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传统文化——空竹响音涤荡悠悠岁月

  在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旁边的小星胡同里,坐落着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2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三间展厅、一间办公室、一间门房构成了一座小小的北京空竹博物馆,据说这也是全国首个空竹博物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竹技艺传承人李连元是这座博物馆馆长,他几乎以此为家,把这座博物馆作为传播空竹技艺和文化的主阵地坚守着。一周七天,周一至周五都忙碌在外去各个地方教授指导空竹,周末仍旧回到这里,为来这里观看的人解说空竹。
    空竹博物馆的院里栽种着柿子树和石榴树,李连元常常在这两棵树下为慕名而来的人们展示空竹技艺,也常在树下为来参观的青少年学生教授指导空竹,小小的院落里聚集过五湖四海的人,也见识过不少外国友人,每次来人李连元都笑声爽朗热情周到地接待。几间展厅不大,进去几乎一目了然,李连元总是耐心细致为人讲解,这里装载了空竹的历史、工艺、技法。不难看出年近70的李连元对空竹的喜爱已经融入了骨血,再难离开,守在这里就像守着家,守住一段难以忘怀的时光。

初承于幼

    李连元说:“我跟奶奶感情非常好,奶奶也很喜欢我,奶奶非常爱抖空竹,我的空竹就是奶奶教的。从小空竹就是我最爱的东西,它不仅是我的玩具,更是我们家讨生活的东西。” 李连元的奶奶是抖空竹高手,据说,她不仅能把空竹抖得声震如天,还能把锅盖、壶盖抖得上下翻飞。李连元的空竹绝技是奶奶亲传,四五岁的时候他便开始接触空竹。
    打李连元记事起,就看着父亲跟爷爷学做各种糖、茶汤、元宵,而母亲则是和奶奶一起带着孩子们练踢毽子、抖空竹。李连元回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李连元的爷爷带着父亲在天桥三角市场里做生意,逢三的日子会去都土地庙庙会,春节则进入厂甸庙会做生意。李连元说:“爷爷是个聪明人,他让奶奶带着我在摊儿前面抖空竹,这样奶奶就把抖空竹的技巧传到了我的手里。后来我和奶奶同时抖,奶奶做‘钓鱼’我做‘猴爬杆’,奶奶做‘闪金背’我就把空竹扔得老高。说真的,一老一小的表演挺招人喜欢。空竹一响、声响人聚,生意就好做多啦!每当这时爷爷、父亲做生意的劲头儿更大了。” 李连元认为,抖空竹是一项表演技艺。“三分自己练,七分在人看,易学难精。”抖空竹集娱乐性、游戏性、健身性、竞技性和表演性于一身。
    后来随着北京发展,都土地庙拆了,每当和家人经过那儿,李连元都很怀念他抖过空竹的地儿。现如今空竹博物馆里收藏着一个李连元奶奶抖过的空竹,传统竹制的空竹已经破旧不堪,静静地躺在展厅的玻璃柜里,日光倾斜照到上面,仿佛还能感受主人手中的温热。看到这个空竹,提起奶奶,李连元仍有深深的怀念,眼泪在眼眶里打着圈,悄悄红了眼。“奶奶是在1976年离开了我们,在整理她老人家的遗物时,一块蓝布里包着一个空竹。人去物存心里酸酸的,当时我的眼泪就忍不住流了下来。”

待之以老

    2007年6月,李连元被文化部确定为空竹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2007年春节时,李连元和徒弟们在人民大会堂表演了四天。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空竹五进鸟巢表演。2009年在宣武区建起了北京空竹博物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抖空竹技艺的传承人,李连元全程参与了空竹申遗的过程,“空竹申报非遗的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首次投票时甚至都没有通过。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第一次挖掘出空竹有物证的历史是600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900多年,同时有了空竹制作传人张国良的加入,抖空竹才得以成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空竹技艺若想申遗成功,得有历史和传承人,这个历史需要得到论证,要有物证和文献资料。空竹虽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但历史文献中有关空竹的资料却很贫乏,物证更是难找。李连元和空竹艺人开始深入查找历史,踏遍了首都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半年里无数次往返,终于找到一本秦孝仪所著的《海外遗珍·漆器》,里面收有一件“剔红婴戏纹圆盒”,盒盖上刻有婴戏图。图中,一童子正在抖空竹,旁边另有一童子捂着耳朵观看。空竹为圆盘状,中有木轴,以竹棍系线绳缠绕木轴拽拉抖动。据编者注释,这件剔红漆盒为明代永乐年制作。此说如果属实,那么早在明朝早期,空竹造型特点与玩法均已经相当成熟。由此还可证明,明代的空竹游戏,是地上和空中多种玩法并存的。
    在查找文字历史资料中,李连元和空竹艺人们也颇费了不少力。据说早在三国时期,曹植写过一首诗《空竹赋》,但对曹植《空竹赋》的内容已经无法考证。能找到的最早文献只有明荣兴堂刻的《水浒传》,书中宋江写过一首七言四句诗“一声低来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霄,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挈漫徒劳。”这一文字记录让空竹可考历史向前推进了300年。到了清代,抖空竹的方式逐渐成熟。清人李虹若在《朝市丛载》中说:“抖空竹。每逢庙集,以绳抖响,抛起数丈之高,仍以绳承接,演习各样身段。”还说:“狗熊傀儡互喧闹,汗粉淋漓跑旱船,抖起空竹入云表,千人仰面站沟沿。”有了历史印证,抖空竹技艺才能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生七十古来稀,李连元还会把抖空竹继续下去,最后李连元想和作古的奶奶说一句话:“抖空竹发展得这么好,主要是西城区政府、广内街道办事处为布衣百姓们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他会守好“家”,接待好每个来的人。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