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硬核出真招,浙江体育改革阔步前行

  改革不停顿,创新不止步。浙江的发展之路是一条敢为人先、锐意进取,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前进的改革创新之路。“十三五”期间,浙江体育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统领,深化体育领域“放管服”,以社会力量办体育全国改革试点为重点,深化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在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探索“浙江道路”,打造“浙江样板”。
  打破体育发展壁垒
  社会力量办体育乘风破浪
  两年前,谁都不会想到,位于滨江商务区的温州市中心片区污水处理厂“头顶上”会“长”出一座绿意盎然的体育休闲公园,公园内会诞生一座冰雪皑皑的运动中心。这座投资总额达1.2亿元的雪上运动中心由浙江冰雪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兴建。
  这只是温州社会力量办体育的一个缩影。温州首个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的“体育+儿童业态”威斯顿·智体小镇,涵盖70余项体育业态,最大程度发挥了集聚效应;累计总投资35亿元的百丈时尚体育小镇,引来辽宁省皮划艇队和曲棍球队、国家青年赛艇队等入驻训练,举办了众多全国大赛,旅游人次和旅游产值均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2017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浙江省政府联合在温州开展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试点。经过两年多实践探索,我省在探索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体育发展新路子方面初步积累了有益经验,通过管办分离、打破体制壁垒和创新供给模式等手段,形成了政府和体育部门大胆放手,社会组织大显身手,市场积极参与的局面,彻底释放社会活力。
  试点以来,温州全力推进体育产业项目“社会建”,引导支持社会资本参与体育特色小镇、运动休闲基地、运动休闲综合体、体育场馆等体育设施建设和运营,不仅使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1.71平方米提升到2.28平方米,还让温州市体育产业项目建设驶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向着时尚化、特色化、专业化的趋势发展。
  通过三年试点,温州社会资本累计投入体育设施建设超过50亿元、投入体育人才培养超过1亿元、投入体育赛事活动超过2亿元,培育了一批市场主体,落地了一批样板项目,建立健全体育融合发展机制,形成了社会力量办体育的“温州经验”。
  “码”上迈出关键一步
  数字体育实现一站式服务
  “我想预约一片场地跟几位朋友打球。”“我想学一段广场舞,以便跟上姐妹们的进度。”“我这周又进行了一次志愿服务,记录一下。”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能满足需求的日子离大家的生活不远了。
  浙江是互联网高地,依托于“互联网+”模式极大便捷了老百姓的生活。浙江省体育局启动建设省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开发全民健身地图,引导推动智慧场馆设施建设和数据共享。今后,老百姓只要动动手指,点点手机,就能解决“去哪儿健身”“参与活动难”“加入组织难”“如何健身”等问题。
  今年,浙江省体育局印发《关于深化体育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系统建设的通知》,在围绕现代化体育强省建设目标,打造2.0版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公共体育“一站式”服务,让数字体育走进千家万户。
  “浙里办”APP上有一个体育公共服务专区,2.0版全民健身地图、2.0版科学健身指导、2.0版社会体育组织和2.0版体质测定站点都已经搭建完成,正在进行最后的测试。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对183975个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数据分析进行梳理,并将数据仓中156569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信息迁移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系统,启动重新认证和激活的功能开发。截至目前,全省119家公共体育场馆完成接入,超额完成2%。百姓健身房从预期的目标333家到现在完成的364家接入,超额完成9%。
  据悉,目前全省共有84000多条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含对外开放学校体育场地)数据入库,场地覆盖全省各地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浙江省全民健身地图基本成型。前期,黄龙体育中心、湖州市和衢州市本级、长兴县、江山市等,作为“最多跑一次”体育公共服务领域延伸扩面试点单位,先行先试。
  未来,浙江体育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聚焦“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改革,从来都不会一蹴而就,体育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改革始终在路上。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