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马拉松赛高峰论坛探讨城市文化

    马拉松究竟为城市注入了什么样的活力?以“马拉松与城市文化”为主题的上海国际马拉松赛高峰论坛昨天举行。国内外权威专业人士聚首申城,从文化传播角度探讨马拉松给城市带来的宝贵财富,并展望“上马”的未来。
    国际路跑协会主席弗朗西斯科·博拉奥认为,马拉松价值远大于一场体育比赛,“赛道本身可以让每一名跑步者充分地游览城市,更重要的是,比赛本身可以让他们与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分享跑步的体验。”
    上海赛事组委会期望要把“上马”推向世界六大马拉松赛事的行列。对于这一目标,博拉奥认为,“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拥有这么多人口和诸多‘国际居民’,一流的物质基础,温暖适宜的气候,最佳的路跑条件,可以说,上海完全具备举办世界最佳马拉松赛事的潜质和能力。”他强调,“上马”要想跻身世界最顶尖赛事,城市的领导者还需要耐心和努力,“办赛经验不是在大学里能学到,需要时间积累。”
    萨马兰奇体育发展基金会主席、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胡安·安东尼奥·小萨马兰奇虽是第一次参与上海马拉松赛的活动,但在他眼里,马拉松对上海有着特殊的意义,“上海马拉松开始于1996年。在17年的发展历程中,这一赛事为上海带来了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作为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之一,通过上海马拉松赛这一平台,每年都会向世界展现城市发生的巨大变化。”
    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王大卫从体育本体,经济、旅游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对马拉松的影响进行“立体式”剖析。

(平萍)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