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强省市州访谈 襄阳:打造品牌赛事 激发城市活力

打开平板电脑,找到“舞博”APP,进入直播间,年仅九岁的张静怡伴着热情奔放的音乐在家里跳起了恰恰。张静怡参加的是不久前结束的以“崇尚人人体育 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20年“百千万”襄阳市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育舞蹈类网络比赛。



今年五月以来,襄阳市利用互联网开展线上全民健身体育赛事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打造涵盖自行车、柔力球、太极拳、广场舞、体育舞蹈、轮滑、足球、篮球、排球等三十多个运动项目的“云上运动会”,截至目前已吸引了3万多人报名参加。

“虽然比赛场地变了,参赛方式变了,评比方法变了,但不变的是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和昂扬向上的体育氛围。”襄阳市文旅局局长郑玉清说。


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郑玉清告诉记者,在襄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襄阳市群众体育工作近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

通过打造大型品牌赛事,带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形成了有示范、有主线、有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态势,是襄阳市群众体育长足发展的经验所在。其中,该市连续9年打造的襄阳市汉水流域城市龙舟邀请赛,已形成了品牌,成为央视新闻报道的“常客”;连续7年举办的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已囊括全国所有汽车专业王牌院校,累计培养优秀汽车人才近十万;马拉松作为最能带动全民健身的体育赛事活动,襄阳连续举办了三年,央视连续两年直播,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充分彰显……在这些大型品牌赛事活动的带领下,襄阳市经常性参与体育锻炼人口逐年递增,2019年达到46%以上。




在不断打造品牌赛事活动的同时,襄阳市在场馆建设上也是与时俱进,为健身人口和运动需求的不断增加奠定坚实基础。截至2019年12月31日,该市“十三五”期间新增各级各类体育场地4265个,人均体育场地面地达到1.82平方米。乡镇(街道)运动健身中心及村(社区)文体广场建设全面提速,成为落实省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的示范城市。全市行政村和社区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达到100%。


竞技体育收获颇丰

全民运动健身风气的形成,竞技体育成绩的提高自然是水到渠成。

襄阳籍运动员“十三五”期间获得世界冠军6个,亚洲冠军8个,全国冠军51个。在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上,襄阳籍运动员26人参加8个项目比赛,13人获得名次,共取得2金2银3铜;在第十八届雅加达亚运会上襄阳籍运动员取得金牌2枚、银牌2枚;首次作为主体城市参加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襄阳市共取得了25块奖牌,为9金7银9铜,金牌数位列全省第三。襄阳体育健儿在大型赛事上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



在第十五届省运会周期(2015-2018年),襄阳市注册运动员3177人,共向省优秀运动队输送21名高水平运动员,向冬奥项目国家集训队输送11名高水平运动员,以闫子贝为代表的襄阳籍运动员在全运会、亚运会等国际国内运动会上表现突出,襄阳市被省体育局授予“第十五届省运会周期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贡献奖”。


深化供给侧改革建设体育强市

郑玉清表示,虽然襄阳体育事业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建设体育强市的目标要求相比仍然存在差距:一是县级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滞后;二是襄阳市体育后备人才生源不足,教练员老化,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三是体育产业发展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

前不久,襄阳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出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襄阳市体育运动场所复工复市工作指南》和《襄阳市室内游泳场馆(池)等体育运动场所复工复市工作指南》,全面启动体育企业复工复市,群众运动健身等消费出现可喜的快速回升势头。



当前,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襄阳市正在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体育强市建设的意见》,目前已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意见》拟对下一阶段体育事业发展的目标进行具体量化:即至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1平方米以上;每年选拔优秀竞技体育苗子100人以上;体育产业规模达到260亿元左右;年均举办市级以上全民健身赛事活动70项(次)以上,采取购买等方式开展全民健身系列赛事活动1000场以上……

“襄阳市的目标是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培育体育文化,深入推进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同发展,努力把襄阳建设成为体育强市,为湖北体育增光添彩。”郑玉清说。



文图:童军鹏、莫春阳

编辑:王馥

审稿:门天清、胡迪凯

审核:李宁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