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音与何凡眷恋朝气和快乐的北海冰场

  “结束这一年最后一次的郊游,秋更深了。年轻人又去试探北海漪澜堂阴暗处的冰冻了。如履薄冰吗?不,可以溜喽!于是我们从床底下捡出休息了一年的冰鞋,掸去灰尘,擦亮它,静待升火出发,这时洋炉子已经装上了。秋走远了。”作家林海音在《苦念北平》中这样深情地回忆她对北海冰场的眷恋。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原籍台湾省苗栗县,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3岁那年回到台湾,5岁随父母萍飘北京,在北京城南生活了二十五年,1948年离开北京去往台湾,1960年出版了代表作《城南旧事》,书中以其纯真的笔触写下了记忆中的童年。
  林海音对滑冰的喜爱源于她对这座城市深厚的情感,在她的眼中,北京的一草一木、一街一巷都是那么亲切。冬日雪后初晴,路过架在北海和中海的金鳌玉蝀桥,“看雪盖满在桥两边的冰面上,一片白,闪着太阳的微微的金光,漪澜堂到五龙亭的冰面上,正有人穿着冰鞋滑过去,飘逸优美的姿态,年轻同伴的朝气和快乐,觉得虽在冬日,也因这幅雪漫冰面的风景,不由得引发起我活跃的心情,赶快回家去,取了冰鞋也来滑一会儿!”(林海音《文津街》)
  1934年,16岁的林海音考入成舍我先生创办的北平新闻专科学校,在校期间一边读书一边到《世界日报》当实习记者,1937年毕业后正式担任《世界日报》记者。在这期间,认识了一生的伴侣——《世界日报》的记者夏承楹。
  夏承楹是清末举人夏仁虎的儿子,是个体育迷,滑冰、台球、排球无一不通,这其中最喜欢也最擅长的莫过滑冰。1935年1月6日的《世界画报》上,刊登了他写的一篇文章《溜冰的“三字经”和三条件》,文章开头指出:“北国到了严冬的时节,溜冰真是一个最好的运动。把许多人从门窗紧闭、乌烟瘴气的牌桌上,拉到冰天雪地的好景色中,呼吸呼吸大自然的佳气,于国民体格的锻炼上,不算是无功吧!我于溜冰,并无所知,仅凭几年的经历,写出一本破烂的‘三字经’来,要到诸位‘圣人’门前卖一卖,误谬之处,您多加包涵。”他给初学者总结的滑冰“三字经”是“看、想、练”,即要多看高手的溜法,多想自己和高手的差距在哪里,然后通过多练把自己的毛病改正过来。三个条件是:要常常练习、要有勇气、要有良好的导师。夏承楹在这里的“我于溜冰,并无所知”是一种自谦的说法,当年1月25日,第十九届华北运动会冰上比赛在北平中南海冰场举办,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举办的区域性现代冰上项目的运动会,比赛项目有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和冰球。夏承楹参加了花样滑冰的比赛,在当天下午的规定图形比赛中,他以姿势优美、动作流畅、图形规范、印迹清晰夺得第一,遗憾的是在第二天举办的自选动作比赛中表现一般,最终获得了第三名。
  林海音也非常喜欢体育,打过排球,对滑冰尤其喜爱,自然对同事中这位滑冰高手充满了好感。由于两人“工作相谐,志同道合”,1939年5月走进了婚姻殿堂,在北平东单三条协和礼堂举办了盛大的新式婚礼,那一年夏承楹29岁,林海音21岁。婚后,两人经常一起到冰场上去滑冰,2011年《纵横》杂志刊发了林海音在北平春明女中上学时同窗好友的妹妹万慧芬的文章《回忆林海音旧事片段》,文章中回忆了他们在北海溜冰场上的风采:“当年,林海音和夏承楹先生都是滑冰场上的高手。在北海滑冰场上,他俩的姿态飒爽优美,漂亮的冰上舞步使我惊叹佩服,冰场上正在滑冰的青年男女也都驻足观看、赞美鼓掌。”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以后,《世界日报》被迫关门,林海音到北师大图书馆工作,并从佛教期刊《海潮音》中获得灵感,开始用“林海音”的笔名进行写作。而夏承楹则取“何其平凡”之意,以“何凡”的笔名在报刊上撰写文章。1948年11月,林海音最后一次到西山去看了红叶,听了松涛,然后与何凡带着三个孩子离开了生活了25年的北京回到台湾,同时也带走了对北京的无限眷恋,当然也包括对北京冰场的那份深情。她在《苦念北平》的最后写道:离开北平的那年,曾赶上最后一次的“看红叶”,冰鞋来不及拣出,我便离开她了。飞机到了上空,曾在方方的古城绕个圈,协和医院的绿琉璃瓦给了我难忘的最后一瞥,我的心颤抖着,是一种离开多年抚育的乳娘的滋味。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