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文化新师徒关系是武术传承之根

西安体育学院  姜  霞
  武术属典型的口传身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师徒关系在武术发展的任何时期、任何门派的传承中都起到了根本作用。师徒间情感融洽、相互关爱、相互珍惜以及细致入微的日常爱护、技能引导,才能进行武术最主要、最本质的行为传承,就极可能保持原生态的古老拳法、技击要领,使其活态生存,实现不同社会时期的“活态”展示与传承。
  一、倡导建立传统、淳朴的师徒感情
  课题组在深入民间调查中欣喜地看到,一些地方特别是师德高尚、德高望重的拳师与其弟子间还继续保留着传统、淳朴至深的师徒感情:徒弟对老师的讲授恭敬有加,在师傅的传授过程中,学生敬畏的神情尤为凸显,师傅的终生所学在徒弟心目中是那样的深奥绝伦、遥不可及,因而特别用心地学习、揣摩、体会。在这些学生中,不乏当地不同岗位的杰出者,但在武术乃至红拳习练的淳朴环境中,没有其他因素,所具有的完全是师徒、师兄弟、师兄妹之间传统、质朴的师徒感情,犹如一个辈分鲜明的武术大家族,师傅是家长,其余的徒弟都是依长幼排序不同辈分的孩子,大家相敬融洽,其乐融融。
  二、传统文化的实践留存
  渊源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民族传统体育的不同项目中展露无疑,谨遵传统的红拳传人教诲,从初学红拳就从观念上明晰“拳虽小技,其道存焉”,推崇“学拳宜明其理”,遵循“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甚至秉承“师为徒纲”,严格的师徒传授将令师父受到像长辈一般的尊敬。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也曾把能否确立“师道”看成是习武者能否有得的一大条件,因而有言:“敬习之道,先重师礼”。
  中国传统的“礼”在传统红拳中受到普遍重视,行礼有严格的程序及要求(规矩),且郑重刻意进行“礼”的传承;此外,在思想观念上还对徒弟有诸多师训,徒弟在师傅的严格要求下,不但行为举止有礼有矩,还在师徒关系中尊师重道,倡导武德乃是习武之人必遵之律。还有较多优秀徒弟在师傅年老时不但像侍奉自家长辈一样尽孝,甚至为师傅养老送终,明白“古今学有大小,未有无师而成者也。”更有武学出类拔萃者继承师傅衣钵、谨遵师命,在国家有难之时,临危不惧、为国分忧、保家卫国、造福一方;并将师傅传承的珍贵技能流传发展、慎重挑选并择人而教,以免危害社会,此乃习武之大孝。
  古云:“师道立而善人多,师道不立,则言不信,教之不遵,学之不习,习而不悦,师道废而教无成矣。”正是由于红拳人尊崇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严遵礼仪师训,加之师傅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榜样效应,故而徒弟心悦诚服的“遵师命,守师训”,进而磨炼出顽强的意志,长此以往“按法施行,再赴之以恒,则无不成功者也”,此乃中国武术乃至传统红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实践留存。
  三、古朴拳种的现代传承
  传统红拳、以古朴示人,加之许多红拳人保守的观念将西部红拳时有禁锢,故步自封、闭门授徒、门规森严,仅传授内容就分为门内的和门外之分。现代社会多元化的文化对传统武术产生了较大冲击,亟须对传统红拳的传承与发展注入现代因素。更新观念,文化先行,现代化影音技术的充分运用、口传身授、技术技能等等,使之全方位继承方能使其尽快实成现代化传承,更促使其随社会发展坚守核心技术,与时俱进对其进行外在形式的宣传、包装,使之更加适应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吸引更多现代人热衷欣赏、积极参与,特别是随学校课程的开设,激励青少年全面继承并发扬光大。
  四、新时期高素质传承人的高水准继承
  新时期,随着传承人受教育水平越来越高,高素质传承人本身具备的不同行业高水平技能,将会促使武术传承呈现高水准继承。这就需要一批掌握拳种精髓、能文能武的年轻传承人,他们不但能挥臂习练、还能奋笔疾书,既能开坛讲授、又能挥毫即兴,既能理论深究、又能产业运作,并随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进行不丢失拳种核心技术且循序渐进的发展;并且教学相长,综合素质较高的徒弟同样带给师傅崭新的理念和全方位的思维冲击,将使古朴传统与高水平内涵结合得相得益彰,并随之将各种高水平科技与传统传承紧密结合,相互启迪、相互影响、相互争辉,为新时期武术传承续写崭新的继承方式,更使得武术发展具有时代的烙印、科技的伴随、传统技能的传授与现代化的展现,并随时代要求不断充实、创新和发展。
  五、新时期师徒关系新论
  多元化的文化生活及快速发展的时代为新时期传统红拳的传承带来新的挑战,是否依然按照原先的传统模式进行传授、继承,对于现在接受大量新鲜事物、信息爆炸的现代人来讲,似乎显得那么遥远,如何让现在还秉承师训,为拳种留下火种、保留原先保留秘不外传的武功心传不至于人走艺亡,这就需要新老几辈人做出艰辛的探索和尝试。
  首先,需要师傅选择德行俱佳、身骨优异的传承人,倾注自己全身心的热情和心智,耐心地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倾囊而授,年复一年逐渐将他们培养成自己拳种的传承人。但随时间的推移,传承人是否挚情挚爱以及能否静下心来、不为其他所诱惑,就成为继承拳种成功与否的必备条件,天资不足可以用勤补拙,只有潜心致学为其贡献一生的坚强决心,并持之以恒才能将传统红拳发扬光大。
  其次,新时期的传承人还需在自己所学知识的储备上下足工夫,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不论是综合性理论方面、全方位科学技能,还是创新性科学研究方面,特别是现代人疏于勤奋的技术技能方面,都不能留有缺憾。因而平时需注意培养一批品学兼优的红拳后生晚辈,在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相互配合下,熟练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深入研究、探讨红拳之精髓、探究红拳有别于其他拳种独有的技术核心、理论深度,并对其深究出真正有价值并留与后人的宝贵遗产。
  再次,新时期的师徒关系已成为亦师亦友的崭新格局。师傅对徒弟关爱备至,但绝不会强求;徒弟对师傅尊敬有加,但绝不盲从。红拳技术的严苛以师傅为准,现代技术的运用以徒弟为首,教学相长、全凭的是一番赤诚与挚爱,这里的师徒间动静相宜、亲疏有致,以一种心灵间的默契相互尊敬,平时各自有生活和工作,维系他们之间的一条看不见却弥足珍贵的纽带是红拳,它将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各自不同特长的后辈将传统红拳在新的历史时期融合成为一个个性鲜明、其乐融融的大家庭,红拳是所有人共同热衷的话题,大家相聚相惜,长幼有序,大家师徒有别、传承明晰,虽门派有别,但尊师重道、恪守武德。虽说相当一部分师傅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一生坚守的武德武训绝不会丢弃,虽说有时会与现代社会某些急功近利的现象格格不入,但他们不为心动、处之泰然,表现出一派红拳大师的浩然正气、高风亮节,为晚辈所敬仰。
  新时期,传统红拳传承已非一人一师、一地一拳、一社一能、一赛一校所能包涵,还有较多传统意义的师徒已转为校园内的师生关系,大家将红拳传授作为工作,学生将红拳作为学习的功课,没有过多的负担羁绊,大家轻松、愉快地将课业完成,掌握程度因人而异,以完成学分为目的,不失为一种在宽松的环境氛围中友好相处,更像和谐社会的相处方式,特别惬意而不失严格。对这种形式的了解和掌握,加之晨练红拳相互交流的拳师门,实为现代全民健身的一种良好途径,应大力推广和加以运用。
  六、与时俱进、倡导武德
  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优良的传统文化,因而倡导建立传统、淳朴的师徒感情,是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武术自古礼仪严格、训练有素,特别是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面对自己热衷且投身其中的红拳时,更应该注重从型塑乃至内涵、技能都进行耳濡目染的熏陶、要求,尊师重道、长幼尊卑、武德、武礼更应大力提倡,使之融入现代文化的学习,将会提高红拳习练人群整体的传统文化素养,可为新常态下的我国传统武术传承发展起到良好的榜样效应。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TY078)阶段性研究成果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