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赛场上的口号文化呼唤“中国好声音”

    竞技赛场上,运动员们在比拼过程中除了考验自身实力之外,一定程度上也受到现场观众的影响,观众席上一些积极的呼喊会激发运动员更多的潜能,也会让比赛变得更加精彩,而一些消极的甚至是带有攻击性的口号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跳水赛场需要的声音需要恰到好处,在运动员入水后,观众可给予热烈的掌声和呼喊声,但是在运动员从走上跳台或者跳板的一刹那到入水这之间的时间里,观众如果出现比较大的声音就会影响运动员的发挥。而伦敦奥运会上,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甚至还出现了重跳。当时,英国的戴利在跳水时感觉受到现场观众的干扰,就申请了重跳并没通过。尽管这种情况极为罕见,但是可以想象,运动员在走上十米跳台的一刻面对“万丈深渊”,心里的紧张是难免的,他必须集中全部精力在动作上,而跳台有的动作需要倒立,如果谁突然在这时喊一嗓子“加油”,运动员很可能受到干扰,影响起跳。所以在运动员感觉受到观众的呼喊声包括闪光灯等干扰后,是可以申请这一跳重跳的。而赛场广播一般也会强调这样的问题。
    随着我国职业足球联赛的发展,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球迷文化一直是各方努力的方向,但遗憾的是,由于国内没有太多成熟的经验可借鉴,球迷组织又没有进行积极有效地引导,我国职业足球赛场上一直没有成型的“球迷文化”形态:一句“雄起”从职业联赛初期一直喊到现在,“进一个”的口号更是遍及大江南北,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2009年女足世界杯期间现场球迷喊出的“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不但激励了女足姑娘们,也颇具中国特色……可除了这些“粗放”的球迷文化,更多的就是负面的声音了——已从北京发展到全国的“京骂”自不必提,前几年因为“黑哨”事件的曝光,对裁判的责伤、侮辱更是不绝于耳,加之以京津为例的“宿敌”的存在,一些不堪入耳的谩骂更是层出不穷。
    CBA联赛的日益红火带动了各个俱乐部主场的上座率越来越高,像卫冕冠军北京金隅所在的首钢篮球馆,几乎每轮主场比赛都会座无虚席。但是与这样的盛况相比,CBA赛场上的球迷文化,尤其是球迷口号依然还显得比较匮乏,甚至在某些比赛过程中还会出现对球员或者裁判进行人身攻击的口号,虽然篮协一直在下力气整治这些不良现象,但依旧时有发生。本赛季CBA赛场上最为广泛传播的一句口号无疑是“换某某”,这句口号起源于北京金隅和广东东莞银行上赛季的总决赛,当时北京球迷率先喊出了“换苏伟”,到了这个赛季又出现了“换吉喆”等变种,“换某某”甚至还一度蔓延到中超联赛的赛场上。虽然这口号并没太多的恶意,只是球迷宣泄的一个出口,但它确实是给当事人带来了影响,之前有媒体报道苏伟接受了心理治疗,而另一位当事人吉喆多少也在听到这句口号时心理出现了波动,尤其是在客场比赛中,导致他在几轮比赛中的发挥不稳定。很明显,这种情况的出现与联赛职业化初期球迷文化还不够健全有很大的关系。
    赛场上,观众们喊什么实际上不单单是个人或者一个小群体的行为,它代表了一种赛场文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种文明。随着中国体育实力的日益增强,我们也需要积极塑造观众文明观赛文明的形象,希望在赛场上听到更多的好声音。

(刘小龙  陈思彤  林剑)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