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体育局局长聂瑞平在2010年全国体育局长会上发言
打健身休闲牌唱对接京津戏 积极推进“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建设
![]() |
近年来,河北省体育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置于经济社会大背景、大环境下谋发展,紧紧抓住“两个优势”、“三个机遇”,大力推进“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下面,我简要汇报一下“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建设情况。
一、提出创建“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的由来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部门的根本任务。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与健身服务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积极构建政府引导、社会支持、产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体育事业发展新格局。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消费意识和水平逐步增强,北京奥运会更是极大地激发了空前的体育热、健身热,特别是京津地区尤其是一个巨大的健身休闲市场。河北环绕京津,6个地级市与京津接壤、2个地级市邻近京津,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河北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地貌地形齐全,自然风光秀丽,是全国唯一兼有滨海、湖泊、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的省份; 河北也是一个体育资源大省,永年太极拳、沧州武术、吴桥杂技等都名扬海内外,环京津周边地区建有众多体育健身设施,滑雪场、赛马场、体育馆、游泳馆、网球场、健身房、高尔夫球场等高标准的体育设施逐年增加。
顺应形势发展,立足自身优势,瞄准京津地区健身休闲需求,2006年我们提出以“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为抓手和依托,整合直接环绕京津的保定、张家口、承德、廊坊、唐山、沧州6个市和相距较近的石家庄、秦皇岛两个市的资源,大力发展健身休闲类体育项目,通过为京津冀广大群众提供高标准、高质量、形式多样的大众健身项目和体育休闲服务,把我们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生经济效益,实现借势借力发展。
“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基本框架是“一线两山三带”和“四大功能圈”。“一线”即滨海沿线,主要发展沙滩、海上等项目;“两山”即燕山山脉与太行山脉,主要发展野外拓展、攀岩等山地项目;“三带”即京北草原健身休闲带、长城健身休闲带和红色圣地健身休闲带,主要发展射箭、赛马、狩猎、滑雪、休闲、健步走、登山、登长城、青少年夏(冬)令营等活动项目。“四大功能圈”分别是:核心主导圈(环京)、主导圈(环津)、辅助圈一(环石家庄)、辅助圈二(环秦皇岛)。我们的近期目标是,到2015年,“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基本框架搭建成型并逐步成熟,健身休闲产业门类齐全、项目丰富、基础配套设施完备,能够充分满足京津冀及邻近省市群众健身休闲的需求,成为河北体育发展的亮点和品牌。
二、强力推进“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建设
做好对接京津大文章、用足用好京津这个巨大客源市场,是“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直接关系到河北体育特别是体育产业能否有大的发展。2006年以来,我们每年都把建设“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作为重要工作进行部署,作为河北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载体强力推进,特别是在如何实现与京津市场有效对接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07年8月,我们制订《“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发展规划》;2007年9月,在北京召开“打造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建设全民健身乐园”新闻发布会;2008年6月,在2008年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上,展示“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布局图、主要体育设施、场馆资源、体育项目路线图、特色体育项目等;2009年3月,制定下发《关于加快“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体育产业发展的意见》;2009年8月,结合全民健身日,举办2009年河北时尚体育及户外休闲博览会,积极宣传和推动“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
“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建设也得到省委、省政府极大关注和支持,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2008年10月,省政府下发《关于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把建设“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纳入其中。2008年11月,省政府批转省发改委《关于加快全省社会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以体育服务业为重点,加快‘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建设”。在2009年12月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张云川再次明确指出:推动体育等休闲式消费上规模、上水平,发挥河北省人口众多、毗邻京津两大高消费群体的优势,大力发展包括健身在内的健康产业。2010年1月,代省长陈全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主动对接京津,为京津提供各种服务,通过提供休闲、旅游、居住等服务实现借力发展,吸引京津现代生产要素向我省流动,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实施环京津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带规划,重点发展休闲健身和文化产品生产销售,形成服务业发展的新优势。
“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建设更是得到有关市的高度重视和大力配合。2008年,唐山市委、市政府制定《健康唐山、幸福人民行动方案》,在南湖生态城核心区规划了占地21平方公里的国家体育健身休闲示范区建设项目,已建成南湖国际高尔夫球俱乐部和南湖公园赛马场。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体育强市发展战略,以产业化思路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打造体育名城,实施“一带两线”建设,以赛场建设为中心,以环境建设为重点,以一流赛场、一流环境、一流服务打造运动训练比赛的品牌基地。保定市充分利用“冠军之城”和毗邻北京的区位优势,规划了9平方公里的体育产业园区,重点建设体育教学培训、训练比赛、休闲健身、会展、航空运动等项目,在体育“名人”、“名赛”、“名城”基础上,打造保定的体育产业新地标。张家口市整合区域滑雪健身资源,大力发展滑雪项目,打造集滑雪、教学培训、训练比赛、健身休闲、旅游度假“五位一体”的滑雪旅游和高原训练示范基地。
三、“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初见成效
经过几年发展,“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整体框架已经形成,知名度不断提高,品牌效应日益凸显。每年都有相当规模的京津地区群众到圈内的保定、张家口、承德、廊坊、唐山、沧州和石家庄、秦皇岛健身休闲,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通过大力发展休闲类项目,体育训练和健身条件不断完善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体育基础设施,特别是面向京津群众健身需求,大力发展健身休闲类体育项目,以项目吸引京津冀群众体育消费。政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已建成各类公共体育设施40000余个,国家全民健身活动中心4个,国家体育总局首批“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11个。通过大力实施“百县千乡万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城区广场、公园体育健身设施,到2010年底,5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县以上城区广场、公园全部安装体育健身设施。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建大型体育设施。目前,利用社会资金建成大型滑雪场12个,雪道总长近15万米,索道16条,总长9350米;建成高尔夫球场24个,共396洞,总投资119亿元。据不完全统计,环京津周边在建、拟建、扩建的大型体育健身项目总投资近300亿元,其中,吉利控股集团总投资60亿元建设霸州产业基地项目(赛车场),澳大利亚CVM金融战略投资公司与河北金澳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投资4.3亿美元兴建永清梦幻城室内滑雪场,马来西亚卓越集团总投资30亿元建设崇礼密苑生态旅游度假产业示范区项目(包括滑雪、高尔夫、文化娱乐、健身休闲、旅游度假项目),兴隆国际体育公园项目总投资30亿元。可以预期,不久的将来,京津周边地区体育健身休闲条件将有一个突破性变化,京津周边健身休闲水平也将有一个根本性提高。
(二)通过打造大型体育活动知名品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日益凸显我们坚持把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特别是品牌活动作为提升“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知名度,发挥其作用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国家体育总局及有关项目管理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崇礼国际滑雪节、中国沧州武术节、廊坊(国际)名鸽展览交易会、保定易县狼牙山国际登山节、中国·保定空竹艺术节、北戴河“运动之春”五一轮滑节、“体育彩票杯”北戴河铁人三项大赛、廊坊碧海国际渔具展等一批有影响的大型活动正在形成知名品牌,环京津地区大型群众健身赛事活动规模和水平逐步提升。这些品牌赛事活动,带动了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发展,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依托健身休闲圈的产业聚集功能,带动了体育相关产业迅速发展“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的建设,拉动了体育相关产业特别是体育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沧州的健身和运动器械及配件制造、廊坊的球类产品制造、定州的武术器械、服装及用品制造都形成一定发展规模,一些产品已远销海外。河北的“张孔杠铃”继2008年打入北京奥运会后,2009年再次成为第十一届全运会的专用产品。据初步统计,环京津地区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达242家。
(四)体育组织机构呈多元化发展,体育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到2009年底,环京津地区各类体育组织达到777个,其中公益性组织机构334个,经营性组织机构443个;体育从业人员60000多人,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30000多人。体育组织机构的多元化快速发展,使体育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为契机,制定和完善《“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建设规划》,继续在挖掘体育资源上下功夫,在做好对接京津上做文章,在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上多用力。一是加强京津冀战略合作,做好宣传对接,通过组织京津冀都市圈体育产业发展战略高层论坛、“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大型展览以及专项推介活动等,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吸引京津群众消费。二是坚持项目带动,重点发展张承滑雪项目,规范发展秦皇岛、廊坊、涿州高尔夫项目,把滑雪和高尔夫运动打造成河北体育产业的先导产业,带动“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产业的转型升级。三是加快推进相关产业发展,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形成环京津体育产业聚集区,实现规模效益。总之,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促进“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建设上层次、上水平,为京津冀地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更便利的体育健身休闲服务,也借此推动河北体育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衷心感谢国家体育总局和有关省市对“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建设的关注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给予更大的支持和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