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体育局将努力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

    从国务院颁布46号文件到85号文件,这一年间,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正向发展体育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的目标升级。今年6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出台了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体育产业发展的冲锋号已经吹响。
    近日,记者(以下简称记)专访了上海市体育局局长黄永平(以下简称黄)。
    记:上海体育产业有着深厚的发展土壤,并创下了多项第一。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应承担什么功能?体育产业将给上海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以怎样的回报?
    黄:经过多年培育,上海体育产业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体育产业规模逐步扩大。2014年,全市体育及相关产业创造总产值突破了420亿,体育服务业已成为体育产业的重要支柱,占比近50%。赛事品牌建设成效十分显著。这十年,上海共举办国际性赛事445次,全国性赛事626次。近几年每年举办全国性以上赛事基本稳定在130次左右。F1中国大奖赛、上海ATP1000大师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等一批国际顶级赛事落“沪”生根,赛事的品牌效应彰显。职业体育市场化进程加快,足篮排“三大球”男女6个项目均实现了职业化改造。一批体育类的骨干企业逐渐集聚上海,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可以说体育产业已成为市场的香饽饽。
    记:这样的发展态势,为上海《实施意见》的制定,打下怎样的基础?
    黄:近一年来,在《实施意见》编制中,我们坚持跳出体育看体育,坚持放眼世界看体育,坚持聚焦改革看体育。请智库开展专题研究,帮助勾勒出在宏观背景下,上海体育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同时积极推动相关工作落地。对于看清楚、想明白的工作,全力以赴地推;对于暂时还看不透、吃不准,但方向对、风险可控的事项,我们坚决大胆尝试。
    记:可见《实施意见》汇聚了各方面智慧,其中明确提出了哪些目标?
    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实现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建设目标,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体育赛事之都、国内外重要的体育资源配置中心、充满活力的体育科技创新平台”。提出了“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优势进一步增强”、“产业环境进一步优化”、“产业基础进一步巩固”的具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记:“十三五”时期将是上海体育产业发展的黄金期,上海率先从哪里入手,将达到怎样的目标指数?
    黄:围绕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体育产业应成为建设进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十三五”期间需打基础、建架构。到202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200亿元,实现增加值300亿元左右;体育服务业占比超过55%,体育服务业从业人员占体育产业人员总量的80%以上。
    记:体育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具体的工作举措为哪些方面?
    黄:市政府正式建立了由28家委办局组成的上海市体育产业联席会议,《上海市体育产业布局规划》正在征求意见。“十三五”时期,我们将着力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一是明确产业重点领域,推动形成以体育服务业为重点、体育用品高端制造和新兴体育业态为支撑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聚焦发展体育服务业和表演业;以体育竞赛表演为引领,以健身休闲为核心,以体育场馆服务为重点,以体育总部经济为特色,以体育中介市场为桥梁。创新发展体育制造业;积极支持体育智能制造,鼓励发展高端运动装备制造业,促进可穿戴运动设备和智能运动装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培育发展新兴体育业态,对接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国内外领先的体育研发基地,大力扶持“集体育、科技、娱乐于一体”的智能科技体育、体育粉丝社交网络、视频训练平台、体育游戏等初创公司。二是完善产业功能布局,将提升上海体育场、东方体育中心、江湾体育场的功能,改造成以体育赛事表演为主,融合时尚娱乐、会展旅游等综合性体育城。三是培育多元产业主体,积极推进上海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制定有关具体配套政策。四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助力骨干企业,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
    黄永平表示,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准确把握发展趋势,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尽快使上海体育产业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平萍)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