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人语录 王皓,乒乓球运动是一生所系
前言:王皓,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团冠军成员;2008年和2009年世乒赛男单冠军,2010年世界杯男单冠军。2011年8月27日入驻国际乒联名人堂。职业生涯共获得18个世界冠军,和马琳与邓亚萍并列排在国乒历史上的第三位,仅次于张怡宁的19个和王楠的24个。
三次征战奥运会留下哪些回忆?
回顾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团比赛,我们三个人(我、王励勤、马琳)无论从实力,整体的能力,年龄的结构上来讲都是最强的。半决赛中我们遇到韩国队,我对阵老对手柳承敏。我曾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单决赛上输给了柳承敏,所以我在奥运会中战胜他,真正破除了自己内心的那一段阴影。最终,在男团比赛中,我如愿得胜。在团体决赛上,我们轻松赢了德国队。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全队在场地中间拥抱,流着眼泪。
伦敦奥运会前封闭训练的时候,总教练刘国梁指导当时也提出过让我以输给张继科为荣,为什么呢?因为赛制跟以前有很大的变化,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是我们先打团体,后打单打,可能打团体的时候大家并肩作战,在团体已经取得了冠军后,每个人的心态会更放松一点。但是在伦敦的时候不一样了,是先打单打,我和张继科会师决赛的时候,像兄弟一般在场上去厮杀,所以我们双方心理上多少都会有一些波动。单打的时候虽然了输给张继科,但我并没有特别有遗憾,因为自己已经尽力了,只是觉得是最后一次参加奥运会了,心里有点难受。但我没想到的是,有很多球迷包括有很多媒体在安慰、赞扬我,对我的评价非常高。
为何选择乒乓球
我父亲以前也是打乒乓球的,他也是通过一次电视看到有体校的在招生,介绍我去的。当时是有两个项目正在招生,一个武术、一个乒乓球。因为我小的时候比较淘气,选择武术的话稍微不太适合,乒乓球可能更好一点。而且我父亲也希望我能够完成他的一些没有实现的梦想。
如何看待教练
我的主管教练吴敬平,他跟我爸大概年龄一般大,但我跟他在一起的时间甚至超过了我的父亲,我们俩平时沟通也非常多。包括我们总教练刘国梁刘指导也是,我当初选择去八一队,就是因为一个是有他、一个是有王涛,而且从小特别喜欢军人这种形象,又能见到自己的偶像。我当队员的时候刘指导一直带着我,他也是队员,我们两个一起打球。后来他当教练了,我又是他的队员,随后他就一直带着我打世锦赛、奥运会,各种各样的大赛,所以我觉得从技术上来讲,他对我有很大帮助。
什么是最大的遗憾
我觉得肯定会,因为乒乓球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也带来了很多苦恼,因为有成功也有失败的,这也是我人生的一个经历,让我自己确实体会到了乐趣。我把它看成自己的事业,它已经深深地刻到自己的骨子里了。我希望能够把自己的经验留给球队和下一代的运动员。职业生涯中我拿下了所有其他比赛的冠军,唯独就差奥运会的单打冠军了,所以这可能也是我最大的遗憾。
哪些梦想要实现
儿时的梦想是当军人,后来又希望能够进八一队。自己选择乒乓球的时候当然希望夺取奥运冠军、夺取世界冠军,一步一步来慢慢实现。对于我来讲,现在到我转型的阶段,最大的梦想是希望能够在国家队执教,带领我的弟子、队员参加奥运会,实现大满贯。
(摘自中国奥委会、中国体育博物馆《中国奥运人语录》项目,李金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