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342号建议的答复

陈静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农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正如您所说,乡村体育是提高群众身体素质、改善群众精神面貌、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引擎和重要抓手。近年来,体育总局会同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发展农村体育,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推动完善体育助力乡村振兴有关法规政策

关于您提出的“建立全国性乡村体育领导组织”“建立推进农民体育工作机制”的建议,虽然目前暂无建立相关领导组织的计划,但多年来,体育总局会同农业农村部等部门持续加强沟通协调,通过联合制定体育促进乡村振兴工作政策文件、开展农村体育赛事活动等方式协同推进农村体育工作。2022年6月,农业农村部、体育总局、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十四五”农民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发展农民体育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并推动将相关工作纳入“十四五”国家体育发展规划。2023年5月,体育总局会同中央文明办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为统筹推进农村体育工作、推动农村体育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体育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行动指南。2024年5月,体育总局印发《“全民健身边疆行”活动方案》,要求“支持沿边省(区)配建县级公共体育场(馆)和全民健身中心,补齐乡镇(街道)场地器材短板,支持行政村因地制宜提升公共健身设施质量,助力农村提升村容村貌、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二、支持引导完善农村地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体育总局持续推进农村地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工作,解决农民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十四五”期间实施全民健身场地器材补短板工程乡镇/街道项目,同时多年来投入中央资金支持在农村地区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2024年、2025年,通过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转移支付分别支持1.82亿元、5000万元用于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及西藏、新疆和老少边穷地区县级行政区域建设县级多功能运动场,维修、改造、更新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十四五”时期会同财政部转移支付中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10亿元用于支持全国5000个没有配建全民健身场地器材的乡镇、街道补齐短板;会同财政部持续利用中央补助资金支持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截至2025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的公共体育场馆为3370家。

三、组织举办农民体育赛事活动激发乡村活力

关于您提出的“联合组织举办全国性农民体育赛事活动”的建议,体育总局以办好“村BA”、社区运动会等农民群众身边的体育赛事活动为重要抓手,促进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健康发展,推动乡村以体促建、以体兴业。近年来组织举办黄河流域九省(区)农民篮球邀请赛、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全国邀请赛、全国“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活动等一批农村地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会同中宣部在新疆组织开展2024年首届自治区文化润疆“三大球”乡村联赛。同时,体育总局多年来利用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转移支付支持各地在农村地区组织开展社区运动会、群众“三大球”等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支持贵州台江县、榕江县举办“村BA”、村超等群众“三大球”赛事活动,支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三大球”农村赛事活动体系建设和教练员、裁判员培训工作。

农业农村部与体育总局、中央广电总台等部门单位密切合作,加强对“大地流彩·全国和美乡村健康跑”“大地流彩·全国和美乡村村舞交流展示活动”“大地流彩·全国和美乡村篮球文化展示活动”、2024年全国老年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展示交流活动的支持指导,确保农民文体活动有序发展。指导各地创新打造群众喜闻乐见、“村”味十足的精品赛事,不断提高农民体育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办好全国村跑、村舞、和美乡村乒乓球邀请赛、乡村排球交流活动、“村BA”文化展演等系列活动,指导北京、浙江、湖南、四川、宁夏等地举办地方村跑、村排、“村BA”、村钓等活动。引导地方因地制宜自主开展羽毛球、网球、游泳等活动,挑粮接力、推独轮车、背麻袋等农耕农趣农味活动,象棋、越野、骑行、登山等乡村休闲文体活动,武术、太极、舞龙舞狮、龙舟竞渡等乡村优秀传统特色活动,进一步丰富乡村文体活动供给。

同时,体育总局、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发挥好体育赛事活动带动聚集人气的作用,积极响应“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号召,将赛事办进群众身边,为农民健身爱好者提供展示技艺、交流学习平台的同时,也为当地特色文化、农副产品等搭建展示平台,在农村体育赛事活动期间配套开展乡村文化展演、农产品展销、农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沙龙等活动,让举办地成为各地游客游览打卡地,有效带动当地文旅消费,实现以体育促和谐和促发展同时发力。

三、在农村地区健全全民健身人才队伍,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

2023年,体育总局联合农业农村部、全国妇联开展“万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将广大农村地区以村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等为代表的农村优秀女性培养成社会体育指导员,使她们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育带头人。目前已在全国2.6万个行政村培养了6.5万余名农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有效带动农村地区居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组织开展“奋进新征程 运动促健康”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将科学健身指导、运动项目推广、技能培训等送到千家万户,送到百姓身边。甘肃、青海、内蒙、新疆等多地积极开展“运动进乡村 健康伴你行”、“科学健身 志愿服务伴你行”、乡村振兴、国际志愿者日、冰雪运动、边疆行等方面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系列主题示范活动,为农村地区的新时代社会文明进步、基层治理创新、民生改善等方面作出体育贡献。

四、宣传推广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典型经验

体育总局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加大对乡村体育、乡村文化的宣传力度,2024年4月开展“基层三大球——中央媒体走基层”活动,组织10余家中央媒体记者对浙江诸暨“村BA”篮球赛、江苏沛县“村界杯”足球赛等精品赛事案例进行深入报道,同时在《中国体育报》开辟专栏重点宣传首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农业农村部加强“村字号”文体活动宣传,讲好农民体育故事,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三农”良好氛围。

下一步,体育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大对农村体育的支持力度。支持引导农村地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配建,提高农村地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覆盖率和配建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布局、分类施策,会同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引导并支持各地在农村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持续加大农村地区体育赛事活动供给力度。多措并举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更好地发挥体育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进程中贡献更多的体育力量。

感谢您对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国家体育总局

2025年6月20日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