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全民健身计划出台 加强健身网络

  日前,《天津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正式公布。《计划》提出,到2020年天津市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指标要保持全国先进水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45%以上;体育场地面积达到人均2.28平方米以上;形成完善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全民健身志愿者人数超过4万人;市民身体素质明显增强,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人数保持在90%以上;市民体育健身消费总量大幅增加,全民健身成为体育产业发展动力源;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2016年初,天津启动《计划》研制工作,拟定了《计划》草案。天津市体育局局长李克敏表示,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天津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工作格局。目前全市建成各类体育场地1.6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12平方米,成立各类体育社会组织5000余个,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3万余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1.3%,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为93%。
    《计划》提出,要从弘扬体育文化、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推进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完善体育社会组织体系、发挥全民健身多元功能、突出发展重点等六个方面拓展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广度和深度。李克敏介绍,天津将加强设施建设,构建市、区、街镇、社区(村)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完善区级体育设施“五个一工程”建设。健身休闲设施配建到公园绿地。丰富全民健身活动,打造“一地一品”“一行一品”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开发适合不同人群、地域和行业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创编推广第三套市民广播体操。广泛开展“我要上全运”活动,试行市民健身卡“一卡”制度,打造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平台“两个平台”,构建“2212”全民健身工作新格局。
    第十三届全运会今年将在天津举办,由国家体育总局与天津市政府协同制定的“全运惠民工程”已经全面推进。《计划》强调,将以全运会为载体,精心组织推动“全运惠民工程”,使广大市民拥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
    除了天津市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协同配合,《计划》还把推进京津冀体育事业协同发展作为重要任务,强调要借助天津承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契机,在发展全民健身的资源利用、赛事举办、经验借鉴、人才交流、信息共享、体育产业联动等领域进行全方位合作,促进京津冀全民健身事业共同发展。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