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扶持发展射弩、陀螺等民族体育项目

    一场秋雨让仙马村遍地泥泞,气温骤然降低。王仁爱步行10里山路到乡里的猴场中学,那里的射弩兴趣班正等他来指导。作为贵州全国民族运动会金牌零纪录的终结者、两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射弩冠军的获得者,王仁爱被人们称为苗族神射手,获得了省里的现金奖励,被聘为猴场中学的兼职体育老师,专门负责指导学生们的射弩技艺。  
    射弩是这个远在贵州省西部大山里的普定县猴场乡苗族村寨的传统技艺,无论男女老幼都有一副好身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射弩已由必要的生存技能演变为苗族人民喜爱的体育娱乐活动,但熟练掌握制作和操控技能的人越来越少,特别是近些年离乡外出打工的青壮年逐渐增多,这项古老的技艺面临着萎缩乃至失传的威胁。连王仁爱自己也面临是否坚持下去的纠结。
    猴场乡仙马村平均海拔1600米-1800米,属于喀斯特地貌,气温较低,土地贫瘠,村民收入来源主要是种田、养殖、打工,每月可以挣2500元左右,但如果坚持射弩训练和比赛,在省级比赛的集训期间每月才能得到1000元补贴,全国民族运动会集训稍微多一些,但也远不足以贴补家用。
    “每次集训都是半年多不能回家,家里的农活和家务全部留给了老婆。家里人很支持我,但自己过意不去。”2007年获得第八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射弩站姿和跪姿两金之后,为挣钱贴补家用,王仁爱开摩托载客摔伤腿部,致使他无法参加第九届全国民族运动会的射弩跪姿比赛,只卫冕了站姿金牌。为了留住王仁爱,县里安排他进入猴场中学任课外辅导员,但身份依然是农民,依然要为收入奔波。
    与王仁爱相比,黔南州荔波县瑶山乡拉片村谢友明的状况要好一些。作为连续参加四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两届陀螺冠军获得者,谢友明已被作为特殊人才聘为瑶山民族中学的体育老师,拥有正式编制。虽然收入无法与打工相比,但相对稳定。
    虽然境况不尽相同,但王仁爱、谢友明们面临着同样的现实:贵州民族传统体育要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依然面临诸多挑战。贵州省政府2004年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体育工作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地进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的挖掘、整理、提炼工作,确定项目类别和重点,并确定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仁爱和谢友明有幸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承担起为本项目培养后来人的重任,但每年政府给的5000元经费远远不足。“一支标准弩800元,一支手工制作的传统弩制作的时间和成本也不低。一个学校也才有几支弩用于教学。”王仁爱的前辈、多届贵州省民族运动会冠军、同村人李福贵告诉记者,像他这样的传统弩制作者现在已经很少,因为只有射弩队才会购买。
    贵州省和安顺市为发展射弩运动,也下大力气加大投入。据安顺市射弩队教练孙安介绍,省民宗局、体育局从1998年到现在共投入800万元,用于训练比赛场地建设。王仁爱所在的安顺市普定县猴场乡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投资30万元建设射弩基地,组建了一支50人左右的射弩队。队伍的增多,对传统弩的需求也给李福贵创造了机会,如果不是射弩队需要,传统弩的制作手艺将会更快地消失。
    经费短缺同样困扰着瑶山民族中学。陀螺是这个学校的校本课程,校长潘永超说,每个陀螺100多元,每周都会打坏十几个。为节省开支,学校找材料自己用车床加工制作,即使这样一学期也至少需要3万元用于陀螺教学。黔南州体育局副局长马英说,政府方面也想了很多办法来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例如设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配合激励保障措施,对获得好成绩的运动员给予奖励,在就业上也给予一定保障等。
    民族体育文化生长于民间,离不开生长的土壤,只有扎根于民间,才能鲜活地保存原来的面貌。贵州省各级政府在保持民族体育文化本土性方面也进行了多种尝试。谢友明所在的瑶山乡政府便利用开展民族村旅游的契机,将拉片村几个陀螺打得好、获得过全国民族运动会团体冠军的小伙子组成表演队,专门在游览区表演打陀螺,每月挣工资,在保证训练时间的情况下获得稳定经济收入,同时又向外来游客传播了民族传统文化。

(王  静  王国庆)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