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 协同发力!青岛市青少年体育工作迈出新步伐

  近年来,青岛市体育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坚持高点站位、立足长远,推动体育教育思想融合、目标融合、资源融合、措施融合等全面融合,努力营造我市青少年体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环境,相关做法得到国家体育总局和山东省体育局的充分肯定,先后在全国、全省青少年体育会议上做典型经验介绍,并在市委《学深圳 赶深圳情况通报》(第117期)全文刊发。

  完善政策,优化青少年体育发展环境

  坚持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始终把创新制度机制、完善政策支撑作为推动我市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重要抓手。2019年11月,市体育局和教育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较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早了近一年时间,同时也成为国家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此后又相继出台《青岛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扶持办法》《青岛市竞技体育市队联办训练基地实施意见》《关于体育教练员进校园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运动员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系列配套文件,初步建立了深化体教融合发展的“1+X”制度体系。为优化我市青少年体育发展环境建立了长效机制。

  打通壁垒,实现体教资源优势互补

  坚持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加强顶层设计,打通部门间合作壁垒,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最大限度聚合教学、训练、竞赛、场地、人才等优质资源要素,全面释放动力活力。建立青岛市体教融合联席会议制度。不断深化体校改革和运动员文化教育。将体校建设纳入教育发展整体规划,为市体校增设了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资质,形成了体教各负其责、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新型办学模式。支持学校体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全市各级各类体育特色学校已达658所。重点打造校园足球特色品牌。不断增强青少年体育师资力量。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

  创新发展,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坚持开放协同、利他共生的生态思维,不断深化融合理念,创新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因地制宜拓宽融合渠道,突出创新性、实践性、教育性,推动形成开放互动发展的新格局。探索教体部门共同办赛的新模式,整合学校运动会、区市体育联赛、全市青少年锦标赛等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创新形式组织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建立分学段、跨区域的三级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联合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体育教育部门,举办了胶东经济圈五城市“云上运动,快乐暑假”主题夏令营,开创了“互联网+”青少年体育活动新模式。创新青少年体质健康指导。支持省内首家青少年脊柱健康中心落地青岛,并组织了8期“青少年脊柱健康”抖音直播活动,累计观看人数达百万,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组织了“爱心助学,体育圆梦”公益活动,共发动全市116家爱心俱乐部及青少年培训机构承担相关培训工作,共有316名贫困学生得到了专业化训练指导。

  拓宽渠道,加强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

  坚持社会力量办体育,努力挖潜体育社会效益,盘活体育市场资源,努力寻找体育“合伙人”,实现竞技体育国家办与社会办的创新融合,推动我市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开展市队区(俱乐部)办、市区(俱乐部)合办、市队二线区(俱乐部)办等新型训练模式,丰富办队模式畅通选材渠道。面向全市认定扶持141家“青岛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进一步促进青少年体质提升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同步发展。由市体育局、教育局共同组队参加省中小学生体育联赛。打造青少年人才培养输送快车道,我市在国家队、省队集训运动员数量和质量均居山东省首位。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