办冬奥会,配设施、建组织、搞活动,进一步发展群众冰雪运动,提升参与冰雪运动人口。

加大全民健身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对全民健身的拓展和创新,其中还不得不说,北京市近年来对老百姓“身边的组织”的大力支持。据了解,从2013年开始,北京市体育局两次对全市范围内的基层健身团队进行了梳理和统计,此外,更从今年开始对基层健身团队进行评选和奖励,将选出60%左右的优秀团队,一年给予1200元的补助。对此,张朝晖表示,这也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另一种方式,“希望通过评比奖励,给基层团队更多引导和支持。”
    在此基础上,北京市还在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一方面在日常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外,北京市体育局近年来开始逐步加大对职业指导员的扶持力度,开展了针对性的培训以及技能展示,真正实现了体育指导员的“两手抓、两手硬”。
    同时,随着户外运动的升温,北京市也在研究对户外休闲运动人才的培养,并已经与北京市职业技术学院开始了相关调研论证,拟开展户外运动专业。对此,张朝晖也表示,这是北京市创新和拓展全民健身服务的一个尝试。“现在的群众健身正呈现一种多元化发展趋势,许多带有一定危险性的户外运动越来越受到老百姓青睐,我们希望通过解决人才问题,进一步规范市场和服务,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元化和更专业的健身服务。”

(卢苇  张旭光)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