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构建“大群体”格局以人民为中心

  只要不下雨,家住三明沙县莲花新村的老陈傍晚都会准时出现在人民体育公园。他说,到这里运动休闲已成习惯,“在城区中心地带,建体育公园,让市民有个高品位的休闲运动场所,这就是对十九大精神最好的落实。”

  如今,随着全民健身工作的扎实推进,健康福建不断彰显新气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健身服务普惠均等,活动供给更加丰富,百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显著增强。“十二五”期间,福建省城乡居民国民体质合格达标率为90.1%。

  作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载体,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一直是福建省常抓不懈的工程。去年,福建省体育局出台《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加强项目建设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作为福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福建省全民健身运动会从2013年的32个项目,发展到了今年的50个项目。统计数字显示,福建省去年共举办各类群众性比赛活动3200多场,直接参与人数达160万人次。而连续五年举办的全民健身运动会,直接参与人数更是超过1000万人次。

  目前,福建省共有县级以上体育总会94个,街道乡镇级以上各类民间体育组织近3000个,城市社区普遍建有体育健身站点,全民健身站点达到平均每万人近3个。

  此外,福建省体育局也积极加强群众身边的健身指导,健全科学健身指导工作机制,提升专业技术测试和指导能力,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总站、服务站、服务点建设,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目前,福建省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7万多名。正是这些活跃在社区、农村、公园的“领头雁”,带动全民健身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结合当地传统特色和群众喜好量身定做体育活动,打造“一地一品”“一区一品”“一行一品”品牌活动,如今已经成为福建各地推动全民健身开展的一大特色。

  目前,福建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总人口的39.3%,初步达到了周周有大型赛事活动、天天有小型赛事活动的目标,更好地发挥全民健身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转自8月8日《中国体育报》02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