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体育局局长张文深——强化品牌建设 凸显中原特色

  “十二五”期间,河南武术产业发展迅速,品牌赛事蓬勃开展,体育产业基地建设初见成效……特别是国务院46号文件颁布以来,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体育产业的重视提升到新的高度,河南省体育局局长张文深认为,未来五到十年,将是河南体育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上下联动 推动意见贯彻落实


     “体育产业是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好,潜力大,将对带动全省各地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张文深说,去年7月,省政府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把体育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发改、体育、财政等多部门参与的体育产业工作协调机制,合力推动体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各市、县也加快了意见贯彻落实步伐,截至今年2月,已经有6个市县出台体育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在贯彻落实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张文深坦言,“部分地方政府对体育产业重视不够,一些优惠政策还没有在地方落地生根。”下一步,省体育局将加强对意见落实的督查督办,推动各地方尽快建立多部门联合的体育产业发展协调机制,抓紧制定本地实施意见,“要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紧盯目标
提升体育服务供给
     在《实施意见》中,河南省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3000亿元,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经常参加锻炼人数达到4000万人”的发展目标。张文深认为,目前河南体育产业基础弱、规模小、产业链条短,要完成这个目标,需要全省体育部门转变观念,精准定位,找准体育产业发展的发力点。
     张文深认为,体育部门应当对产业发展做好规划,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统筹协调作用,搭建好产业发展平台,为市场提供体育资源、信息和服务,同时要研究制定优惠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和引导。
     “十三五”期间,河南将加大场地设施建设力度,到2020年,每个省辖市和有条件的县(市)要建成“两场三馆”(体育场、室外体育活动广场,体育馆、游泳馆(池)和全民健身综合馆);在城市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构建居民健身休闲绿道网络;拓展大中型体育场馆的公共服务功能,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场馆建设运营,以体育场馆为载体,打造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
     张文深说,省政府已经批准设立了体育产业投资基金,这为吸引社会资本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提供了重要支撑。
打造品牌 发展中原特色体育产业
     河南是武术大省、人口大省,文化底蕴深厚,山水资源丰富,人文和自然景观众多,要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打造具有中原特色的体育产业品牌,张文深认为应当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重点发展以武术、航空、篮球、自行车、乒乓球等项目为主的大众休闲健身品牌,依托“三山二水”(“三山”即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二水”即黄河、淮河),发展登山、漂流、滑雪等户外健身休闲产业。
    二是扩大“四赛、两节、两活动”(“四赛”即焦作太极拳国际交流大赛、郑开国际马拉松赛、万村千乡农民篮球赛、信阳国际自行车公开赛,“两节”即郑州少林武术节、安阳航空旅游节,“两活动”即三山同登群众健身登山活动、三门峡横渡母亲河活动)等品牌赛事的影响力,开发赛事经济,提升办赛服务水平。
     三是以创建国家、省产业示范基地和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加快发展体育用品制造业,加大对登封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扶持力度,支持青少年少林足球培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商丘市梁园区、长葛市等产业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做大做强一批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培育、命名一批体育产业示范县(区)。
     四是要支持以建业足球、赊店老酒男篮、天冠男排等为代表的职业化俱乐部品牌发展,完善职业俱乐部制度,鼓励地方政府支持有条件的项目职业化发展。
     五是推动市、县品牌建设,打造“一市一品,一县一亮点”,使产业发展向基层延伸,支持登封“世界功夫之都”、焦作“世界太极城”、安阳航空城、济源篮球城、漯河排球城等城市品牌建设。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