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运动发展与文化传承座谈会北京举行

  为进一步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龙舟运动在世界的普及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促进青少年龙舟运动开展与高校国际间的交流,促进一带一路发展,今年2月初,民族与世界——龙舟运动发展与文化传承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在亚洲龙舟联合会支持下,本次座谈会由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中国大学生龙舟协会、中国龙舟协会、中华体育文化促进会主办,北京中世奥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中视体育娱乐有限公司、绿色休闲健身联盟承办,北京大学体育产业研究中心、青岛龙舟协会协办。
    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理事长吴齐,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原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亚洲龙舟联合会主席胡建国,中国体育记者协会主席张海峰,总局社体中心副主任尹国臣,国防大学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主任教授郭风海,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国,中国大学生龙舟协会主席杨吉棣,中国大学生龙舟协会执行主席丁志忠,中国体育史学会秘书长崔乐泉,青岛市体育局副局长李国利,中华体育文化促进会秘书长左高峰,青岛市龙舟协会主席王政,中国龙舟协会秘书长余汉桥、中视体育战略资源中心副总监王震,北京大学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文义,清华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冰,绿色休闲健身联盟秘书长魏斌,环球时报市场部总经理李华枫等出席座谈会。

跨界合作 共创未来
   

  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原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从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分析了中国民族体育走向世界的时代路径选择,他表示,新常态下的发展,要对全视角所有的事件,包括科技、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历史、科技这些都要有全球新视野、新思路。比如“一带一路”要成为新时期各国的合作之路、和平之路、繁荣之路。龙舟运动是文化软实力传播和交流非常好的平台。而在体育领域,跨界合作共创未来也需要这样的内涵。
    亚洲龙舟联合会主席胡建国作了“跨界合作、创新、共创未来”的发言。他指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先发展的发达国家,借助伦敦世博会举办之机,民族体育通过专业化、标准化等方面建设,辅以文化和科技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奥运会成为向世界推广的成功模式。
    就如何通过跨界合作,加快我国民族体育发展和文化传承,胡建国分析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民族体育以教育和文化为支撑,市场、职业化为双翼、创新为动力,博采众长、立足自我、保持鲜明特色的同时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满足广大国内外爱好者需求创新发展。谁掌握了创新的阀门,谁将会赢得世界发展的未来。

继承传统  挖掘提升
   

  崔乐泉专家依据多年研究民族体育文化,揭示出,自河姆渡文化就有了早期的舟楫竞渡运动。龙舟竞渡伴随着社会发展,渐趋深入人心,屈原的作品描述龙舟活动的诗歌作品就有几百首。郭风海专家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与教学,他认为龙舟运动、扎根民间所揭示的同舟共济、团结共赢的文化符号,也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
    何文义专家从文化元素成为生活方式转化为文化软实力的传播途径进行详尽阐述。尹国臣副主任表示,龙舟竞赛活动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更要重视国际化、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等方面创新,更要注重文化的挖掘和提升。

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
   

  绿色休闲健身联盟秘书长魏斌从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促进协调发展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见解。龙舟运动比赛场需要良好的水资源和环境,现场观众多,有些地方达到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人。开展龙舟运动,不仅推动全民健身广泛开展,同时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希望中华龙舟大赛对水资源、场地建立标准化。
    青岛市体育局副局长李国利介绍,龙舟运动近几年才在青岛市开展,起步较晚,起点高、发展快,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关注,已有几十所大中学校开展。去年举办了首届青岛市龙舟比赛,建立了龙舟协会。帆船起源于西方国家的一项运动,龙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运动,在青岛市得到普及发展,不仅丰富了全民健身活动,同时为促进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和国际交流,世界休闲体育大会,龙舟比赛的成功就是例证。
    清华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冰教授深有感触地说:百年清华体育精神深入人心,健康融入校魂,为祖国健康工作生活一辈子,是每一位清华人的追求。发展民族体育弘扬优秀文化,应成为清华人新时期的主要责任。

跨界携手  凝聚人心
   

  中国大学生龙舟协会主席杨吉棣介绍,上世纪90年代,龙舟运动就在天津工大、科大、医大、外大等高校开展,至今全国已有近百所高校和众多中学开展。不仅强身健体作用明显,尤其龙舟是团队集体项目,对参与者,同舟共济协作一致、团结拼搏、团队精神和文化熏陶的教育、传承非常有益,受广大学生喜爱。我们在大体联支持下、将全国高校龙舟赛逐步培育成有影响的规范赛事运动,促进学校的国内外体育、教育、文化的交流。
    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理事长吴齐在最后总结发言中说,龙舟既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大众喜爱和参与热情经久不衰,是有些项目不可比拟的。端午节龙舟文化鲜明,不受门槛,老百姓喜爱,场面之壮观,十分震撼。他说,总局社体中心主任冀运希给我说,现在龙舟热是一浪高过一浪,大江南北,包括内蒙古等原先并不具有龙舟运动发展传统的地方也开始筹划龙舟赛事。吴齐说,这次座谈会的主题和落脚点都非常好,乘势而上,通过跨界携手合作促进龙舟运动,在新时期的新发展,为民族体育的推广,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早日实现中国梦,为一带一路作出贡献,发挥积极的作用。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