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145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构建全国统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议》收悉,综合体育总局、教育部意见,现答复如下:

体育总局、教育部高度重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目前双方按照《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协作配合,加强体系建设,不断提高青少年训练、竞赛质量,推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关于“在国家层面建立统一的‘体教融合、部门联动、多方参与’的青少年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体系”的建议

体教融合文件的出台,为青少年体育发展作出了系统谋划,对深化体育改革、教育改革、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工作机制方面,国家层面建立了青少年体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由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体育总局牵头,中央宣传部、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等15个部门单位共同组成,统筹协调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体育总局层面成立了青少年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副组长,10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定期研究、系统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在贯彻落实方面,体育总局、教育部按照体教融合文件要求,加强沟通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协同推进青少年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体系建设,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同时,体育总局内部进行了详细分工,围绕体教融合工作,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倒排工期,全力推进。体育总局各运动项目中心(协会)、各省(区、市)体育局积极抓好体教融合意见的研究和落实,制定各自的意见和方案,并将其作为“十四五规划”重点内容来抓,列入政府重点督查和考核事项。在政策制度方面,除体教融合文件外,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深化体教融合,健全协同育人机制,为学生纵向升学和横向进入专业运动队、职业体育俱乐部打通通道,建立校内竞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为一体的大中小学体育竞赛体系,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关于“‘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各类体育赛事”的建议

体教融合文件对“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作出了明确部署要求,按照“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的原则,体育总局、教育部正积极推进青少年体育赛事融合与体系设计。目前,以足球为试点,体育总局、教育部、中国足协就青少年足球赛事一体化设计进行了多次三方会谈。在赛事融合上,体育系统明确提出要打破赛事壁垒,不搞选边站队和体教对决等建议。同时,体育总局青少司对青少年赛事作出了相关部署,要求各项目在青少年U系列赛事中设计和组织体教融合赛事,部分项目中心(协会)分别与大、中体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各具体项目的体教融合工作。

体育总局坚持“开放办体育”的改革理念,出台了《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放开全国青少年体育比赛参赛资格限制的通知》,面向全体青少年“开放办赛、开门办赛”,满足青少年的参赛需求,打破注册壁垒、完善注册制度,不设限制性比赛,接纳大、中学生体协注册的运动员参照赛事水平参加全运会等各类赛事,也鼓励专业运动员代表院校或双重注册代表省(区、市)等单位参加相关赛事。

下一步,体育总局、教育部将在破除参赛和注册壁垒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沟通,积极构建“开放办赛、开门办赛”的大格局,鼓励支持按照赛事水平和针对人群确定参赛资格,体育、教育共同对赛事进行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价,保障青少年参与体育的积极性、训练提高的专业性、参赛权益的公平性。

三、关于“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和业余体校转型发展”的建议

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体校、学校和社会俱乐部三个重要阵地,具体来讲:一是举国体制下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培养模式,由体育部门管理的体校提供专业化训练,由教育部门管理的学校提供文化课学习,目前还有少量体校自办文化课(这一类按要求要逐步将文化课交给教育部门来办)。二是教育部门的学校体育培养模式,专业训练和文化课学习都在学校,其中以普通类中小学、体育传统特色学校、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为重要载体。三是依托社会体育俱乐部等社会组织作为培养运动员的重要补充。三个阵地对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都非常重要,都需要进一步加强,保障青少年在文化教育学习、体育技能培养、人格品质塑造等方面全面健康成长。

当前,全国各级各类体校处于改革和发展的机遇期、关键期,体教融合文件中对深化体校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体育总局、教育部及各省(区、市)正合力推动体校的改革发展,突出体校专业特色和后备人才培养任务,加强体校三大球及基础大项发展,推动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试点,支持体校与中小学合作,将体校义务教育适龄学生的文化教育全部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等。体校的发展应该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抓住重点,破解难点,发挥引领,再创辉煌,为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夯基垒台、架梁立柱。

学校体育积极推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积极推动各级各类学校以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冰雪和民族传统体育等项目为重点,组织开展体育教学和训练活动,创新体育后备人才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培养模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竞赛活动,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印发《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通过体教融合加强校园足球工作,努力探索在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优秀足球人才的通道。印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力度,鼓励优秀运动员报考体育院校相关专业及普通院校体育学类专业接受学习和训练,鼓励退役运动员进入高等学校深造。印发《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入学校兼任、担任体育教师的渠道,探索先入职后培训。

下一步,体育总局、教育部等部门单位将进一步深入沟通协作,推动体教融合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扎实抓好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为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感谢您对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