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465号(医疗体育类618号)提案答复的函

  《关于重视社区体育中青少年儿童体育设施与活动的规划与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做好顶层设计,将社区青少年儿童体育纳入全民健身、社区发展等建设范畴

  (一)《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对青少年儿童体育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和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均明确把青少年作为全民健身的重点人群,将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考核体系,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体育总局会同教育部等部门印发了《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关于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意见》,从青少年活动、组织、场地设施、培训、科学健身普及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对青少年体育工作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推进青少年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

  (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对包括儿童体育在内的儿童发展工作提出具体措施

  2011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在“儿童与社会环境”领域提出了“增加县乡两级儿童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娱乐等课外活动设施和场所,坚持公益性,提高利用率和服务质量”的目标,并制定了“加大儿童活动设施建设。将儿童活动设施和场所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增加彩票公益金对儿童活动设施和场所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地区儿童活动设施和场所建设和运行的扶持力度。规范儿童课外活动设施和场所的管理,各类文化、科技、体育等公益性设施和场所对儿童免费或优惠开放,并根据自身条件开辟专门供儿童活动的区域”的策略措施。针对以上目标和策略措施,国务院妇儿工委制定了目标责任分解书,教育、住建、民政、财政等部门都承担了相应的目标责任,责任部门切实发挥职能作用,采取多种措施有力推动纲要实施。

  二、关于加强青少年儿童体育设施建设

  (一)利用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建设青少年儿童体育设施

  近年来,体育总局持续利用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地方建设社区健身中心、体育公园设施、健身步道(登山健身步道、城市健走步道、自行车道设施)等全民健身设施项目,这些项目均考虑到青少年儿童的使用需求,设置了适合青少年儿童健身的活动区,能满足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儿童的体育健身需求。少年儿童活动区配置了具有趣味性、娱乐性的益智类体育设施和锻炼少年儿童攀爬、支撑、跳跃、平衡、反应能力的体育器材;青壮年健身区配置了适合青壮年健身使用的力量型训练器材和心肺训练器材等。

  (二)推动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向青少年儿童开放

  2015年以来,体育总局会同财政部持续安排中央资金支持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向包括青少年儿童在内的群众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每年支持1200—1400个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并在官网等平台公布了中央财政资金补助的大型体育场馆名单,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和邮箱,动员社会力量监督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将被群众投诉的存在较大问题的场馆排除在下一年补助场馆名单之外。

  (三)示范带动各地推广使用适合青少年儿童特点和健身需求的健身器材

  2018-2019年,体育总局连续两年招标采购智能健身器材,并在室外健身器材中增加了跷跷板、秋千等深受青少年儿童喜爱的健身器材,在室内健身器材中增加了在速度、坡度、摩擦系数、安全开关等方面更适合青少年儿童使用的健身器材,示范带动各地推广使用适合青少年儿童特点和健身需求的健身器材。

  (四)开展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

  2017年3月和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将58个城市列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要求各地统筹规划建设体育设施,充分利用废弃地、废旧厂房等空间,探索健身场地与绿化、广场用地混合利用方式,因地制宜填补基础设施欠账,进一步补齐老城区体育设施配套的短板。2019年4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体育总局,以城市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将大连、武汉、梅州等6市列为城市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试点城市。2019年11月,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将深圳、福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列为第二批试点,要求各地探索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机制,新建或改造一批社区足球场地设施。试点城市在足球场地建设组织模式、建设方式、资金筹措、运营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截至2019年底,共建设社区足球场地440片,总投资约3.7亿元。

  三、关于出台制定青少年儿童体育设施相关标准

  (一)体育总局研制了《青少年体育锻炼器材配置指南》《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建设规范及器材目录》等

  在《青少年体育锻炼器材配置指南》中,按照“安全性、多样性、负荷有效性、趣味性、标准化、易维护性”原则,对青少年体育锻炼器材配置提出参照标准和建议器材目录,通过在全民健身中心设立青少年体育活动功能区,在城乡社区健身场地设施、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和全民健身路径中选配青少年体育器材等方式,逐步增加青少年体育锻炼器材的配置,更好的满足广大青少年便利、科学、安全的健身需求;在《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建设规范及器材目录》中,按照“安全性、标准化、普适性”原则,对营地提出建设规范并提供了器材参考目录,通过营地规划、公共设施、专项设施、营地服务、营地安全和卫生、医疗救护、资源和环境保护、综合管理、器材配备等逐步规范营地建设与服务,更好的满足广大青少年安全、科学、便利地参加户外活动的需求。

  (二)制定发布《公共体育设施室外健身设施》国家标准应用指南

  2017年,体育总局指导相关单位制定发布《公共体育设施室外健身设施》国家标准应用指南,要求在公共体育设施配置时,结合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及生理特点,配置适合青少年儿童使用的器材设施,如儿童滑梯、儿童跷跷板、肋木架、单杠等。

  (三)制定发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等

  2018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分别在5分钟、10分钟和15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中,明确足球场、篮球场等体育场地的配套要求,并提出在居住街坊应配置“儿童、老年人活动场地”,适合低龄儿童的体育场地要求配建在临近住宅处。2019年3月, 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体育总局,学习借鉴香港公共健身设施相关配建要求,编制印发《城市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技术指南(试行)》,明确了非标准、非规则的足球场地设施选址、设计施工和管理运行等技术要点。

  四、关于增加社区公共软性服务

  (一)推出一系列关于青少年儿童的体育干预方法和内容

  体育总局建立“健康包”工程工作机制和专家团队,针对青少年近视、肥胖等突出问题,持续推出一系列易学易会、操作性强的体育干预方法和内容,创编的“青少年近视防控操”陆续在全国推广,得到广泛好评。

  (二)大力开展青少年居家健身赛事活动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体育总局积极推动开展青少年居家健身赛事活动,推出近视防控操、青少年居家健身系列方法,组织举办各类青少年线上体育赛事活动,累计为全国青少年提供了2.65万场线上赛事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达1.1亿人次,网络赛事活动相关视频播放总量超过3亿次。通过尝试和探索线上模式,找到了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的一种全新方法,提高了学校、家庭、社会对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关注度,让更多的青少年儿童动起来,强健起来。

  (三)积极开展亲子体育活动

  体育总局积极开展并推动具备条件的省(区、市)积极开展幼儿体育工作,指导浙江、四川、重庆、山东等地在幼儿体育展示大会、幼儿体育师资培训等方面先行先试。孙春兰副总理充分肯定了亲子体育活动的效果和价值,要求在各地特别是基层广泛开展亲子体育活动,培养青少年儿童的体育爱好,促进家长和学校更加重视、支持孩子参加体育活动。

  (四)大力推动社区青少年儿童体育服务机构建设

  民政部指导各地加强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建成一批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截至2019年底,全国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83.8%,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48.8%,为广大城乡社区开展体育运动服务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逐步完善多元参与的社区服务机制,大力引导市场主体参与社区服务,有序培育孵化体育运动等领域专业机构,对儿童、青少年等群体提供体育、运动、健身指导等服务。

  (五)大力推进儿童之家建设,提升儿童体育活动服务能力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90%以上的城乡社区建设1所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游戏、娱乐、教育、卫生、社会心理支持和转介等服务的儿童之家”的目标。国务院妇儿工委指导各地儿童之家根据所在社区实际情况,组织儿童和家长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游戏类活动,促进儿童加强身体活动,锻炼意志品质,增进同伴和亲子交流,共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截至2018年,全国已建成儿童之家22万余所。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结合您的建议,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完善政策,指导、支持地方推动青少年儿童体育发展。

  (一)加大对青少年儿童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体育总局将协同有关部门,指导地方认真落实好即将出台的《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有关政策举措,进一步加大对青少年儿童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解决青少年儿童健身设施类型较单一,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

  (二)提升对城乡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

  民政部将继续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加大对城乡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快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提档升级。以资金和项目带动地方民政部门推进涵盖体育等各项服务的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同时,着力提升城乡社区服务效能,依托各地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载体,深化社区服务机制创新,不断提升城乡社区综合服务水平,满足居民群众包括体育运动在内的多种需求。

  (三)提高城乡社区儿童之家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

  国务院妇儿工委将继续发挥组织协调指导督促职能,以组织编制和推动实施《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为契机,积极推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增加公益性儿童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娱乐等校外活动场所,充分利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的社会组织参与儿童之家的管理和服务,提高城乡社区儿童之家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组织开展更为丰富多样的儿童体育类等活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四)做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等相关标准的监督落实

  住房城乡建设部将督促各地严格落实《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对有配建体育设施要求的建设项目加强监督,确保建设项目与体育设施同步建成。进一步研究青少年儿童对社区体育设施的需求,将青少年儿童体育设施分级分类,纳入《完整社区设施配套导则》《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等导则标准的编制工作中。补齐社区体育设施短板,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居住社区补短板、完整社区建设等工作,探索建立存量资源整合利用机制,整合小区及周边土地、房屋等社区资源,因地制宜地做好青少年儿童体育设施建设和改造。会同体育总局督促指导各城市社区足球场地设施试点城市,将足球场地设施建设工作扩展到“15分钟城市居民活动圈”建设工作中,逐步完善青少年儿童所需的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同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监督指导房地产开发企业按照规划设计要求配建体育设施,鼓励建设社区青少年儿童体育设施,并要求与住宅主体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积极会同有关部门严肃查处未按照城市规划要求配建体育设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并将此类不良行为纳入诚信不良信用记录。

  感谢您对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