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秘书处关于印发2015年全国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竞赛规程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教科文卫体工会、体育总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工会,体育总局直属机关工会:

        为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关于举办2015年全国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通知》(体群字〔2015〕39号)要求,切实做好竞赛活动的组织工作,确保竞赛活动顺利进行,现将《2015年全国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竞赛规程》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   中华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秘书处

2015年7月17日

 

 

 

 

 

 

 

附件:

2015年全国体育行业

职业技能大赛竞赛规程

 

一、主、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国家体育总局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

承办单位: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

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协办单位:中国体育场馆协会

二、竞赛日期和地点

预赛阶段比赛:2015年7月—10月,各参赛单位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开展预赛阶段比赛及培训选拔工作。

决赛阶段比赛:2015年11月17日-20日,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日程安排附后)。

三、竞赛项目

大赛设“大众健身指导”和“体育场馆管理”两个竞赛项目,不分男女组别。

四、参加方式

以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体育总局直属机关工会为单位组队参加决赛阶段比赛。同一选手只能代表一支队参赛。

大众健身指导:各参赛代表队由领队1人、教练员1人、工作人员1人和参赛选手6—8人组成,其中至少包含1名女选手。团体赛要求各代表队选派6名参赛选手参加,其中“团队体能竞赛”和“健身才艺展示”至少包括1名女选手。

体育场馆管理:各参赛代表队由领队1人、教练员1人、工作人员1人和参赛选手4-6人组成。其中,团体赛要求各参赛代表队选派3名选手参加。

五、参赛资格

政治合格、爱岗敬业的一线岗位从业人员。

(一)大众健身指导

1.健身场所中从事科学健身指导、运动处方设计等工作;

2.与所在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聘用合同);

3.累计从事相关工作5年以上(持“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人员须累计从事相关工作2年以上)。

(二)体育场馆管理

1.在体育馆、游泳馆、体育场及其他各类体育活动场所,从事场地布置、器材安装、设备调试等相关服务与保障工作;

2.与所在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聘用合同);

3.须累计从事相关工作5年以上。

六、竞赛内容及办法

(一)竞赛内容

1.大众健身指导

个人赛分为理论考试,体能竞赛,体重、体脂估测,运动处方设计以及小团体课程演示。

团体赛分为理论竞赛、团体体能竞赛以及健身才艺展示。

2.体育场馆管理

个人赛分为理论考试,综合能力,投掷场地测画、贴线与布置,半场篮球场地的测画、贴线与布置,乒乓球台的布置。

团体赛分为理论考试和羽毛球场地布置、器材安装。

(二)执行“大众健身指导”和“体育场馆管理”竞赛规则(规则依据“健身教练”和“体育场地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实施细则制定,具体内容附后)。

(三)决赛阶段比赛分为复赛和总决赛。复赛个人总分前24名的参赛选手进入个人总决赛,团体赛直接进行总决赛。

(五)个人总决赛和团体赛出场顺序由抽签决定。

(六)参赛选手检录时,须向裁判员出示参赛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如现役军人须出示军人证件),否则不得参赛。

七、计分方法

(一)大众健身指导

1.各单项按照成绩进行排名,获得相应积分。

2. 个人复赛计分为复赛各项积分的总和,其中“理论考试”占比75%,“体能竞赛”占比25%,积分高者名次列前。若积分相同,以“理论竞赛”积分高者列前。

3.个人总决赛计分为总决赛各项排名所获积分之和(运动处方设计、小团体课程演示和体重体脂估测的积分比重为5:3:2),积分高者名次列前。若总决赛积分相同,以“运动处方设计”积分高者列前;若“运动处方设计”积分数也相同,则按照“小团体课程演示”积分高者列前。

4.团体赛计分为各代表队全部参赛选手理论考试平均分排名所获积分与团体赛各项排名所获积分的总和(复赛理论成绩、理论竞赛、团体体能竞赛和健身才艺展示的积分比重为4:3:2:1),积分高者名次列前。若积分数相同,以理论考试平均分的积分高者列前;若理论考试平均分的积分也相同,则以理论竞赛积分高者列前。

(二)体育场馆管理

1.个人复赛和个人总决赛按实际分数进行排名,团体赛按照实际成绩进行排名,获得相应积分。

2.个人复赛总分为300分,其中每个单项为100分。若总分相同,以投掷场地测画、贴线与布置分数高者列前;若投掷场地测画、贴线与布置分数相同,以综合能力分数高者列前。

3.个人总决赛总分为300分,其中每个单项为100分。若总分相同,以半场篮球场地测画、贴线与布置分数高者列前;若半场篮球场地测画、贴线与布置分数相同,以乒乓球台的布置分数高者列前。

4.团体赛计分为羽毛球场地布置、器材安装所获分数与完成时间分别积分,两者积分与各代表队全部参赛选手理论成绩平均分排名所获积分相加为团体赛总积分(三者的积分比重为2:1:1)。若积分数相同,以羽毛球场地布置、器材安装所获分数的积分高者列前;若羽毛球场地布置、器材安装所获分数的积分数相同,以理论考试平均分的积分高者列前。

八、录取名次与奖励

(一)个人奖项

1.决赛阶段比赛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以及优胜奖若干名,由主办单位颁发证书。

2.根据有关规定,向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及三等奖的人员颁发物质奖励。

3.决赛阶段比赛获得第一名并符合相关规定的参赛选手,由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向中华全国总工会申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4.持“健身教练”或“体育场地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参赛人员按总决赛比赛个人总成绩进行排序,获得前3名的参赛人员,由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报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获得前15名的参赛人员,晋升相应级别的职业资格。

(二)团体奖项

决赛阶段比赛设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8个以及优胜奖若干个,由主办单位颁发证书。

(三)其他奖项

1.对部分竞赛单元设立优胜奖若干,由主办单位颁发证书。

2.设优秀组织奖,对在竞赛组织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单位给予奖励,并优先考虑设立工会的体育局,由主办单位颁发证书。

3.设特别贡献奖,对支持大赛筹办工作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由主办单位颁发证书。

九、裁判和仲裁

(一)仲裁委员和总裁判长、副总裁判长、主要裁判员由国家体育总局选派。竞赛辅助人员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培训和选拔。

(二)裁判员应严格执行大赛规则,按照大赛评分标准和细则进行评分,做到公平、公正、真实、准确。

(三)代表队可申请仲裁的事项包括不符合大赛规则规定的设备、检测、评判以及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申请仲裁方式均须通过所在代表队领队,按照规定的时限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由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

(四)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为最终裁决,参赛选手不得因申诉或对处理意见不服而停止竞赛,否则按弃权处理。

十、其他

(一)比赛器材与装备

决赛阶段比赛所需器材及装备由大赛组委会提供。如因器材或装备故障导致比赛中断,由总裁判长视情况处理。

(二)队旗

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向各队发放队旗,比赛结束时归还。

(三)保险

1.参赛选手每人交纳的25元保险费,由大赛组委会统一为每人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2.大赛组委会为本次赛事投保公众责任保险。

(四)各参赛代表队需在2015年11月17日14:00前报到。各参赛队交通、住宿自理。报名等其他相关事项另行通知。

十一、本规程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

 

 

 

 

 

 

 

 

 

 

 

 

日 程 安 排

 

11月17日(9:00-14:00)

各参赛队报到

11月17日(16:00-21:30)

1.适应场地

2.大众健身指导——理论考试19:30-21:30

3.体育场馆管理——理论考试19:30-21:00

4.组委会会议和技术会议

11月18日(9:00-12:00)

1.开幕式

2.大众健身指导——个人体能竞赛(复赛)

3.体育场馆管理——投掷场地测画、贴线与布置(复赛)

11月18日(13:30-18:30)

1.大众健身指导——个人体能竞赛(复赛)

2.体育场馆管理——投掷场地测画、贴线与布置(复赛)

3.体育场馆管理——综合能力(复赛)

11月19日(9:00-12:00)

1.大众健身指导——运动处方设计(总决赛)

2.大众健身指导——体重、体脂估测(总决赛)

3.体育场馆管理——篮球场地测画、贴线与布置(总决赛)

4.体育场馆管理——乒乓球台的布置(总决赛)

11月19日(13:30-21:30)

1.大众健身指导——小团体课程演示(总决赛)

2.大众健身指导——理论竞赛(团体赛)

3.大众健身指导——健身才艺展示(团体赛)

4.体育场馆管理——综合能力(总决赛)

11月20日(9:00-12:00)

1.大众健身指导——团体体能(团体赛)

2.体育场馆管理——羽毛球场地布置与器材安装(团体赛)

11月20日(14:00-16:00)

闭幕式

11月21日(全天)

离会

 

 

 

 

 

 

 

 

 

2015年全国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竞赛规则

 

大众健身指导

一、个人复赛

分为理论考试和体能竞赛。

(一)理论考试

1.比赛形式:闭卷笔试,共计120道客观题。判断题20道,单选题50道,多选题50道。

2.比赛内容: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营养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以及体适能理论等。

3.比赛时间:120分钟。

4.比赛要求:根据题目内容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二)体能竞赛

参赛选手须按规定路线及顺序连续完成下列四项竞赛内容,以总时长进行排名,获得相应积分。

1.沙袋抛掷过横杆

设置:起始端设置标志线(距离第一个横杆的垂直距离为2米)。全程设置5处横杆,每2处横杆之间距离为2米。男子横杆高度170厘米,女子150厘米。男子沙袋重35公斤,女子20公斤。

要求:参赛选手由起始端至折返端依次将沙袋举起并抛掷过每一处横杆,再依次抛掷返回。

犯规:

(1)不允许一次性抛掷过多个横杆,否则须将沙袋复位,返回起点重新开始本项比赛;

(2)参赛选手抛掷沙袋过程中,若将横杆碰落地面,须自行将横杆与沙袋复位,直至成功掷过该横杆方可继续。

2.健身球带球爬行

设置:起始端设置标志线,放置健身球,男子距离完成端15米,女子距离10米。

要求:参赛选手双臂支撑于地面,出发前身体与健身球须在起始端标志线后,下肢在健身球上带球爬行,以触碰完成端标志物视为完成该项比赛。

犯规:

(1)球不允许离地,且双手不能同时离地,否则须返回起点重新开始本项比赛;

(2)比赛过程中除双手以外的任何部位接触地面视为犯规,须返回起点重新开始本项比赛。

3.BOSU球S型跨越

设置:在S型线路的转弯处摆放BOSU球,在每个BOSU球旁的标志台放置1个标志筒。共10个BOSU球,平均分为左右两列,每列相邻两球球心之间距离为1.6米,行进路线上相邻两球球心之间距离为1米。起始端设置标志线(距离第一个BOSU球球心的垂直距离为2米),折返端设置标志杆(距离最后一个BOSU球球心的垂直距离为2米)。

要求:参赛选手经起始端标志线,沿S型线路跨越每个BOSU球,拾起每个标志筒后,绕过折返端标志杆,然后沿原线路返回起始端,并将标志筒放回标志台上,每个标志台上放置1个标志筒。

犯规:

(1)参赛选手在比赛过程中身体任何部位接触地面或手触BOSU球均属犯规(折返过程除外),须复位所有器材并返回起始(折返)端重新开始;

(2)参赛选手未按照规定路线或标志筒摆放要求进行比赛的,须复位所有器材并返回起始(折返)端重新开始。

4.标志筒Z型跑

设置:场地内设置6条平行线,每条平行线长5米,相邻两条平行线的间距为2米。在每条平行线的两端设置标志台,并分别放置1个标志筒,共12个标志台、12个标志筒。起始端设置标志线(距离第1个标志台中心的垂直距离为2米),折返端设置标志杆(距离第12个标志台中心的垂直距离为2米)。

要求:参赛选手从起始端标志线起跑,按照Z型线路行进并拾起每个标志筒,然后绕过折返端标志杆沿原线路返回,并将标志筒放回每个标志台上,最后越过完成端标志线完成本项比赛。

犯规:

参赛选手未按照规定路线或标志筒摆放要求进行比赛的,须复位所有器材并返回起始(折返)端重新开始。

二、个人总决赛

分为体重、体脂估测,运动处方设计和小团体课程演示。

(一)体重、体脂估测

1.比赛形式:观察、估测。

2.比赛内容:参赛选手对赛会指定模特进行观察,并估测体重与体脂百分比数值。

3.比赛时间(答题时间):情况介绍30秒,答题时间30秒。

4.比赛要求:

(1)在规定时间内,将估测结果写于答题板上,由现场工作人员统一收回统计;

(2)对模特体重、体脂百分比的估测数值要求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二)运动处方设计

1.比赛形式:现场论述。

2.比赛内容:参赛选手根据体适能理论和训练原则,为不同健身目标、健康状况、体能水平的被指导对象设计运动处方。

3.比赛时间:10分钟(准备5分钟、讲解5分钟)

4.比赛要求:

(1)参赛选手提前抽取题签进行准备;

(2)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讲解如何了解、评估被指导对象的健康状况以及体能状况;

(3)根据被指导对象的具体情况设计运动处方的内容并简要介绍思路和依据。

5.评分要点:

 

比赛内容

评分要点

体适能测评:40%

了解健康状况、了解生活方式、体适能测试

运动处方设计:50%

设计原则

渐进性、特殊性、超负荷、恢复性

内容

频率、时间、强度、类型

综合素质:10%

形象、表达

 

(三)小团体课程演示

1.比赛形式:模拟教学。

2.比赛内容:参赛选手提前准备教学内容,并在现场进行演示。教学所需小器械(哑铃、壶玲、弹力绳、健身球、瑜伽垫、绳梯、标志筒、踏板、实心球等)由赛会提供。

3.比赛时间:6分钟

4.比赛要求:

(1)设计3-5人规模的循环训练课程;

(2)遵循安全性、有效性、趣味性等训练原则;

(3)教学包括热身、课程主体内容和放松三部分,课程方向不限。

5.评分要点:

从课程设计编排的安全性、有效性、趣味性以及授课能力、方法(组织、沟通、互动、感染力)等方面进行评分。

三、团体赛

分为理论竞赛、团体体能竞赛和健身才艺展示。

(一)理论竞赛

1.比赛形式:知识竞答。

2.比赛内容: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两个环节,要求各代表队选派3名参赛选手参加。

3.必答题环节:

共计15题。各代表队根据大屏幕播放题目的内容,在相应答题板上作答。全部答题结束后,由工作人员统一收回答题板。

比赛时间:每题作答时间20秒。

4.比赛要求:

(1)每题分值均为10分,答对加10分,答错不扣分;

(2)每题作答结束后,须将相应答题板放在指定位置不得修改;

(3)答题全部结束后,公布正确答案。

5.抢答题环节:

共计15题,现场宣读题目内容,各代表队操作抢答器进行抢答。

6.比赛时间:每题作答时间20秒。

7.比赛要求:

(1)每题分值均为10 分。答对加10分,答错扣10分;

(2)开始宣读题目内容后,即可开始抢答;

(3)若抢答时题目内容未读完,则选手必须根据已给内容进行回答,现场不给予任何提示;

(4)宣读题目内容后10秒钟内无人作答,则此题作废;

(5)每题答题结束后,公布正确答案。

(二)团队体能竞赛

各参赛队按照要求依次完成三项竞赛内容,以各项目时间相加的总时长进行排名,获得相应积分。

1.背负运人

设置:起始端设置起点标志线,折返端端设置终点标志线,距离25米。

要求:参赛选手依次将本队其他选手从起始端背负至折返端(选手一背负选手二至折返端,选手二返回起始端背负选手三至折返端,以此类推)。最后一名选手被背负到折返端后,须返回起始端,视为完成本项比赛。

犯规:比赛中途被背负选手有一脚或两脚落地或两人摔倒,视为犯规,本次运送须返回起始端重新开始。背负与被背负选手在交接时,双脚未在指定区域内视为犯规,本次运送须返回起始端重新开始。

2.叠加俯身支撑行走

设置:起始端设置起点标志线,折返端设置折返标志线,距离15米。

要求:6名参赛选手分为两小组,每组三人,分别位于起始端和折返端,进行接力比赛。每组前两名选手双臂支撑于地面,末位选手双手双脚着地。前一位选手将双脚放置于后一位选手的身体之上。3人保持一体且队列呈一直线前进。

听到出发口令后,一组开始叠加,携带接力标志行进至折返端并触及标志物,交接接力标志后,二组开始叠加并返回起始端。以每小组第一人触及端点标志物视为可以交接或完成该项比赛。

犯规:

(1)支撑行走过程中及触碰标志物前,前两名选手除双手外身体其它任何部位着地,末位选手除手脚外身体其它部位着地,均视为犯规,须返回本段起点重新开始比赛;

(2)行进至折返端时,未触及端点标志物即开始交接接力标志的,须返回起始端重新出发。

3.健身球上跪姿接力传健身球

设置:设置6个点,每点放置1个健身球,行进路线上的两球距离5米。

要求:6名选手分别跪在健身球上,按“几”字路线传球。

犯规:比赛完成前有选手从健身球上掉落(身体任何部位触地)或传球失误,须重新开始本项比赛。

(三)健身才艺展示

1.比赛形式:现场表演。

2.比赛内容:各代表队以团队形式进行健身才艺展示。

3.比赛时间:2分钟。

4.比赛要求:

(1)通过赛前抽签决定出场顺序,各代表队按照顺序候场,依次上台展示;

(2)至少6名选手参加,其中至少包括1名女选手;

(3)内容积极、活泼、向上,且须与体育健身相关,形式不限。

5.评分要点:

(1)由裁判组根据各队所展示节目的节目主题、表现力、形象、内容和效果等方面表现进行打分;

(2)主题与健身无关的展示内容,起评分减半。

 

 

 

 

 

 

 

 

体育场馆管理

 

一、个人复赛

个人复赛共分三个小项:理论知识、综合能力和投掷场地测画、贴线与布置。

(一)理论知识

1.比赛形式:闭卷笔试(题目全部为客观题)。

2.比赛内容: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及其他各类体育活动场所的公共设施设备、专业器材、风险防范与场地布置的相关知识。

包括但不限于《体育场地工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理论篇和技能篇。

3.比赛时间:90分钟

4.比赛要求:参赛选手根据题目内容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二)综合能力

1.比赛形式:参赛选手观看视频并在题板上回答问题。

2.比赛内容:场地与器材布置、设备操作与维护、场馆安全与服务等操作技能知识。

3.比赛时间:45分钟

4.比赛要求:参赛选手根据视频内容进行答题,每段视频播放完毕后(只播放一遍),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答题,全部视频播放完毕后,由工作人员统一收回题板。

(三)投掷场地测画、贴线与布置

1.比赛形式:场地的实际操作。

2.比赛内容:参赛选手在指定区域按规则测画出投掷场地(铅球、铁饼和链球其中之一),标注投掷圈、落地区边线、距离标识线和犯规线(犯规线和落地区边线必须贴线),并在落地区一侧放置远度标识桶。场地要求参照国际田径联合会认可的标准投掷场地规格参数。

3.比赛时间:12分钟

4.比赛要求:

(1)参赛选手检录后到达比赛区域指定位置;

(2)裁判员宣布比赛计时开始后,方可进行操作;参赛选手完成比赛后,举手报告场内计时裁判“完成比赛”,计时裁判予以停表;裁判员宣布比赛时间到,所有参赛选手停止操作;

(3)竞赛所需工具、胶带等用品由赛会统一配备,参赛选手不得携带其他工具和物品进入比赛场地;

(4)每片场地配备一名志愿者,志愿者根据参赛选手的指令配合其完成比赛。

5.评分规则

 

评定内容

评分要点

场地数值的准确性(50%)

场地各条规定线段数值的准确性,投掷圈半径、落地区边线、远度标识点、犯规线等关键数值与规定值之间的误差越小,此部分分值越高

贴线的平整光滑度(20%)

贴线完整

贴线平滑度和平直度

场地的整洁度

完成时间(30%)

在比赛设定的用时区间内,用时越短此部分分数越高

 
二、个人总决赛

个人总决赛共分三个小项:综合能力,半场篮球场地的测画、贴线与布置和乒乓球台的布置。

(一)综合能力

1.比赛形式:参赛选手观看视频并在题板上回答问题。

2.比赛内容:涵盖体育场馆场地、器材及安全等复杂情况、应急能力、疑难问题等知识。

3.比赛时间:45分钟

4.比赛要求:参赛选手根据视频内容进行答题,每段视频播放完毕后(只播放一遍),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答题,全部视频播放完毕后,由工作人员统一收回题板。

(二)半场篮球场地的测画、贴线与布置

1.比赛形式:场地的实际操作。

2.比赛内容:参赛选手在给定的端线上用胶带贴出篮球场的罚球区和罚球弧。场地要求参照国际篮球联合会认可的标准篮球场规格参数。

3.比赛时间:8分钟

4.比赛要求:

(1)参赛选手检录后到达比赛区域指定位置;

(2)裁判员宣布比赛计时开始后,方可进行操作;参赛选手完成比赛后,举手报告场内计时裁判“完成比赛”,计时裁判予以停表;裁判员宣布比赛时间到,所有参赛选手停止操作;

(3)竞赛所需工具、胶带等用品由赛会统一配备,参赛选手不得携带其他工具和物品进入比赛场地;

(4)每片场地配备一名志愿者,志愿者根据参赛选手的指令配合其完成比赛。

5.评分规则

 

评定内容

评分要点

场地数值的准确性(50%)

场地各条规定线段数值的准确性,罚球区对角线、罚球区长度、罚球区宽度及罚球弧半径等关键数值与规定值之间的误差越小,此部分分值越高

贴线的平整光滑度(20%)

贴线完整

贴线平滑度和平直度

场地的整洁度

完成时间(30%)

在比赛设定的用时区间内,用时越短此部分分数越高

 

(三)乒乓球台的布置

1.比赛形式:器材的实际操作。

2.比赛内容:参赛选手在指定区域内结合场地标志点布置乒乓球台。器材要求参照国际乒乓球联合会认可的乒乓球台规格参数。

3.比赛时间:5分钟

4.比赛要求:

(1)参赛选手检录后到达比赛区域指定位置;

(2)裁判员宣布比赛计时开始后,方可进行操作;参赛选手完成比赛后,举手报告场内计时裁判“完成比赛”,计时裁判予以停表;裁判员宣布比赛时间到,所有参赛选手停止操作;

(3)竞赛所需工具、胶带等用品由赛会统一配备,参赛选手不得携带其他工具和物品进入比赛场地;

(4)每片场地配备一名志愿者,志愿者根据参赛选手的指令配合其完成比赛。

5.评分规则

 

评定内容

评分要点

球网布置数值的准确性(50%)

球网安装各参数数值的准确性,球网上端距球台的高度等关键数值与规定值之间的误差越小,此部分分值越高

球台布置数值的准确性(20%)

球台位置的准确性;球台的水平程度、球台距球场地面的高度等关键数值与规定值之间的误差越小,此部分分值越高

完成时间(30%)

在比赛设定的用时区间内,用时越短此部分分数越高

 

三、团体赛

团体赛包括理论成绩和羽毛球场地布置与器材安装两项。

(一)理论知识

比赛形式:参赛队所有选手的理论考试加总平均分。

(二)羽毛球场地布置与器材安装

1.比赛形式:场地和器材的实际操作。

2.比赛内容:各代表队选派3人组成团队完成羽毛球场地测画、贴线,并安装羽毛球网、网柱。场地、器材要求参照国际羽毛球联合会认可的羽毛球场地、器材规格参数。

3.比赛时间:30分钟

4.比赛要求:

(1)参赛选手检录后到达比赛区域指定位置;

(2)裁判员宣布比赛计时开始后,方可进行操作;参赛选手完成比赛后,举手报告场内计时裁判“完成比赛”,计时裁判予以停表;裁判员宣布比赛时间到,所有参赛选手停止操作;

(3)竞赛所需工具、胶带等用品由赛会统一配备,参赛选手不得携带其他工具和物品进入比赛场地;

(4)每片场地配备一名志愿者,志愿者根据参赛选手的指令配合其完成比赛。

5.评分规则

 

评定内容

评分要点

场地测画、贴线

场地数值的准确性(70%)

场地各条规定线段数值的准确性,对角线、中线、前发球线、后发球线等关键数值与规定值之间的误差越小,此部分分值越高

 

贴线的平整光滑度(30%)

贴线完整

贴线平滑度和平直度

场地的整洁度

 

球网、网柱安装

球网布置数值的准确性(50%)

球网安装各参数数值的准确性,球网上端(球场中间处、双打边线处)距球场地面的高度、球网与网柱之间的连接等关键数值与规定值之间的误差越小,此部分分值越高

 

网柱布置数值的准确性(50%)

网柱安装各参数数值的准确性,网柱位置的准确性,网柱距球场地面的高度、网柱与双打边线中点位置等关键数值与规定值之间的误差越小,此部分分值越高

 

时间

整体完成时间

按各队整体完成时间进行排名,获得相应积分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