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北京市体育大会渐入尾声

  11月21日,第十二届北京市体育大会颁奖仪式在朝阳垡头羽毛球馆举行,经市体育总会评定并广泛征求意见,北京市足球运动协会等14个体育社团荣获本届体育大会优秀组织奖,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协会等28个体育社团荣获本届体育大会贡献奖;经媒体推荐和组委会评定,授予新华社、中国体育报、北京日报等11家新闻媒体“第十二届北京市体育大会优秀报道奖”称号;授予新华社记者郑道锦等17位同志“第十二届北京市体育大会好新闻奖”称号,以表彰媒体单位对第十二届北京市体育大会和全民健身工作的及时报道。

  本届体育大会在市体育局、市体育总会的领导下,在相关市级体育社团及新闻媒体的配合下,深入贯彻《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和《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全面落实市政府绩效任务,共有42个协会的75项线上和线下赛事活动落户第十二届北京市体育大会,超7万余名健身爱好者参与其中,搭建起了一个全民健身活动示范和引领的平台,让群众有了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体育大会期间,各承办协会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令人瞩目、卓有成效的全民健身活动,相关媒体全面报道了体育大会各项目比赛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本市全民健身活动广泛、深入开展,激发了社会体育组织活力,为推动本市群众体育和体育社团工作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北京市体育大会是由北京市体育局和北京市体育总会主办,北京各市级体育协会承办的综合性群众体育赛事。本届体育大会借助体育社团资源优势,为全市各区全民健身活动营造了“天天有活动,月月有赛事”的良好氛围。北京市体育大会自2009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十一届,项目设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赛事活动为基础。本届体育大会包括42个大项,较之上届有所增加,各项目的赛事组织品质都有了明显提升,参赛人员水平也是历届之最。各市级体育社团依托体育大会的举办,扩大了会员数量,丰富了活动建设,增强了社会关注度,提高了协会综合实力。

  近年来,随着体育社团实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市级体育社团规范化、市场化、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协会综合实力逐步壮大。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政府的功能日益显著,协会筹办全民健身体育赛事活动的组织水平显著提高。挖掘项目潜力,吸纳市场资本,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日益提升。本届体育大会不断呈现新亮点:一是项目发展多样化,既有篮球、羽毛球、游泳、马拉松等群众基础广泛,大众普及程度高的项目,也有极限、攀岩、卡丁车等适合观赏的小众项目,不断丰富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内涵。二是线上线下办赛相结合。为克服疫情影响,桥牌、电子竞技、数独等项目利用项目优势,将赛事组织与互联网平台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了赛事参与人数。此外,武术、青少年促进会等协会通过组织技能线上展示评比活动,创新了组织模式,为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三是夯实青少年体育基础。少年强则中国强,北京市青少年体育促进会举办的“老北京体育游戏”传承活动,市垒球、定向、冰上轮滑、模型、跆拳道等协会举办中小学生比赛紧紧抓住青少年群体,全面促进中小学生体质提高。四是依托项目服务社区,搭建全民健身的平台。社区风筝交流赛、健身气功比赛、市民测功仪挑战赛等比赛多以社区为单位,直接面向和服务社区居民,接地气、惠民生。

  本次体育大会坚持节俭办赛、贴近民众、服务社区、就近就便的原则,要求每项赛事须邀请本领域具有一定水平的人员参与,帮助指导体育爱好者科学参与各个项目的健身,充分发挥体育社团在本领域内的先进引领作用。同时,市体总加大竞赛服务和宣传报道工作力度,对各承办协会在策划筹备、发动群众、组织执行、宣传报道、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指导各承办单位进一步提高赛事服务水平。并利用首都媒体优势,动员、吸引首都媒体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给予宣传报道,吸引广大市民和健身爱好者积极参与,营造健康、和谐、快乐的氛围,有效提升了体育大会的影响力。

  通过举办北京市体育大会,进一步扩充了全民健身平台,集中检验了体育社团的活动组织能力与水平,充分展示了全市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丰硕成果,吸引了更多的体育爱好者加入到全民健身的浪潮之中。进一步宣传贯彻《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和《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健全以丰富群众身边的体育活动,完善群众体育健身组织,创建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赛事,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加强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指导,弘扬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文化为主体的“六个群众身边”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推进天天都有基层健身团队的健身活动,搭建月月有比赛的竞赛舞台,为体育强国建设和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