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助力脱贫攻坚战 广西打造特色项目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实施计划》)。对于这项广西新周期全民健身工作的总体规划和行动纲领,广西体育局副局长卢意文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对《实施计划》进行了解读。
  记者:新周期的《实施计划》有哪些亮点?
  卢意文:
《实施计划》充分贯彻落实了国家新周期《全民健身计划》的精神,也体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独特的地域特征和鲜明的人文特点。
  一是体育主动助力脱贫攻坚战。广西最大的区情是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全区大部分市县都有脱贫攻坚任务,体育健身投入资金十分有限。针对这一实际,提出由自治区、市、县共同实施公共体育设施“扶贫工程”,多方筹集资金支持54个贫困县的县、乡(镇)、村三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重点支持全区5000个贫困村行政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争5年内实现“县县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乡乡有灯光球场、村村有健身设施”,基本满足贫困地区各族群众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需求。同时加大体育赛事活动、体育社会组织建设、体育人才等方面的扶贫力度,力争到2020年让538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生活贫困的同时,实现体育需求脱贫。
  二是着力加强滨海特色健身项目。广西江河湖海资源丰富,尤其是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海岸线长,滨海资源优势突出。根据这些区域地理特点,广西提出了未来五年要大力加强水上运动和海上运动项目建设与赛事培育,打造广西滨海特色全民健身品牌。
  三是重点打造户外休闲体育项目。利用广西独特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徒步、登山、骑行、攀岩等户外休闲体育项目,努力打造一系列大众赛事及活动品牌。
  四是继续强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传承。广西是一个包含壮、瑶、苗、侗等11个少数民族的自治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41.2%,目前正在打造国家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传承示范区。未来五年将支持各地市结合民族和地域文化资源,继续组织开展投绣球、抢花炮、荡秋千等民族性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加大对“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欢乐节等群众体育品牌的培育力度。
  五是不断扩大与东盟的体育交往。将继续以“国门风采”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边境地区体育设施水平,深入开展“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等系列活动以及边境群众性品牌赛事。
  六是创新提出“一业多会”制度。以协会实体化为方向,引入竞争机制,探索实行“一业多会”。
  记者:《实施计划》中有哪些针对性措施?
  卢意文:
“十二五”期间,广西初步建成了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包括设施不足、体育社会组织规模不大、财政投入偏低、发展不平衡。针对上述突出问题,提出了如下主要应对措施:一是加强场地设施体系建设。场地设施落后是广西全民健身最大的短板。将围绕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8平方米的工作目标,继续加大投入力度。二是加快推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三是增强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活力。四是多渠道加大全民健身投入。要求各级政府将全民健身活动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投入。要求各地保证每年体育彩票公益金70%以上用于全民健身事业。同时创新筹资机制,继续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全民健身活动等。
  记者:广西体育局如何督导市县级相关部门制定当地《实施计划》?
  卢意文:
体育局对《实施计划》编制高度重视,在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抓好自治区本级《实施计划》编制的同时,注重顶层设计,做好市县《实施计划》的培训指导和督查工作。一是精心组织,及早谋划。在今年初的群众体育工作会上,就相关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二是加强培训,强化指导。举办了《实施计划》编制工作培训班和全区市、县《实施计划》编制工作推进会等,邀请专家进行专题培训。三是强化督查,严格考评。将编制工作列为年度绩效考评内容,按照时间节点适时督查,确保进度。与此同时,利用微信平台,及时将全国各省区市和广西各市编制情况进行通报。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