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厦门市“体医融合”试点建设工作再出发

  世卫组织曾做过一个测算:如果在慢性病的预防上多投入1元,治疗费就可减支8.5元,并省下100元的抢救费。在慢性病预防上提前介入,把健康关口前移,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共识。

  2019年,厦门市体育局会同市卫健委启动“体医融合”试点建设,为慢病患者提供运动干预。一年过去了,这张“运动处方”效果如何?我们一起去看看。

  

2019年回顾:健康状况改善,成果令人欣喜

  

  在厦门市体育局、厦门市卫健委指导下,市社会体育发展中心于2019年6月启动了“体医融合示范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筼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筼筜街道育秀社区成为首批示范点。通过政府主导,街道社区提供场地资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高校组建专家团队的合作方式,成功构建了“政府部门—医院—社区—科研院所”四位一体的厦门“体医融合”模式。

  

  “体医融合”团队首先会对报名的志愿者进行慢性病筛查,再进行血糖、血压等数据检测,随后由专家团队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估,出具“运动处方”,志愿者根据这张“处方”参与运动干预,到项目结束时,再一次进行评估,与初始数据进行比对。

  在试点的一年时间里,一百多名参与者通过为期6个月的运动干预后发现其舒张压、腰围、臀围、血糖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数据均往好的方向发展,健康状况有所改善,试点成果令人欣喜。 

  

2020年进展:多方协作、精细管理、科学推进

  

  2020年试点工作已在嘉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禾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铺开。志愿者招募工作顺利完成,200多名志愿者将在体育、医疗、院校科研等专业人士组成的专家团队带领下,开展为期3个月的运动干预。

  未来规划:2030年,完成全市“体医融合”站点建设

    

  今年,市体育局、市卫健委联合下发了《厦门市“体医融合示范社区”试点建设实施指南》,为各区实施“体医融合示范社区”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促进“体医融合”向全市各区延伸。

  根据项目规划,2021年到2022年,全市6个行政区分别至少建立1至2个社区试点组成“体医融合示范社区”站点初级网络。2023年到2025年全市各区至少在一半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体医融合”服务。2026年到2030年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所服务中心完成 “体医融合”站点建立。

  会议部署:总结经验,推动落实

  

  为总结厦门“体医融合”建设经验,推动下一步“体医融合”工作,10月22日,厦门市体育局举行2020年“体医融合示范社区”试点建设工作推进会。

  厦门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阮敦梁,副局长杜新飞,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陈文锋、疾控处处长陈长荣,市体育局群体处副处长王玉良,市社会体育发展中心主任施丽玲,以及各区文旅局、卫健局、相关街道、居委会、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

  阮敦梁局长表示,目前厦门市“体医融合”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体育与医疗“成功牵手”。下一步,项目工作团队应再接再厉,把“体医融合”成果惠及更广泛的群众。

  一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今年9月22日,总书记又对人民身体健康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指示,强调要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体医融合”是厦门市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福建2030”行动规划》以及“健康厦门”建设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体育工作者、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增强光荣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为“体医融合”事业贡献力量。

  二要坚守初心,明确目标。党中央把全民健康作为全面小康的重要基础,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体育工作和医疗卫生工作的初心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健康。牢记初心,才能明确目标。厦门“体医融合”发展目标,就是满足厦门市民对健康的需求,这既是出发点,也是努力的方向。通过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推广“运动处方”,推动疾病预防关口前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三要注重实效,稳步推进。“体医融合”各项工作要稳步推进,区域上,从试点社区向所有社区、街道推进,直到覆盖全市。人群上,从慢性病重点人群逐步拓展到亚健康人群,直到实现全人群覆盖;主体机构上,要在目前的“四位一体”模式基础上,吸纳更多社会力量,促成全社会共同参与。

  四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体医融合”是开创性工作,可借鉴的成功案例很少。因此,首先要加强学习、勤于思考,既要学习体育和医疗方面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更要学习先进理念,同时,把学习成果运用到厦门“体医融合”实践中去。其次,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治疗模式、创新协作模式、创新技术运用,为“体医融合”事业交出令老百姓满意的厦门答卷。

  杜新飞副局长对今后“体医融合”工作进行重点部署:

  注重基础,多方协作,加强考核 

  “体医融合”的基础是体育和医学两方面的技术、人才、装备和场地,各方面要做好精细准备,不打无准备之战。一“议”,体育、医疗、街道、高校等多部门共同协作,摆上日程,共同商议;二“管”,成立相关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门部门进行管理;三“建”,编制经费预算,安排相关活动;四“考”,纳入绩效考核,促进项目管理。

  严密组织,科学推进,精准落实  

  方案要科学,根据不同类型的慢性病分别制订干预计划;队伍要科学,充分发挥全科医生、院校科研人员、健身教练、运动营养师、运动处方师等专业人员的作用;技术要科学,充分利用现有的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制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运动干预计划;模式要科学,通过购买服务、全程管理、技术力量主导等模式,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循序渐进,安全保障,注重实效 

  “体医融合”工作要尊重个体差异性,在保障参与者身体承受能力内循序渐进的开展运动指导;要有保险托底,为参与志愿者全程购买人身保险及运动干预场地的公众责任险,确保项目安全顺利实施;努力做到“监测要细、处方要准、科普要频、干预要实、数据要真”。

  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陈文锋表示,2019年厦门市召开了“健康厦门”建设大会,会上明确要求,在加强科学指导上下功夫,建立“体医融合”健康服务模式。经过一年发展,“体医融合”理念渐入人心,体育与医疗相结合,前途无量。接下来应该集合各部门力量,发挥主体优势,对慢病人群提前进行干预,积极推进“体医融合示范社区”试点建设,探索适合各区的“体医融合”发展模式,实现从全民健身到全民健康。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各部门力量,进一步拓展充实厦门市“体医融合”的模式和内容,充分激发体育与医疗的碰撞,让“体医融合”在疾病预防及健康促进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最终提高市民健康水平。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