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1843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发挥黑龙江冰雪体育优势,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做贡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黑龙江省作为全国冰雪体育大省,冰雪运动发展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在竞技体育方面,为国家培养了多名优秀运动员,青少年后备人才建设良好;在产业方面,冰雪体育基础设施数量众多,本地冰雪器材制造初具规模;在群众体育方面,注重引导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现阶段,我国冰雪运动整体基础薄弱,为全力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冰雪运动发展,各部委相继出台了有关发展规划,加大对黑龙江省发展冰雪运动的支持力度,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项目发展等方面,一直是国家冰雪运动发展战略范畴之内,并且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结合此,根据该建议调研的黑龙江省冰雪运动发展实际情况,我总局提出以下意见:

一、改兴建冰雪运动场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冰雪运动开展提供有质量的场地支持

按照《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相关要求,我们将全力以赴落实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建设冰雪场地,打造运动载体,因地制宜,兴建不同层次、不同特点和满足不同需求的冰雪场地设施。

一是改兴建冬季训练场地设施,保障国家队训练。黑龙江省拥有哈尔滨冰上训练基地、亚布力雪上训练基地等多个传统冬季训练基地,应以政策为支持,依托规划,积极向国家申请基地改建经费,完善配套设施,使奥运备战重点基地与国际标准完全接轨,充分满足国家队训练需要和承办国际比赛的需要。调动各方资源,进行专项训练场地器材的改造和完善、体能训练及康复医疗设施的改造和完善、周边生活配套设施的改造和完善、科研与文教服务设施的改造和完善。

二是因地制宜,保障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场地供给。中国滑雪协会、中国滑冰协会正在联合有关部门制定不同规模冰雪场地建设、运营、管理等标准,从而使各地方能以自身地理环境等因素为基础,以标准为指导,因地制宜,兴建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冰雪运动场地设施。黑龙江省作为冰雪运动大省,应进一步加大冬季群众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力度,根据气候特征,因地制宜,推广室外天然滑冰场、“可拆装式移动冰场”、兴建不同规模滑雪场,同时,完善场地软件建设,提升场地服务水平,提高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质量。

二、培养冰雪运动人才,打造人才高地,为冰雪运动发展输送人才

体育总局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及《国家体育总局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人才工作规划》。黑龙江省应利用已有冬季体育人才培养链条,依托规划,引进、整合人才资源,为冰雪运动发展培养大量人才。

在综合人才培养方面,体育总局正在积极依托地方体育院校、职业院校,实施冬季运动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健全冰雪运动职业标准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加快推进冰雪职业教育和冰雪人才的培养。哈尔滨体育学院等黑龙江省重点体育院校是总局依托的主要院校。

在冬季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体育总局已经开始实施冬季项目人才培训计划,先后组织冬季运动竞赛干部、教练员等出国学习,收效很大。这些出国培训人员中,有一部分是来自于黑龙江省,今后总局将加大培训的范围和力度,支持地方省份培养高素质、精专业的人才。

在运动员培养方面,黑龙江省历来是为国家队输送专业运动员的大省,为进一步发挥地方的优势,体育总局已与黑龙江省等地共同组建国家队。黑龙江省也是冬季项目国家队训练的主要基地省份之一,今后,随着黑龙江省训练场地改兴建的完成,我们将扩大国家队来黑龙江省训练的规模,让国家队运动员与地方队运动员共同训练。通过共建、共训,为黑龙江省培养专业强、有知识、综合素质高的优秀运动员。

三、创新思维,恶补短板,实现冰雪竞技项目跨越式发展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给冬季项目发展带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新机遇意味着新挑战、新变革,我们必须快速转变认识,打破固有模式,针对冬季项目存在的“短板”和长期落后的现状,以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推动工作,真正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体育总局正在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创新,一是推进冬奥会项目全项开展,扩大参赛面;二是发挥举国体制优势,推进项目布局,实现开放备战;三是跨项跨界选材,扩大备战总体规模;四是实施“引智工程”,借助“外脑”备战。

体育总局与黑龙江省就冰雪竞技体育在训练、办赛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合作,除传统冰上项目速滑、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等,目前共建了北欧两项、自由式等雪上项目国家队。根据创新发展冰雪竞技项目的思路,体育总局将在项目技术指导、承办国内外比赛、教练员培训、运动员选拔等方面给予黑龙江省支持。在项目发展方面,体育总局将继续做好与黑龙江省的共建工作,夯实巩固已有项目,发挥传统项目优势,指导地方开展新项目,帮助黑龙江省培养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在竞赛组织方面,支持帮助黑龙江省承办国际大型赛事,以办赛培养竞赛组织人才、冬季项目志愿者等;在科研方面,借助冬奥会备战科技服务计划,借助体育系统科研力量,借助相关行业资源和人才,建立项目团队,联合攻关,研发新材料、新装备,以先进的器材研发带来新的技术革命和对运动员潜能的挖掘。

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部分项目职业化

体育总局正在积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社分开、事社分开,大力支持冰雪俱乐部的发展和各层级冰雪协会的组建。体育总局以冰球等项目为试点进行职业化探索,支持教练员、运动员职业化发展。目前,中国冰球协会正在进行改革,以推动冰球运动全面市场化、社会化发展。黑龙江省可依托协会改革,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组建冰雪职业俱乐部和专业冰雪运动团队,建立冰雪运动职业化体系。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支持下,我总局将认真落实《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国家体育总局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人才工作规划》等系列规划,进一步完善冰雪运动项目发展的整体规划,重视对黑龙江等省区的支持,从场地建设、人才培养、项目布局、科研保障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和倾斜,合理配置资源、举国一盘棋,抓住筹办冬奥会的历史机遇,全面深化体育改革,大力发展群众冰雪运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我们坚信,黑龙江省作为冰雪运动大省,能以此为契机,通过基地建设、后备人才培养、大众冰雪活动开展等,进一步夯实冰雪运动基础,形成特色,为成功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的目标、推动我国冬季体育项目的发展,做出积极、长远的贡献。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