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体向上究竟有多难:引体向上工作向下

  最近,一则关于初中生做引体向上的体能测试新闻,在各大媒体平台上刷屏。湖北宜昌某中学一个班级做了一项引体向上体能测试,20个学生,有两个学生做了2个以上,一个学生做了一个,剩余的一个都做不到,甚至握住单杠后几秒都坚持不了。
  相似的新闻还有很多。据新华社记者统计,在2019年已公布自主招生简章的80多所高校中,测试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其中一项或几项的最多,测试项目包括50米或100米跑的只有约三分之一,测试引体向上的院校比例更低。
  上海某知名高中参加了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抽查,60名高一男生参加,按照完成7个引体向上及格的标准,进行该项测试。结果能在测试中及格的不到三分之一。上海媒体记者通过对上海市黄浦区几所初中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尤其是体质偏胖的男生,完成引体向上这项测试的难度颇大。数量不少的学生甚至经过两年的锻炼,依然无法“成功达标”。
  2017年2月,天津市某培训机构对近170名中考生进行的一场中考体育全真模拟测评中,选择引体向上的学生只占6.8%。
  ……
  引体向上,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如今却成了不少学校的“老大难”。
  北京市某中学体育教师告诉记者,按照2014年修订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初三男生引体向上满分要达到15个,高一则是16个,而他负责的班级普遍都只能完成2-3个,一个也做不完的也大有人在。因此在中考时,不少男生都会选择掷实心球而放弃引体向上。
  “相比于投掷实心球,引体向上的技术环节要复杂一些,牵扯到的肌群也更多一些,大体包括上肢肌群、后背肌群和腰腹核心力量肌群等,单纯强化一个肌群的力量,比如上臂肌群是很难短时间内提高成绩的。”河北师范大学副教授李曙刚对记者说。
  李曙刚同时分析道:“引体向上的问题一方面是技术难度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项目本身发展的问题,毕竟相比于现在很多其他锻炼方式、方法、手段,引体向上是比较枯燥的,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无法激发学生兴趣的项目,是很难有前景和未来的。”
  如何让引体向上有趣?竞赛和游戏辅助是两个可供选择的方向。
  从去年开始,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举办的“向上吧,中国!”全国全民引体向上大赛共举办了千余场赛事,营造了良好的全民健身、共同参与引体向上的氛围。尤其是大学校园内的比赛,参赛选手化身“学生偶像”,辅以一些全新的推广措施和手段,为传统的引体向上项目披上了时尚的外衣,培养了大量健身和潜在健身群体。
  而针对引体向上所需要的上肢力量、背部力量、腰腹力量,在幼儿园、小学以及初中低年级段也可以尝试诸如趣味篮球、趣味挑扁担、仰卧起坐趣味接力、俯卧撑花式赛等活动,用更新颖、更对学生胃口,同样也具有锻炼效果的游戏、趣味活动做引体项目训练前的储备。宁波市市级机关第一幼儿园园长吴姿洁对记者说:“目前幼儿园普遍开展针对幼儿下肢的锻炼项目,足球、轮滑、啦啦操等,缺少针对上肢的体育锻炼项目,基于此,我幼儿园开展了趣味篮球,通过篮球锻炼,孩子们上下肢协调发展,身心健康,同时也培养了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信心,相信无论是将来尝试引体向上还是其他项目,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引体向上成绩不佳,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校担心安全问题,鉴于此,也建议学校、相关单位、企业提升场地、器材的安全系数,引入保险机制,做到有备无患。”李曙刚说。(转自5月22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