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体育局局长陈刚:培育多元主体促进体育消费 努力推动江苏体育产业跨越发展

江苏省体育局局长陈刚发言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出台,标志着我国体育发展方式,将从行政主导向行政服务和市场推动相结合转变,对于繁荣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江苏省按照国务院及体育总局的部署要求,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的体育产业政策措施,加快培育市场多元主体,吸纳社会资本进入体育领域,大力延伸体育产业链,促进体育消费快速增长,取得了明显成效,2013年全省体育产业增加值640亿元,占GDP1.09%。

一、创新供给、营造氛围,以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推动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互融共促

国务院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根据体育总局和江苏省政府建设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合作协议要求,我们及时报请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指标体系,在强化政府主导的同时,鼓励引导社会参与,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业,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多元化。

一是增加体育场馆设施多元供给。我们把体育设施建设作为发展体育产业、完善公共体育服务的基础,结合新型城镇化统筹布局城乡体育设施,通过规划引领、资金扶持、标准规范,以地方政府投入为主导,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初步形成了省市县镇村五级体育场馆设施网络。所有省辖市建有体育中心和全民健身中心,所有县(市、区)基本建成体育设施“新四个一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90%的城市社区建成10分钟体育健身圈。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显示,2013年底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976平方米。

二是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全民健身服务业。目前,省市县三级体育产业引导资金总额达1.7亿元。我们充分发挥引导资金政策效应,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全民健身服务业。4年来,仅省级引导资金扶持健身项目就超过1亿元,占比超过40%。引导资金和扶持政策的实施,调动了社会资本参与健身场馆建设、运营的积极性,一批企业利用城市闲置厂房、仓库等设施改建健身场所;省五台山体育中心吸纳民营资本组建场馆经营管理公司,开展品牌输出、管理输出;常州武进成立混合所有制的场馆运营管理公司,整合城乡场馆资源进行托管运营;无锡斯伯特中心采用民办非企业方式,整合20所中小学校场馆对外开放。

三是营造体育健身消费氛围。利用各级各类媒体普及科学健身知识,编制《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指南》,引导大众树立体育健身和消费观念。与江苏城市频道、扬子晚报、现代快报等媒体合作,开辟科学健身专题节目或专栏,推介时尚健身项目和场所。与省广电总台、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合作,打造江苏体育公共服务频道,开展体育文化宣传深度合作。启动“智慧体育”、“智慧场馆”建设,所有省辖市均建成了全民健身电子地图,部分市县开发了科学健身手机客户端,无锡市建立智慧体育产业园。

二、改革创新、转型发展,以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为重点,推动体育发展社会化

一是推进竞技体育社会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发展,与部分市县、高校、企业签订了29个联办省优秀运动队协议。与南京工业大学联办的江苏女子垒球,成立14年来已获得了13个全国冠军;与苏州联办的跆拳道、男子手球获得十二届全运会4枚金牌,与常州武进联办的曲棍球队取得今年联赛亚军;与海澜集团、悦达集团等企业合办的马术队、高尔夫球队,也有不俗的表现。拓宽职业体育发展渠道,在进一步完善男篮、男足、女足、乒乓球等职业俱乐部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上,扩大职业体育社会参与,今年新成立了女排、女篮等职业俱乐部;男排在企业赞助的基础上,明年也将成立俱乐部。与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合作挂牌成立了中国网球学院,探索建立社会化的网球人才培养、训练、竞赛基地。

二是推进体育竞赛市场化。加大赛事市场开发力度,挖掘赛事资源市场价值,形成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办赛模式,大力发展竞赛表演产业。南京青奥会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票务销售超过预期,共销售门票59.87万张,销售比例超过90%的达139个场次。扬州市政府举办向民资开放专题招商推介会,首推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事,2014年招商总额超千万元;参赛名额十分紧俏,来自全国各地3.5万名选手报名参赛,有力拉动了旅游、住宿、餐饮业发展。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专业组与大众组同时举行,5年来仅无锡地区就带动成立了60多个自行车协会组织,培育自行车品牌店30余家,发展自行车运动爱好者1万多人。苏州盛世慧创文化传媒公司连续举办5届环金鸡湖半程马拉松赛,仅2014年就有30个国家和地区的2.2万名选手参赛。

三是充分发挥社会体育组织作用。联合省财政厅印发《江苏省本级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暂行办法》,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调动社会力量发展竞赛表演和体育培训业。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广泛联系社会的优势,通过竞赛组织、技能培训、健身指导,带动社会资本进入体育领域,促进体育服务业发展。省无线电和定向协会开展技能培训、器材服务等活动,推动项目普及发展;常州市武进区25个体育协会全部由企业家担任会长,搭建了社会力量兴办体育的桥梁,赛事活动举办数量大幅增长。

三、优化布局、培育载体,以打造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为抓手,推动体育产业规模化和集聚集约发展

一是注重体育产业基地发展。积极培育一批体育产业基地,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推动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成功创建苏南(县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昆山、江阴、溧阳利用苏南区位优势,打造高科技体育用品、高端体育服务业、体育旅游、户外运动等产业集群。出台《江苏省体育产业基地管理办法》,命名了宿迁骆马湖生态体育产业园等59家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和一批体育器材特色乡镇,仅南通新店镇就有70余家体育器材企业,2014年总产值达58亿元。南京市成功举办9届亚洲户外用品展,2014年共吸引了613个参展商,已成为仅次于欧洲户外展和美国盐湖城户外展的全球第三大专业户外用品展览会。

二是推进体育资源集团运作。推动体育资源市场化运作,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参与,促进体育产业规模化发展。依托南京奥体中心等优质资源组建江苏体育产业集团,引入省高科技投资集团等战略投资者,以场馆运营、竞赛开发、健身休闲、体育培训等为主业,打造江苏体育产业龙头企业,组建方案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南京市成立体育产业集团运营管理青奥体育公园等市级公共体育场馆,苏州、常州、盐城、连云港、镇江、宿迁等市已组建市级体育产业公司,盘活体育场馆资产,开发本级体育资源,提高体育产业经营水平。

三是推动体育场馆市场运营。以提高市场化运营能力为核心,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断提升场馆复合经营水平,大力发展场馆服务相关产业。今年,联合省发改委等部门出台《关于加强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设立省级体育场馆公共服务专项补助资金,明确公共体育场馆自用房产和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水电气热价格按不高于一般工业标准执行等政策。以体育设施为载体,打造体育服务综合体,推动体育与住宅、休闲、商业综合开发,省五台山体育中心启动体育服务综合体规划设计。同时,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推动场馆惠民开放,获得中央财政补助的99个大型体育场馆,2014年接待群众健身约1840万人次,同比增长46%;免费举办公益性体育赛事活动约1600场,同比增长97%。

四、完善政策、优化服务,以政策体系构建和实施为支撑,创造社会投资体育的良好环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体育健身列为六大消费增长点之一。我们将以贯彻落实国务院46号文件为主线,在抓好现有政策落地的同时,抓紧起草江苏省实施意见和行动计划,研究促进体育服务业发展、吸引社会投资等具体办法,建立健全统计指标体系、行业标准,推动江苏体育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2010年,省政府明确体育产业可享受国家和省现代服务业扶持政策。下一步,一方面继续完善引导资金、社会投资、土地、人才等扶持政策,争取在投融资、税费、价格等方面有所突破,推广医保健身一卡通、鼓励一定数额的医保结余资金用于健身消费;另一方面强化各级政府规划制定、政策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职能,通过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和上下互动,形成合力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和良好氛围。

二是吸引社会投资。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破除行业壁垒,研究社会资本进入体育领域的政策措施,推动体育领域全面开放、体育资源全面释放、体育要素自由流动,营造各类主体平等参与的市场环境。在体育竞赛、场馆运营、职业体育、体育服务综合体等领域,推广和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多种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体育产业发展。筹建体育金融服务中心,依托体育产业引导资金,与银行、担保、小贷等机构合作,进一步拓宽体育企业投融资渠道,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定期发布体育产业投资指南,引导、服务体育类投资活动。

三是延伸服务链。推广江阴四方游泳设备有限公司、南京万德游乐设备有限公司,从设备制造向研发、生产、销售、推广、运营等延伸的做法,发挥体育制造企业产品、品牌和技术优势,引导体育制造企业向体育服务业延伸,提高体育企业的产业附加值。探索体育服务综合体建设标准、路径和模式,着力拓宽体育场馆服务领域,延伸配套服务,积极发展体育旅游、体育会展、体育休闲、文化演艺等业态,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多元的体育产业集群。大力弘扬体育文化,拓展体育竞赛产业链,促进体育器材、装备销售以及纪念品等竞赛衍生品开发。

四是促进融合发展。推动体育与教育、健康、旅游、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广电、养老等融合发展,促进体育旅游、体育培训、体育传媒等特色业态发展,丰富体育产业内容,拓展体育发展空间。进一步促进康体结合,推广“运动处方”,发展运动康复,运用竞技体育资源和科技成果服务大众健身。与苏州大学合作组建理论研究、政策设计、实践运行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中心,搭建公共体育服务与消费、体育服务业、运动康复与健康促进等6个创新平台,全力打造体育产业创新高地、高端智库和人才培养基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