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全运 全运惠民 全运会给天津带来巨变

  增设19个群众体育项目、启动“全运惠民工程”、广泛开展“我要上全运”活动……一个“全民全运”的新时代正在天津开启。
    5月12日,是天津女排的媒体开放日,天津体工大队排球馆涌进了一批扛着“长枪短炮”的记者和大量普通球迷,他们观摩训练、与队员交流互动、学习排球基本动作……一时之间媒体开放日变成了全民健身日。市民们在赛场外再次真切感受着一直被传颂的天津女排精神,分担着队员们紧张备战的压力,期待着火热赛场上的殷实硕果。
    “全运惠民”理念下的天津全运会,正在将运动员和观众、赛会和市民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近。而全运会的筹办不仅在硬件上改变着这个城市,更从心理上满足着普通百姓在体育赛事、健身活动中获得的幸福感,引发着政府管理部门在理念上的提升和转变。

普通健身者有了新目标

    对于西青区梨秀园社区的国家级社体指导员程树梅来说,这几个月确实有点“累”,除了要组织、辅导好自己负责的几支健身队活动、比赛外,高三的女儿正进入高考冲刺阶段,家里还有患病的婆婆需要照顾。
    梨秀园的居民过去大多是天津外环线附近的村民,搬入新居后,逐渐富裕起来的居民们对健身的兴趣日趋浓厚。2009年程树梅发动成立了梨秀园太极队,拉开了带领广大群众健身的序幕,此后健身队逐渐扩大,并扩展到广场舞、健身气功等多个项目。
    对于普通健身爱好者来说,过去一场高规格的运动会对大家来说最多是增加一个欣赏的机会而已,但在自己家门口举办的这届全运会则完全颠覆了程树梅和她的伙伴们的概念。“我要上全运”让普通健身者有了新的目标和奔头,她说,“这个举措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全运惠民工程’,对于普通健身者来说真的是一个很大的震撼,大家积极性都很高,我也动员他们都积极报名参加预赛。”
    天津市体育局群体处处长白戈瑞认为,“我要上全运”活动让老百姓可以真正进入赛场,与竞技体育运动员比试,切实享受到体育带来的快乐,享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竞技舞台的热闹并没有冲淡健身的本质,全运氛围带动下的健身热潮中,科学健身的意识也在不断提升。程树梅说,自己过去还有些时间可以和大家一起练练,但近一段时间,她自己锻炼的不多了,“‘全运惠民工程’有效提高了大家科学健身的意识,很多人希望我能多指导指导,而我看到不正确的动作时心里也着急。”目前,她除了在本社区辅导外,还不时被周边几个社区健身点和小学请去辅导、教学。
    天津市体育局局长李克敏表示,“全运惠民工程”让体育惠及了更多百姓,而不再是少数人的参与,全运会也从精英独角戏的舞台走入到大众健身活动中,让竞技体育切实带动起全民健身。她介绍,天津市在这方面做了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希望以此推动全市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场馆建设、组织建设、活动建设等多方面形成保障体系。

从管理角色转入服务角色

    今年“五一”后很多人发现,全运会组委会官网的留言功能已被电话热线取代。此前热心市民可以对他们关心的全运会相关问题进行留言询问,留言量也非常大。热线电话的开通,很多需要等待的答案如今当场就可以得到答复了。
    热线开通之后,市民们对新闻报道、社会宣传等方面给予了特别关注,组委会新闻宣传部接到了大量电话垂询,他们也在第一时间把情况如实反映给市民,对他们好的提议和建议也积极落实。新闻宣传部综合处处长、来自天津市委宣传部的邢美琪认为,官网这种信息公开和主动解释、服务,其实也是组委会服务理念的一种体现。
    据了解,对比以前的传统宣传方式,本届全运会在使用传统媒体的同时,加大对新媒体的使用力度。目前,组委会已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基础上,特别开通了全运会微博、微信账号,以及今日头条这样具有影响力的新媒体专门账号,与组委会官网同步推送赛会筹备的动态消息。
    而在社会宣传上,这次全运会的社会宣传也已不仅仅只是依靠组委会来进行,不仅仅只是依靠街道、LED大屏等宣传载体,而是发动全社会一起来宣传,这也将是全运会的一个亮点。目前,天津除了动员“两站一场”等有关单位发挥自身作用外,还通过高校、社区等进行整体宣传活动,这些宣传也不仅仅只是全运会的内容,还包括观赛礼仪、接待来宾等提升文明素质的内容,希望让每一个市民都能参与进来。
    邢美琪说,新闻宣传部门从管理者变成了服务者,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定位。在这样的定位和指导思想下,组委会宣传部门就是一个服务性质的机构,它要服务于媒体、服务于市民。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