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3887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加大“互联网+体育”扶持力度,推动精准体育扶贫的建议》收悉,经商教育部,现答复如下:

  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发展农村青少年体育教育,确保农村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

  一是建立政策保障体系。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体育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体办字〔2018〕127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印发以来,各地体育部门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围绕体育赛事扶贫、体育产业扶贫、体育综合体扶贫、体育彩票扶贫、体育冠军扶贫、体育设施扶贫等六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帮扶措施,为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持,取得了积极成效,截止到2020年8月25日累计投入金额达69.97亿元。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技〔2018〕6号),明确提出继续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在“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基础上,形成“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印发《关于深入做好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积极帮助困难家庭学生解决线上学习条件问题,密切家校沟通协作,有序有效深入做好“停课不停学”工作,印发《关于新冠肺炎期间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在线教学的指导意见》,激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居家体育课程学习,切实保证体育教学质量和成效,实现疫情防控期间“不停学、不停教、不停练、不停训、不停赛”。

  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体育总局、教育部门在培训中注重往贫困地区倾斜,培养了一批乡村学校体育教师,提高教学专业水平,有效服务于农村青少年体育教育事业。教育部为抓好《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国办发〔2012〕53号)贯彻落实,加快教师结构调整,制定并落实配齐专职体育教师计划,多渠道解决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和职业学校体育教师短缺问题,一是给各地设立新招聘体育教师的招聘比例,核定教师编制的时候向体育教师倾斜,特别向贫困地区倾斜。二是办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逐步扩大免费师范生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中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规模,完善农村学校教师特岗计划补充体育教师的机制。三是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培训体系。近年来已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培训了1万多名国家级骨干教师和10万多名中西部,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骨干教师。

  疫情期间体育总局针对农村贫困地区青少年开展一系列线上师资培训如“圆梦工程”农村未成年人体育线上培训、2020年各级各类体校教练员和管理人员线上培训、传统校师资线上培训等,将以前的传统线下培训模式转为线上,进一步扩大了培训规模。

  三是加大经费投入。教育部近年来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项目中加大对体育设施建设和器材配置的支持力度,推动区域、城乡、县域内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通过“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全国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程”积极推进学校的场地设施新建和改造。并在基层体育设施中统筹规划学校体育设施,在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项目中,推动全国学校体育设施和器材逐步达到国家标准。

  四是加强互联网技术资源保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体育总局针对防疫期间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受限的实际问题,通过互联网广泛组织发动各方面力量,创编、宣传青少年(亲子)居家健身方法和科学锻炼知识,组织开展一批网络体育赛事活动;科学评估疫情对青少年赛事的影响,制定应急调整方案,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利用网络媒介,吸引青少年广泛参与,在6月6日爱眼日前后开展的“全国青少年近视防控操线上亲子大赛”,全网访问量超过2689万次,疫情期间,面向儿童青少年和家庭共组织52项线上体育赛事活动,提供超过2.66万场线上比赛及活动,累计参与达1.11亿人次,网络赛事活动相关视频播放总量超过3.08亿次,教育部门指导、协助学校建设数字化教学平台,积极帮助困难家庭学生解决线上学习条件问题。教育部门的空中课堂覆盖偏远贫困地区用户1.4亿,总覆盖人口超过10亿,同时,教育部门也积极推进疫情防控下常态化学校体育工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创新形式加强学校健康教育。

  我们充分意识到,“互联网+体育”模式的开展和拓展,将成为未来青少年体育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

  我们十分重视您的提案,非常感谢您对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