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与体育融合 触摸福地 升华友谊

    文化教育交流活动是第一届青运会的一大亮点,得到了运动员们的纷纷“点赞”。开展文化教育交流活动也是对青运会办赛模式的一种探索和创新。福建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青运会组委会文化教育部综合协调处处长陈红说,本届青运会在学习借鉴南京青奥会的成功经验后,力求结合福建省的地域文化特点,打造了一系列多元化的青运会文化教育交流活动。通过展示类、交流类、体验类、互动类、表演类活动等,实现青运会运动员与当地青少年最大限度地交流,实现体育和文化教育最大限度的融合。
    此次青运会赛事期间,福州主赛区组织了11项不同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活动包括“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访谈节目录制、“我的梦”——青运会运动员进校园活动、“触摸福地·走进福州”走访三坊七巷和严复故居等重要文化场所活动、“青少年文化创意小屋”体验活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体验小屋”了解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等活动、参与志愿文化体验活动、“青运日志”记录青运美好瞬间活动、“书香书吧”阅读活动、“相约福之州”摄影作品展、“博戏——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展”参观活动,以及“中国有福,青春有梦”系列广场晚会等。而其他赛区也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各自历史、文化等优势,开展了各种类型的文化教育活动。

凸显教育主题 注重互动交流

    220余件珍贵文物展现着中国数千年的体育文化。“博戏——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展”于青运会期间在福建省博物院展出。运动员们在比赛之余前来观展,领略中国体育文化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针对青少年运动员的特点,讲解员在讲解中融入并突出了文化教育内容,从对体育文物的讲解推及现代青少年教育。在观看展览之余,运动员代表还将参观三坊七巷、严复故居等具有福州文化底蕴的场所,亲身感受福建文化。除此之外,组委会还在青运村设置了文化长廊,向运动员们全方位介绍中华文明、福建文化等。
    而在青运村中设置的20个青少年文化创意小屋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体验小屋,都是由福州的中学及大中专院校学生自行设计的。“你对哪个星座感兴趣?我可以为你做讲解。”走进小屋“格致天象馆”,运动员可以享受到这样的“私人订制”待遇。抬头观望模拟的星空,来自福州格致中学天文社的小志愿者就会为你讲解你喜爱的星座。走进这20个小屋,便能对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有个初步的了解,还能通过新媒体技术、3D技术等,拥有新奇、鲜活的创意体验。组委会还在小屋中设计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活动,运动员们不仅可以观赏到寿山石雕、软木画、脱胎漆器等,还可以亲手体验漆画制作。
    陈红介绍说,将各类文化教育活动融入体育元素是我们一直所强调的,同时为各地青少年提供互动交流的机会,也是青运会的重要目标。“我的梦”青运会运动员进校园活动将邀请青运会港澳代表团的羽毛球队赴福州市体育传统校开展面对面的技艺交流与传授活动,增进港澳青少年运动员与当地青少年学生的交流了解,共同探讨与分享体育运动的快乐。海峡两岸青少年篮球、羽毛球赛,以及“相约福之州”海峡两岸摄影作品展活动,则为榕台两地青少年交流提供了平台,促进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

快乐至上 友谊第一

    “画沙画比我想象得简单。”江西南昌市队的田径队员钟源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了自己的首幅沙画作品。刚一接触,钟源就喜欢上了沙画,除了老师教授的指定画面,她还自己进行了即兴创作。“我太喜欢青运村里的这些体验项目了!画完沙画,我还要去陶艺吧做个笔筒带回家。”钟源和队友们在青运村的文化广场玩得不亦乐乎。
    福州市仓山区委常委、青运村副村长陈甦介绍说,截至10月20日,青运村中的文化教育体验项目中最为火爆的是沙画项目,共有1000多人参与。漫画吧活动为500多名运动员创作了个人画像,1400多名运动员在陶艺吧大展身手,自助卡拉OK吧里600多名“K歌达人”一展歌喉,电子阅览室为1300多名运动员提供了服务,此外,还为60多名运动员举办了生日派对,共计13000多人次参与了青运村的各类文化教育活动。
    “让所有运动员能够在村里感受快乐,增进友谊是我们的初衷。”陈甦说,各类文化教育活动很受运动员们的欢迎。有个小队员为了做好一件陶艺作品,每天到陶艺吧练习,从开始做得歪歪扭扭到最后做得十分像样。四川成都的跳水小队员周博豪有点想家了,他特意请漫画吧的老师帮忙画了一幅母亲的画像,他还在画上写上了“妈妈我爱你”。运动员对文化教育活动的喜爱,让我们很开心和感动。为了更好地为运动员们提供服务,我们的工作时间从最早的6个小时已延长至8个小时。小运动员们在村里生活很开心,在空闲时间,很多运动员都流连在我们的文化教育活动现场,他们与志愿者们结下了深厚情谊。有的小队员比赛结束后离村时,抱着志愿者哭,大家都已成为朋友。
    触摸福地,分享快乐,升华友谊。青运会赛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李雪颖)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