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西省体育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

1月12日,2021年全省体育工作会议在省体育宾馆召开。省体育局领导班子成员,省纪委省监委驻省文化和旅游厅纪检监察组组长雷朝晖,各设区市体育局(教育体育局)局长和办公室主任,省直管试点县(市)教育体育局局长,省体育局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省体总秘书处以及部分省级体育单项协会的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了2021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精神,向我省荣获2020年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的赖正文、周俐君颁发了荣誉证书,回顾和总结了“十三五”时期和2020年全省体育工作,并就“十四五”时期和2021年全省体育工作任务进行研究和部署。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晏驹腾以《努力推动江西体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为题作工作报告。

晏驹腾指出,“十三五”时期,全省体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各具特色的发展思路,各项工作取得全面进步。

一是群众体育取得新发展。积极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将全民健身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服务质量,打造精品赛事,完善服务体系,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统筹中央和省级资金11.54亿元,支持建设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3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20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22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367个,社会足球场地953块,以及一批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体育场地设施。省本级、各设区市和86%的县(市、区)建成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达87%,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达9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8平方米,全省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率达93%。省本级、各设区市和68%的县(市、区)成立体育总会。现有省级体育社会组织80个,新成立24个。建立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2200余个,体育健身服务平台115个,全民健身站点1.6万余个,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32个。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我要上省运”群众选拔赛、“体育·惠民100”、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展示交流大赛等群众性体育品牌赛事活动。年均举办县级以上赛事活动1700余场,参与人数近千万人次。大力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总人数达到7.5万余人。基本形成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形成了以体育总会为枢纽、体育协会为纽带、健身站点为载体、健身队伍和健身骨干为支撑的全民健身组织体系。

二是竞技体育实现新突破。深入研究“小、巧、水”战略下的战术支撑体系,落实“北冰南展东扩西进”冰雪运动发展战略,确立重点项目,探索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各种联合培养模式,加强科技助力,完善青训体系,丰富赛事活动,推动跨界跨项选材,深化足球改革,做好反兴奋剂工作。创建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7个,省级后备人才基地37个,国家示范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5个。印发江西足球改革实施方案,出台足球场地设施建设和校园足球实施意见。坚持“脱钩”不“脱离”,以党的建设带动省足球协会自身建设,建立了省、市、县三级足球协会体系。年均举办校园足球比赛8万余场,全省校园足球人口超过180万人。以全省足球联赛和足协杯赛为引领,初步形成了全省社会足球竞赛体系。建立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组建省级U系列足球队8支。“十三五”时期,江西获得奥运会金牌1枚、亚运会金牌2枚;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上获得9枚金牌的历史好成绩;在第二届青运会上获得44枚金牌,创造了江西参加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的历史最好成绩;在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上实现参赛和金牌“零”的突破。

三是体育产业形成新亮点。将体育产业作为建设健康江西、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以“主导、指导、引导”为办法,走开门办体育、促进融合发展的路子,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实施体育“一县一品”,推动体育产业主体不断壮大,结构优化升级,基础更加扎实,总量显著增加,规模实力稳步提升。以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体育产业指导意见和政策文件4份,出台体育项目发展规划6个、体育地方标准5个。南昌市、新余市入选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婺源县、庐山西海等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大余丫山、庐山西海、婺源珍珠山建设国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玉山台球、南康乒乓球、瑞昌羽毛球、定南足球、中昌网球等一批体育产业项目落地发展。连续举办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江西网球公开赛、全国农耕健身大赛、玉山中式台球世锦赛、玉山斯诺克世界公开赛、南昌国际马拉松赛等品牌赛事。体育彩票累计销售280亿元,比“十二五”增加51亿元,增长22%,实现“V”字型反弹,全国排名从第21位升至第13位,市场占有率达到67%。创建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4个,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个,省级体育产业基地27个,初步形成了以体育服务业为主导,以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为支撑,体育教育、体育培训、体育表演等快速发展的产业结构。

四是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召开省体育局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各级党组织按期换届,9个党委(总支)调整为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办好青年政治理论学习小组,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推动党组织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2017年,省体育局首次获评为全国文明单位,2020年顺利通过复评。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出台和修订规章制度34个,做好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工程项目、财务、审计、津补贴发放、食堂管理等工作,防范和化解廉政风险。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库,完善月、周调度机制。重视体育文化、体育宣传和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同主流媒体沟通协调,用好新媒体平台,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中国女排精神,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完成体育科研课题135个。深化体育领域简政放权,推动“放管服”改革,编制统一行政权力清单和权力运行图,规范行政权力23项。省体育局和直属各单位开展实地调研和走访慰问70余次,捐赠物资30余万元。投入资金500万元,支持建设进村公路、体育文化健身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自2013年起累计投入资金150万元,对口帮扶宜春市袁州区加强基层综治建设。体育人才、体育教育、综治、后勤、史志、老干部、工青妇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绩。

晏驹腾强调,“十四五”是我国实现体育强国宏伟目标的第一个五年,我们要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和深化“十三五”时期江西体育的经验做法,推动“十四五”时期江西体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是坚持党对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体育治理各领域、各环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和体育方针,牢牢把握体育改革发展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强国之路,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发展群众体育。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动健康江西建设。城市社区全面建成15分钟健身圈,行政村体育设施覆盖率达100%,新建一批举步可就的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中小型体育场地,构建更高水平的、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4平方米。做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年均监测3万人次,合格率达到92.5%。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和全民健身志愿者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激励和保障机制,每千人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2人。

三是坚持苦练、巧练、科学训练,提高竞技体育竞争力。立足江西省情,坚持“小、巧、水”战略,利长远、扬优势、补短板、强体能,深入研究竞技体育项目发展规律、人才培养规律、资源配置规律。省级单项后备人才基地达到40个,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达到80个,省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达到200所。以足球改革为试点,推动“三大球”发展。同社会力量合作办“三大球”省队。坚决推进反兴奋剂斗争,努力拿道德的金牌、风格的金牌、干净的金牌。

四是坚持以“三驾马车”为动力,推动体育产业健康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政策,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尤其是体育服务业。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多样化体育需求,创新体育产品供给机制,探索全民健身项目展示、展演与延伸消费相融合,提升体育产品供给质量,引领体育消费新需求。持续打造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江西网球公开赛、玉山中式台球世锦赛、玉山斯诺克世界公开赛、全国农耕健身大赛、南昌国际马拉松赛、景德镇国际陶瓷工艺健身大赛等品牌赛事。做大一批积极活跃、管理规范的体育社会组织,创建一批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省级体育产业基地达到40个。体育彩票工作基础更加扎实,涌现更多亿元县,体育彩票年销量稳定在55亿元以上。体育产业规模较“十三五”末期翻一番,达到2300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2%,体育服务业占比达到60%,体育产业从业人数达到30万人,基本建立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体育产业体系。

五是坚持以中华体育精神为旗帜,推动体育宣传和体育文化深入人心。大力弘扬以女排精神为代表的中华体育精神,传播奥林匹克文化,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江西体育故事,提高江西体育文化软实力。繁荣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加强同高校等社会力量合作,加强体育智库建设。深入挖掘红色体育史、苏区体育史。挖掘江西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江西体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支持传统体育项目走出去。建设一批红色体育、苏区体育、民俗体育博物馆、展览馆。推动运动项目文化建设,大力宣传江西体育人物。打造体育文化精品工程和体育文化品牌活动,鼓励各类体育文化作品创作,发展体育传媒、体育文艺等新产业、新业态。统筹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创新推广方式,拓展传播渠道,开辟体育宣传新阵地,进一步发挥体育对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等各方面工作的推动作用。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化对外和对港澳台体育交流与合作。

六是坚持“严”的主基调,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层层压实党建主体责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决反对选人用人的不正之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整治作风顽疾。坚决遏制诬告乱告歪风邪气,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雷朝晖在会上以案为鉴、就加强体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作了讲话,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压实主体责任;二是加强日常监督管理,规范权力运行;三是紧盯作风建设,激励担当作为。

会议要求,全省体育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化体育改革,增强“三驾马车”力量,推动体育与旅游、教育、卫生、文化、农业、科技、养老和城市建设等方面深度融合,推动体育“一县一品”从“盆景”连成“风景”,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各具特色,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全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逐步建设体育强省奠定坚实基础。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更强的信心、更高的站位、更新的思路、更实的举措,努力开创“十四五”时期江西体育事业新局面,努力推动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推动江西体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以优异的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文/图 甘勤)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