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蒋效愚——讲好中国体育人的电影故事
问:北京奥组委为什么会在2005年创办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这个活动?
蒋效愚:首先是筹办奥运的需求。2005年是奥运会进入北京周期的第一年,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已经举办到第三届,需要有更多高品质的活动来丰富这个节,进一步宣传“人文奥运”理念,在体育文化上展现更多的东西。同时,我们对国际上的体育电影电视发展情况有了一定了解。特别需要提到的是,2005年正好是中国电影百年纪念。纪念中国电影百年,不能不提到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大批优秀体育题材的电影,如《女篮五号》《水上春秋》《沙鸥》等等,这些都是当时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片子。这让我们认识到,体育和电影有着一种天然的、相得益彰的联系。另外,北京有着丰厚的电影资源,比如北影、新影、八一厂等,包括全国唯一的电影学院。但是按照电影节当时在国内的布局,北京那时还不被批准举办电影节。我们先申请做一个国际体育电影周,这个想法获得了国家广电总局的大力支持。
问:既然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是为奥运而生,那四年来电影周发挥了哪些作用呢?
蒋效愚:“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的举办,让观众通过这些优秀体育影视作品,充分体味到蕴藏在体育运动中的生命的激情、不屈的精神、奇迹的诞生和梦想的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体育电影,展示中国体育电影的魅力和中国体育电影人的风采。同时,通过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的系列活动,我们对中国体育电影人的梦想、对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的理念进行了充分的传播。
问: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是奥运会后唯一保存下来的大型活动,为什么?
蒋效愚: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我们对体育电影有了一个新的、站在更高层面上的认识。奥运会结束以后,党中央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出了我们要“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随后党的十八大又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是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提升,还包括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社会的和谐稳定。在这个追梦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离不开体育。体育强国梦是中国梦中不可或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体育强国不仅要有竞技体育的辉煌,要有群众体育的兴旺,还要有发达的体育产业,更要有强大的体育文化。其中,强大的体育文化就包括我们的体育电影领域。我们要有体育影视的优秀作品,来传播中国的声音,来讲好中国体育人的故事。
正是从体育强国梦、从加强体育文化建设这个高度考虑,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不仅不能断,还要继续办下去,越办越好。
问:目前,北京正在全力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您认为,作为因奥运而生的体育电影周,在一个新的奥运周期前,该如何适应发展?
蒋效愚:北京申办冬奥,实际上是再一次在中国进行奥林匹克运动推广,对奥林匹克精神也是再一次普及。北京此次申办冬奥,对我国体育电影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动力。比如,今年的体育电影周我们就专门设立了一个版块,叫做冰雪运动,实际上就是鼓励大家围绕着冬季项目进行创作,让我们的创作者能够关注冰雪项目带给人们的激情、欢乐和梦想,也是鼓励大家关注北京申办冬奥会,为北京和张家口加油。
问:面向新十年,您对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有什么期待?
蒋效愚:过去的十年,反映了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一直在稳步前行。下一个十年,我们希望它能够在打造品牌上再下工夫,多出精品,办出特色。没有精品,就没有品牌影响力。没有特色,就形成不了品牌。
(邢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