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1469号(医疗体育类180号)提案答复的函

    《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工作的提案》收悉,体育总局会同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基本要求,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有效手段,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国务院每五年印发一期《全民健身计划》,《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中提出将全民健身打造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名片。这一做法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于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视。诚如您所言,目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体育需求与体育服务供给存在着较大矛盾,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距离满足民众需求、建设体育强国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推进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各级政府思想重视程度不够、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经费投入不足、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不应求、全民健身发展不平衡、体育社团发展滞后等问题,这都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针对以上问题和您提出的建议,我们已经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发展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研制过程中,体育总局积极参与文件起草,提供相关指标材料,提出意见和建议。文件印发后,体育总局建立工作机制,明确工作分工,积极贯彻落实,加快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在近期中央印发的《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全民健身行动专门作为一项行动,将与其它各项行动联合推进实施。
    为加大督导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力度,体育总局目前已启动《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实施效果评估工作,全方位、多角度对各级政府履行公共体育服务职责及《计划》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查找问题,确定今后一个时期工作重点,在此基础上开展《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起草研制工作,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工作的发展思路和重大举措。
在加大政府主导全民健身工作的同时,还将通过发挥国务院全民健身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完善各级政府部门组成的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和协调机制,使“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切实起到效果。
    二、推进多元投入,落实税收优惠
    近年来,中央财政积极支持全民健身事业发展,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予以支持。一是设立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支持和鼓励大型体育场馆开放,2017—2019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补助资金279亿元。二是设立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地方体育事业专项资金,资助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全民健身赛事和活动等项目,2017—2019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709亿元。各级政府也逐年加大对全民健身的投入,将全民健身事业经费作为专项支出列入本级体育部门预算并逐年增长。
    我们赞同您提出的“要规范体彩公益金的管理与使用,不以体彩公益金替代政府财政收入”。彩票公益金来源与一般公共预算中税收等收入不同,具有自愿性、公益性、资金来源不固定、以收定支等特点,彩票公益金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能力有限,仅能发挥拾遗补缺的作用。下一步将推动建立全民健身多元筹资机制,拓宽投资渠道,鼓励支持社会资本投入,实现全民健身事业资金来源的稳定。
    在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方面,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社会力量,如被认定为非营利组织或满足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可享受相关政策。对符合相应条件的体育场馆在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方面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落实好相关政策,并适时组织对政策实施情况的评估论证。
    三、发挥多方合力,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难题,中央领导十分关注,人民群众热切期盼,是全民健身工作的重点难点。在5月份召开的国务院全民健身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上,原则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从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切实保障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用地、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提升体育设施开放服务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多部门联合解决健身场地不足问题的对策,此文件的印发和落实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健身场地设施不足的矛盾。
    去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实施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提出居住区15分钟生活圈分四个层级配置活动场地,并对场地布局内容提出弹性引导建议;今年3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与体育总局编制印发《城市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技术指南(试行)》,科学指导各地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在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县创建评价指标中,强化对体育场地设施科学合理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引导各地合理结合公园、绿道建设拓展公共体育设施场所;与有关部门联合督促各地严格落实《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等确定的体育设施配建要求,监督指导房地产开发企业按照规划设计要求配建全民健身设施;不断完善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15分钟健身圈。
    四、完善组织队伍,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
    全民健身组织队伍建设是提高健身服务水平的组织保证和人员支撑。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好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作用,逐步推进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改革,推动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志愿服务条例》框架下开展工作并逐步纳入国家志愿服务体系,使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拥有更大平台,享受相应的激励和保障。支持各类体育社团、俱乐部、健身站点建设和与文化、教育、旅游、卫生、养老等基层组织的融合发展。在发布《全民健身指南》和《科学健身十八法》的基础上,研究更加细化的健身标准,结合开展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推进国民体质测定中心建设,依托中心开展体质测定,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
    感谢您对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