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553号建议的答复
《充分发挥冬奥会的带动作用,促进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议第1条“加大对冰雪产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激发促进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的活力。”
近年来,体育总局积极推动冰雪产业发展。一是联合相关部门发布《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及《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冰雪运动。二是为减轻疫情对冰雪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体育总局在跟踪市场现状的基础上不断加强部门沟通,并鼓励各地制定激励措施,北京给予滑冰滑雪场所用水用电补贴、河北发放消费券支持滑雪消费、吉林对旅游滑雪场给予补助。三是打造冰雪运动项目体育服务综合体,促进体育消费。今年体育总局将征集一批体育特色鲜明、服务功能完善、经济效益良好的体育服务综合体典型案例,为各地培育以冰雪等运动项目为主题的体育服务综合体、打造体育消费新模式提供示范和借鉴。目前各地正按照要求,开展体育服务综合体案例的遴选报送工作。
下一步,体育总局将进一步加大对冰雪产业扶持力度,落实好已出台的政策、措施和规划,充分发挥冬博会等平台作用,通过培育冰雪运动综合体、鼓励滑雪场创新运营模式等方式,继续打造发展载体,助力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建议第2条“加强对冬奥会筹办工作、冰雪赛事及大众冰雪活动的宣传,弘扬冰雪文化。”
体育总局会同北京冬奥组委全面开展冰雪运动宣传工作。一是2020年1月19日,体育总局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2022北京冬奥会开展深度合作,根据疫情防控条件和复工复产情况有序推进相关赛事、活动和节目的举办。同时,今年12月至明年年初,计划陆续举行各冬季项目奥运会测试赛,推动项目发展和项目文化的普及。二是2020年6月,中国奥委会官方微博、体育总局抖音、快手、头条号均已上线,正在积极筹备中国奥委会官方微信和客户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冬奥会筹办、冰雪赛事及大众冰雪活动的多元化宣传渠道,最大限度的提高大众参与和互动,弘扬冰雪文化。三是北京奥组委制定了北京冬奥会宣传工作《五年规划》和《三年规划》,明确了传播理念、宣传目标、宣传重点、目标受众、宣传安排、传播方式和保障措施,扎实推进新闻报道、宣传展示、网络宣传工作。
下一步,体育总局将联合北京冬奥组委继续加强与各类媒体平台的合作,优化宣传渠道,丰富冰雪活动内容,扎实做好冰雪运动的宣传推广工作,提升大众参与积极性。
三、关于建议第3条“加强对冰雪产业的培养力度,夯实冰雪产业发展的基础。”
体育总局加强顶层设计扎实推进冰雪运动产业发展壮大。一是为冰雪运动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自2014年以来,体育总局会同有关部门每年安排中央资金支持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其中包括大型公共滑冰场管。二是完善冰雪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19年,全国滑雪场达774座,室内滑冰场达388块。并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发展群众体育的政策文件,组织启动了移动真冰场技术规范研制工作,引导规范移动式真冰场建设。三是培育群众基础,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冰雪运动。体育总局会同教育部、北京冬奥组委等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奥林匹克知识普及“我心中的冬奥吉祥物”主题教育等奥林匹克文教活动,举办冬季运动项目系列比赛,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加强青少年间冬季奥林匹克交流,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冬季奥运会筹办工作,提升社会群众对冰雪运动的参与积极性。
下一步,体育总局将进一步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加强对冰雪运动产业的培养力度,为冰雪运动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四、关于建议第4条“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特长,立足冰雪全产业链及冰雪产业融合形成社会合力”
2019年国家体育总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包括产、学、研各方社会力量在内的中国冰雪产业联盟,推动在政策研究、技术创新、发展战略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成果分享和经验总结。下一步,体育总局将充分发挥联盟作用,做好行业支撑服务、加强人才教育培训、组织交流活动等重点工作,打造冰雪全产业链发展。
同时,吉林省在2020年首届国际体育科级创新博览会的方案中,提出在2020年体育融合创新高级别研讨会中设置“奥运契机,制造升级”——冰雪经济带建设发展专题论坛,在展馆中设置“体育素质教育创新馆、冬奥冰雪经济生态馆”,展示科技创新推动冰雪运动消费体验成果及冰雪资源发展成果。下一步,体育总局将积极配合吉林省做好雪企业搭建合作平台,促进冰雪科技的国际间交流,推动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对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